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是賣魚的,卻喜歡鳥。
一大早,媽媽就去魚市忙活她的魚了。青島這座城市靠海,住在城里的人們都喜歡吃點海鮮。媽媽當(dāng)初選擇做海鮮生意,是有所顧慮的。她不喜歡魚,很不喜歡,從來不吃魚,也無法忍受魚身上那股腥味。但是做海鮮生意能多賺些錢,媽媽也就毫不猶豫地投入其中。
每天回家,媽媽都要沖兩三次澡,打許多肥皂才能去掉身上的腥味。雖然如此,爸爸回來的時候,一進屋總是會說, “又是這股腥味,真難聞!”
用一塊粉色毛巾包著濕漉漉頭發(fā)的媽媽,正站在陽臺上喂鴿子?;\子被吹進來的風(fēng)刮得晃晃悠悠,鴿子在鳥籠里跳來跳去。因為體型的原因,鴿子移動起來都顯得有點吃力。
“媽,那鴿子的體型都快趕上老母雞了,你還喂??!”蘇丹不明白為什么媽媽那么喜歡那只肥嘟嘟的鴿子。似乎在媽媽的生命里,除了工作就是鴿子,家對于她來說已經(jīng)不重要了。
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媽媽扯著嗓子喊:“吃飯啦!”
蘇丹對晚飯是沒有什么期望的,肯定又是亂燉。好像自打記事起,在蘇丹的印象中,媽媽只會亂燉,蘇丹真的吃夠了。
看著桌子上端端正正地擺放著一大碗亂燉和三碗米飯,蘇丹板著臉轉(zhuǎn)身回屋,媽媽在后面喊她:“丹丹,不吃飯,你干嗎去!”
“我要回屋換換衣服,出去吃。整天都是亂燉,誰能吃得下啊!”
爸爸坐在桌子前,扒拉著碗里的米飯,順便夾一口菜。眼見著蘇丹轉(zhuǎn)身,也就放下了筷子,“丹丹,坐下來吃飯?!?/p>
“不吃,要吃你們自己吃?!?/p>
媽媽站在那兒愣了半天,轉(zhuǎn)身去臥室翻自己上衣的口袋,拿了20塊錢?!澳弥?,到樓下的飯館吃點自己想吃的?!?/p>
蘇丹抬頭看了媽媽一眼,隱約看見媽媽的眼睛里有一層薄薄的霧。
周末,蘇丹一個人在家。外面的陽光很好,照進屋子里,亮堂堂的。蘇丹忍不住走到陽臺朝窗外望去。
街上人來人往,車輛排成了隊,不耐煩的司機“嘟嘟嘟”地按起了喇叭。蘇丹的好心情一下子被攪亂了。
關(guān)上窗,瞥見掛在晾衣架上的籠子,肥肥的鴿子正站在籠子里的桿子上朝外面看,不是盯著蘇丹,而是遠方。
這只肥鴿子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剩下的時間就只能這樣盯著遠方。蘇丹看到鴿子的那一刻,想起了媽媽。就好像媽媽和鴿子是一體的,媽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鴿子也是,而他們兩個之間有共同的語言,所以媽媽才會和這只鴿子這么好。
蘇丹這么想著,隨手拿了件衣服便出了門。
她情不自禁地朝媽媽所在的魚市上走去。
魚市里的吆喝聲此起彼伏,腳下的腥水錯綜復(fù)雜地流成了小河。踩上去,水滲進鞋里,鞋里面變得黏稠稠的,一股腥味從鞋子里漫到了全身。蘇丹覺得渾身不舒服,于是加快了腳步。
蘇丹遠遠地就看見一位阿姨正和媽媽討價還價,‘天氣太熱,媽媽額頭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掉。最后沒有心情和阿姨較真了,“好吧……五塊就五塊吧。”說完,阿姨提著魚走了。媽媽用圍裙擦了擦手,把五塊錢整理好放在腰邊的包里,干裂的嘴角露出一絲笑。
媽媽顧不上喝一口水,又繼續(xù)忙活了:“鲅魚便宜賣啦,便宜賣啦……”
蘇丹心里有一個堵著的泉眼,現(xiàn)在破出了一道口子,里面的泉水緩緩地涌出來,涌到了眼眶。蘇丹沒有再往前走,而是轉(zhuǎn)身跑回家。
一天,放學(xué)回家的路上,蘇丹經(jīng)過一間咖啡廳,她看見爸爸正和一個漂亮的女子坐在咖啡廳里依偎在一起,打情罵俏。
那一刻,蘇丹的大腦像是被抽空了似的,有一種窒息的感覺?!安豢赡?,這絕不可能。”聲音近乎哽咽。
癱坐在地上的蘇丹,撿起身邊的一塊石頭就朝玻璃窗上砸去,“噼里啪啦”的聲音打碎了兩個人的美好世界。
蘇丹狠狠地罵了一句臟話,就往家的方向跑去。
到家的時候,媽媽正在廚房做飯,看蘇丹回來了,便說:“丹丹,回來啦!”
