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圍繞歐債出現(xiàn)兩個特異面孔:一個面孔是歐盟成員國紛紛發(fā)行歐債,並且市場反應不錯;另一個面孔是美國不停誇大歐債危機。
歐債到底有沒有危機?回答是肯定的。因為歐元區(qū)國家債務確實達到了令人吃驚的程度。最嚴重的國家希臘債務2012年與GDP之比將達到190%左右。
歐債危機是否如傳說般嚴重?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euble)2012年1月2日表示,歐元無疑是成功的,並不存在歐元危機,有的只是一些歐元區(qū)國家的債務危機。但是美國則認為,從2009年末希臘爆發(fā)危機以來,歐元區(qū)到現(xiàn)在都未能有效地控制危機的蔓延。
既然美歐對歐債危機認知差距南轅北轍,那麼到底是誰讓歐債危機越演越烈?說穿了,就是美國在背後搞的鬼。
近期問題是歐洲國家新年紛紛發(fā)行國債,挑動美國敏感神經。
1月初,歐元區(qū)有多個國家發(fā)行債券,其中,法國發(fā)行了近80億歐元公債,意大利發(fā)行了120億歐元國債,西班牙發(fā)行了近100億歐元國債……
1月份前10天,歐洲銀行發(fā)行的優(yōu)先無擔保歐元債券總計達到149億歐元,較2011年下半年擴大26%;歐洲銀行還發(fā)行了137.5億歐元的擔保債券。與此同時,歐洲銀行2012年還要對超過8000億歐元的債務進行展期。
美國國會2011年7月通過一項議案,核心是允許美國的跨國公司將海外的留存利潤匯回至美國國內,加強國內的投資和就業(yè),給予相應的稅收優(yōu)惠,稅率從30%降低至5.5%。
歐洲如此集中發(fā)行債券,顯然是在與美元債券打對臺,直接威脅美元債券發(fā)行,阻礙美元回流。
遠期問題是美元利益不斷受到歐元挑戰(zhàn)。
歐債危機背後更深層問題,是美國與歐洲正在展開一場貨幣主導權與債務資源大戰(zhàn)。自從歐元誕生以來,就不斷挑戰(zhàn)美元霸權體系,不僅削弱了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結算貨幣地位(歐元結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導致美元結算量的下降。結算量就是定價權,美元結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著美國在國際市場上定價權的流失),而且也衝擊著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歐元誕生以來占全球總外匯儲備量的比重不斷上升,而美元則持續(xù)下降。根據(jù)IMF統(tǒng)計,從2001年以後,美元的儲備比重不斷下降,截至2010年已經滑落到62.1%)。
歐元威脅美元
導致美國做空歐元
然而,對美國的威脅還不止這些,另一個最大的挑戰(zhàn)是美國債券與歐洲債券的資源爭奪,這恐怕才是美國最擔憂的。在「債務依賴型」體制下,美國長期國際貿易逆差和經常賬戶逆差能夠維持,需要以美元不間斷地循環(huán)周轉為保證,而要保證美元不間斷地循環(huán)周轉,就必然要依賴其他國家的商品出口換取美元,然後再用換來的美元購買美國債券,讓美元回流至美國,再為其債務進行融資。
令美國擔憂的是,與美國相似的歐洲國家也基本是「債務依賴型國家」,歐元區(qū)各國債券市場加總後規(guī)模占全球45%,已經超過美國32%的份額,這無疑是對美國債務依賴體系的最大挑戰(zhàn)。
新年到來之時,美國標準普爾等評級機構不斷調低歐洲主權信用評級,輪番對歐債危機製造動蕩,大舉做空歐元,其目的就是要使美元資本大量回流美國本土;而誇大歐債危機的目的,就是為了打擊歐債、打擊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