一、高職新生自卑感的表現(xiàn)與危害
每年9月,來自各地的大學新生齊聚高校,為校園增添一道亮麗風景。但總有少數(shù)學生,特別是在高職院校,他們形單影只、沉默寡言,究其原因,是潛藏在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自卑感在作祟。自卑感是指由于不適當?shù)淖晕艺J識與自我評價所引起的主觀上的自我否定、自我拒絕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高職新生的自卑感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過低評價自己,認為自己不行,總是不如別人;二是容易自我否定,將某一方面不如別人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遷移到其他方面,以偏概全,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三是非常敏感多疑,對別人的議論很敏感,對同學的言行作不適度的猜想,對同學特別警覺,聽風即雨;四是主動封閉自己,擔心自己的缺陷被人知道,回避與同學交往,掩飾自己的不足。
經(jīng)過高考的洗禮,進入高等院校,邁向社會第一步,是他們?nèi)松_局的美好起點。但過度的自卑感,對于高職新生的成長極為不利:一是情緒低落,整天悶悶不樂,無精打采,不能迅速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學習效果不佳,學業(yè)得不到保障;二是脫離班級,不能主動融入集體,消極被動,對集體活動不關心不熱情,失去表現(xiàn)和鍛煉的機會,能力得不到提高;三是缺乏目標,對自我的認識片面,也不能作出調(diào)整,科學的職業(yè)規(guī)劃無從說起,影響日后的就業(yè)質(zhì)量;四是獨來獨往,性格孤僻,缺乏與同學的交往、交流、交心,心理素質(zhì)得不到提升,容易形成性格缺陷,影響一生甚至下一代。
二、高職新生自卑感的成因分析
引致高職新生自卑感的因素,有著客觀與主觀的多個方面。
1.身體或生理方面的影響
進入成年階段,對自身越來越多的關注是自然的。有的高職生對自己的身高、長相、體態(tài)、膚色等不滿意,或身體存在一定的疾患或生理缺陷,擔心被同學恥笑、看不起,甚至自慚形穢,因而產(chǎn)生自卑感。
2. 家庭或成長條件的影響
現(xiàn)時的城鄉(xiāng)、家庭之間,貧富差距很大,這本跟學生自身沒有什么關系,一時也無法改變。但有的高職生家境貧寒,生活條件差,與同學相比,覺得自己太寒酸;或由于教育條件的限制,沒有什么專長;或因語言、交際能力偏弱,沒有機會擔任班團干部,等等,這些都可能產(chǎn)生自卑感。
3.挫折和遭受失敗的影響
大學生年輕氣盛,具有強烈的自尊心和好勝心,事事不甘落后,這本來是他們成長的一個積極因素。但無奈能力有限、機會不多,很多學生可能屢遭失敗,如高考不如意、錄取不滿意,這些挫折和失敗體驗過多,便產(chǎn)生自卑感。
4.自我認識欠缺的影響
上大學后,對自己的外貌、能力、自我價值、個性品質(zhì)等生理因素各個方面有了更多的關注,但同時卻忽視或看淡內(nèi)在因素對人生的意義,或輕視自己而更看重別人的評價,看不到自己的長處,產(chǎn)生自卑感。
5.現(xiàn)實與理想差距的影響
與社會上的成年人相比,由于社會閱歷不足,高職新生的理想自我與現(xiàn)實自我的一致性程度普遍較低,過于脫離實際,在“理想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中缺乏應有的耐心和方法,容易急躁,失去信心,產(chǎn)生自卑感。
三、高職新生自卑感的矯正措施
1.以樂觀態(tài)度面對挫折
人生之路漫漫,能夠一帆風順地一直走下去的寥寥無幾,成功的人生總是伴隨大大小小的挫折。正是這一次次的挫折甚至失敗,才讓人更加智慧、從容和堅強。挫折總會使人產(chǎn)生不愉快和沮喪,唯有樂觀面對、積極應對,才能雨過天晴。面對挫折保持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可以培養(yǎng)高職新生的耐心與堅毅,不達目標不輕言放棄;可以自覺調(diào)整過高的“目標”,修正“理想”,從而采取更有效的策略;可以用小事情上的成功或沒有出現(xiàn)更糟的結(jié)果來激勵安慰自己,調(diào)整情緒,再接再厲。如參加班團干部競選沒有成功,不要抱怨自己比不上同學,應該虛心接受結(jié)果,認可當選同學的演說比自己好、能力比自己強,更熱情、活潑,他們來做班團干部,自己所在班級的工作一定會做得很好。
2.以補償心理超越自我
補償心理是一種心理適應機制,是一種“移位”,如為了克服生理上的缺陷而發(fā)展其他方面的長處、優(yōu)勢,趕上或超過其他同學。在補償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成為使人前進的反彈力,促使其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使性格得到磨礪。如由于人數(shù)限制,雖努力地想加入某個社團可還是失敗了,這時候不要氣餒,換個角度想想,這樣不正好有更多時間參加校外的兼職嗎,同樣可以達到鍛煉自己的目的,甚至可能是更好的方式——自己開闊了眼界,掙到了生活費,與人交談再不緊張了,還可以幫助同學找到勤工儉學的機會……。這樣去想去做,就不會再糾結(jié)了。補償心理是一種使人轉(zhuǎn)敗為勝的機制,運用積極的心理補償,有助于人生境界的拓展,能激勵自己達到更高的人生目標。
3.以努力克服自卑
客觀、科學地分析自己的現(xiàn)狀與未來,建立一個可以為之持續(xù)努力的目標,是高職新生盡快克服自卑感的一個好辦法。制定目標時,不要過多地拿自己和別人比,而要多與自己的過去比;制定的目標要符合實際情況,一步一個腳印,目標越細致,操作性越強;制定了計劃要執(zhí)行,要做行動上的巨人,不輕易為自己找借口;冷靜分析成敗的原因,善于改進和完善。有了一個清晰的目標,持續(xù)投入行動,不會再無所事事,做一個簡簡單單、從從容容的自己,從此過得充實、忙碌起來,每天收獲一點點,積少成多,成功看得見。日常的生活、學習也可以成為目標,如從開學起,做到每天早起床、鍛煉身體,按時作息,不遲到、早退、曠課和請假,堅持一個學期,將會是一項了不起的成績。
4.以實際行動建立自信
一些膽小、性格內(nèi)向的高職新生,可以通過日常行為的練習,外在上給別人一種自信的感覺,進而丟掉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如改變走路時的姿勢和速度來改變心態(tài),行走時抬頭、挺胸,步子邁出彈性,彰顯陽光氣質(zhì)與青春活力;與人交談,不再低頭自言自語,而是眼神正視老師或同學,做到既禮貌待人,又留給人誠實和自信的感覺;課堂上、寢室中,充分準備,抓住機會多發(fā)言,克服膽怯心理,增強自信心,提升表達能力與技巧;在陌生場合讓別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變“客場”為“主場”,如在公共汽車上大方地給老人讓座,去教室的路上笑聲爽朗一點,在合班上課時搶著坐前排,為老師清潔一下講臺和黑板,回答老師的提問時把手高高舉起……,機會隨時隨處都有。你付出行動,收獲的是一個從此不再一樣的自己。
(作者單位:佛山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