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會的,跑步應(yīng)該不會需要那么多團隊合作能力、平衡能力和技巧,對場地的要求也不高,于是成了很多人的首選。
不過,高木上來就跑了5k,而且還在40分鐘完成,我只能說日本人的體能教育真不是蓋的,換作中國的小女生,估計早就放棄了。如高木后面說的,快走更適合沒有基礎(chǔ)的新人,30分鐘也有些長,先走個10分鐘試試。跟書里強調(diào)的要點一樣,
掌握“姿勢跑法”是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不要急于求成,在訓(xùn)練過程中應(yīng)注意及時校正自己的跑姿,并反復(fù)體會動作要領(lǐng)。其實,除了跑步成績本身,更好地體驗奔跑的自由感,才是這種跑法最有價值的所在。你不妨一起來嘗試!
似乎跑者都是生而孤獨的,但其實不然,連畫“一個人”系列走紅的日本插畫家高木直子跑步的時候都有人陪呢,我們這樣的蕓蕓眾生雖然說有的時候會一個人上路,但是請相信我,沒準哪天哪個馬拉松冠軍就靈魂附體了。
自從2009年大陸引入村上大叔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以下簡稱《當》)的譯本,很多男文藝老中青年開始悟到走(在日文里走即跑)萬里路的妙處,但是很多女文藝老中青年還是八風不動,因為在很多人的身體記憶中,跑只是作為一種體罰或者無法逃避的測試,不具備任何美感與審美價值。這次高木直子《一個人去跑步》的引進,相信能帶動很多喜歡高木直子的女生參與到跑步中來。
《一個人去跑步》共分五個章節(jié),高木直子用4萬字描述了自己從新手到跑第一個馬拉松的全過程。這個繪本看下來并不吃力,但是講了很多實用的東西,比如跑步姿勢的調(diào)整,核心肌肉的加強,以及全程馬拉松的后半程的能量補給和心理調(diào)整等等,比村上大叔的《當》要實在得多。村上大叔更多沉浸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或者說在日韓,這種跑步運動的群眾基礎(chǔ)好,基本不用村上大叔多言。
下面我們順著高木的腳步看看有哪些是跑步這項運動本身在中日兩國相同的,直接可以借鑒,哪些是需要本土化的,依靠我們?nèi)プ粤Ω摹?/p>
Step1 姑且走起來
高木直子跟很多人的跑步動因一樣,都是覺得自己缺乏運動,而很多運動看起來需要更多技巧,而跑步似乎身體正直、挺胸、大臂和小臂成90度,前后擺臂。然后從走到跑就比較容易了,現(xiàn)在公園里有很多快走的大爺大媽,跟著走起來試試,不要小瞧人家哦,未必跟得上呢。
Step2 發(fā)現(xiàn)跑步樂趣
一直認為,跑步本身的樂趣才是跑者最該追求的東西,至于跑了多少,成績?nèi)绾?,參加了多少個馬拉松,倒是其次的事,或者說發(fā)現(xiàn)了樂趣,自然就水到渠成。
高木直子在第二章推薦了nike+,我倒是不太喜歡,因為步頻測距還是不夠精確,現(xiàn)在很多智能機的GPS精確度要好得多,而且還有功能繁多的軟件為跑者提供更多的幫助。
書中多次用爬山作為過渡,這也很好,作為一種有效的交叉練習,爬山可以鍛煉你的心肺能力,同時還能鍛煉一些在爬坡下坡時候需要的小肌群,是項很好的補充訓(xùn)練內(nèi)容。除此以外,旱冰、游泳、自行車、普拉提、瑜伽都可以幫助跑者跑得更好,也能讓大家對跑步保持新鮮感。
不得不說,真的很羨慕日本的跑步環(huán)境,有跑者之家這樣的地方為跑者提供服務(wù),還有專門的慢跑教練,書店也有賣專業(yè)的慢跑書籍,在公園也能看到很多跑步的人。而在國內(nèi),我經(jīng)??吹降亩际亲呗返拇鬆敶髬?,頭倆月天氣暖和的時候居然看到了若干桌麻將和撲克,鮮有人跑步。
Step3 馬不停蹄
唉,一看到這章就各種羨慕嫉妒恨,好多五花八門的馬拉松,這一章高木同學開始馬不停蹄的參加各種短程馬拉松賽,以5到10公里居多。
高木直子報了個巨峰之丘馬拉松,也就是在長滿巨峰葡萄的丘陵上跑馬拉松,跑完還有賽會組織者免費提供的葡萄吃。除此之外,高木還在小圖里列出了紅葉馬拉松、波斯菊馬拉松、烏東面馬拉松。
國內(nèi)雖然馬拉松不少,在春秋兩季很多跑者都要仔細斟酌報哪個不報哪個,但是組織者只是把馬拉松作為城市名片,并沒有深入挖掘與當?shù)氐穆糜螛I(yè)等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的聯(lián)系,其實大連、煙臺、廈門可以歸到海鮮馬拉松里,大連可以叫海蠣子或者皮皮蝦馬拉松,廈門可以把蚵仔或者沙蟲拿出來作為標志物;鄭州開封馬拉松可以把燴面拿出來作為招牌,北京如果全聚德肯贊助的話,烤鴨馬拉松肯定跑不到別的城市名下,以此類推。