蘇丹沒有回答媽媽,徑直到臥室,甩上門,躺在床上,眼里的淚流盡了,只剩下嗚嗚聲,還有抽搐的身子。
“丹丹,在屋里干嗎呢!出來吃飯啊。你爸今天不回來吃了,要在公司加班!,,
“不吃,我不吃!一個女人要想留住男人的心,必須留住男人的胃。還有,媽媽,你應(yīng)該讓自己漂亮些,那是女人的天性?!贝藭r的蘇丹顯得比媽媽成熟,而媽媽卻像個孩子。
媽媽十幾年一成不變的打扮和那標(biāo)本似的亂燉,終于把爸爸趕到別的女人的身邊了。
蘇丹的話刺痛著媽媽的心,媽媽扶著門框,低著頭,額頭的虛汗直往外趟?!捌鋵崳以缇椭滥惆职炙蚁霝榱四愫?,這些年才不把這層窗戶紙捅破。”
“媽媽,你要對自己好。我已經(jīng)長大了?!?/p>
吃完飯,媽媽拿著鳥食到陽臺喂她的鴿子。
籠子里的鴿子瞪大的眼睛里有媽媽的影子。
爸爸很晚才回家,在樓下徘徊了好久。他不知道該怎么解釋這一切,尤其是面對這樣一個正上初中的女兒,她比成人更加敏感、脆弱。爸爸的煙一直沒斷過,一根接著一根,直到看見樓上的燈滅了,爸爸才上了樓。
當(dāng)打開房門的時候,燈亮了。
“你終于回來了。”蘇丹這次沒有喊“爸爸”。
“你們離婚吧!”蘇丹說得很平靜,也很自然。
從臥室里走出來的媽媽,驚訝地看著蘇丹,半天都沒緩過神。“丹丹,媽媽不想離……媽媽為你好。”
當(dāng)離婚協(xié)議書拿到手的時候,媽媽一直在哭,什么話也不肯說。
陽臺的鴿子朝屋里看著,它好像明白了這個家發(fā)生了什么。
很長時間,媽媽都沒從離婚這件事里走出來。
暑假的時候,蘇丹提議:“媽,我們回鄉(xiāng)下看看姥姥吧,正好可以散散心?!?/p>
媽媽點頭說好。
蘇丹和媽媽回姥姥家,一路上媽媽都不說話,籠子里的那只肥嘟嘟的鴿子好奇地看著外面的一切,鄉(xiāng)間小路,紅花綠樹……
回到鄉(xiāng)下的媽媽,顯得開心多了。
“鄉(xiāng)下真好?;蛟S我們本來就屬于這里。”
是啊,我們本來就應(yīng)該屬于這里。當(dāng)初媽媽為了爸爸,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了城里?,F(xiàn)在爸爸離開這個家了,那個城市里已經(jīng)沒有一個地方值得媽媽和蘇丹去想念了。
“媽媽,我們以后就住在這里吧。姥姥一個人也怪孤單的,我們正好和姥姥做個伴?!逼鋵嵦K丹是想媽媽離那個傷心的地方遠一些,這樣心里的傷口就不那么痛了。
最終,媽媽把城里的房子賣掉了,和蘇丹留在了鄉(xiāng)下。
媽媽不再賣魚了,而是在小鎮(zhèn)上開了一家服裝店。媽媽在姥姥和蘇丹的撮合下,又結(jié)婚了。新爸爸是隔壁飯館的小老板,人胖胖的,看上去就很踏實。 蘇丹看著一桌子新爸爸做的菜,舉著酒杯說:“媽媽,我真替你高興……干杯!”
媽媽的鴿子飛不起來了,慶幸的是,媽媽從她的籠子里飛了出來。
編輯/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