國內(nèi)那些偶爾滯銷的水果蔬菜主產(chǎn)區(qū),也可以把馬拉松辦到田間地頭,一是把名氣做大,增加品牌認可度,二是可以在水果大量上市的時令節(jié)省運費,就地消滅一部分庫存,以消除居高不下的運費給農(nóng)民帶來的壓力。
如果組織者腦子再活一點,利用差異化競爭的優(yōu)勢,開發(fā)夜馬、日出馬、日落馬等豐富的品種,再與旅游業(yè)相結(jié)合,相信豆瓣網(wǎng)友在書評中提到的“走馬章臺、夜夜笙歌”一定會實現(xiàn)……
Step4 延長距離
高木同學在繪本中的一個缺點是沒有過渡。在跑了一個12公里的LSD以后就直接去松島跑半程了,跑完26公里的LSD就去挑戰(zhàn)全程。跑者通常都會以10%的周增量來累積跑量,不過念在是繪本的份上,也不跟高木較真了。在這里無非是提醒那些因為這本書而跑步的新人,這個10%原則是很多跑者用血的教訓(xùn)總結(jié)出來的,是跑者遠離傷病的重要保證條。
再就是跑者的力量練習不光是前面的腹肌,更重要的是背部和臀部的肌肉,很多人在從10公里加量到20公里的時候會出現(xiàn)類似于腰肌勞損的癥狀,筆者就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由于很多人本身就是久坐的上班族,腰部本就是很薄弱的一環(huán),所以在加量期間務(wù)必做一定的核心力量練習。
Step5 42195
對于很多不跑步的人來說,這串數(shù)字沒有任何意義,但是對于每個跑者來說,這串數(shù)字里有”道可道非常道“的無數(shù)體會與感受,就像無窮無盡的圓周率π。
這個章節(jié)對于很多新人意義不大,畢竟”夏蟲不可以語冰“,但是相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認真練習,很多人已經(jīng)能完成一個半程馬拉松了,這個時候書里面的很多話就非常有用了。比如說在爬坡的時候調(diào)整步頻和身體角度,要忘記公里數(shù)而以視野內(nèi)的地標為目標來跑等等。
這本書讓跑步對于沒跑步的人充滿誘惑力,也讓跑步的人從中重溫了很多技術(shù)細節(jié)和內(nèi)心感動,這書無疑是成功的。也讓日本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國增加了一分誘惑力,這比什么國家形象片都來得更為具體。高木直子的《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2年級生》也已經(jīng)在日本發(fā)售了,相信不久的將來很快就會出中譯本。新書里不僅有新角色的加入,高木還參加了馬拉松接力賽,她能否進入SUB5(即5小時完賽)呢?真相只有一個——去等新書吧。
《長跑》
作者:
Matt Long、Charles Butler
出版社:
Random House Audio
出版年:2006年
頁數(shù):376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一個紐約普通消防員從車禍受害者到頂級馬拉松運動員的勵志故事。2005年12月22號清晨,馬特像往常一樣騎自行車上班,突然他被一輛20噸重的公交車撞倒,并被壓在車底下。這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差點讓他喪生。奇跡般的是,幾個月后,經(jīng)過40多次手術(shù),馬特開始了恢復(fù)治療。盡管身體的傷病需要康復(fù),馬特發(fā)現(xiàn)心理上的陰影同樣難以克服。他將永遠不可能恢復(fù)到以前的水平了嗎?車禍發(fā)生前的18個月里,他參加了20多項賽事,包括鐵人三項和馬拉松,還參加了最有威望的波士頓馬拉松。車禍發(fā)生后,醫(yī)生告訴他,他可以不用拐杖走路都是萬幸了。
這本書真實地記錄了馬特戰(zhàn)勝恐懼、絕望和孤獨的決心,從身體和心理上努力回歸到以前的生活。馬特的故事從心靈上觸動人心,盡管很難,但他永不放棄。三年后,他參加了2008年的紐約城市馬拉松比賽,歷時七個半小時穿越五個區(qū)?!芭懿秸攘宋业纳?,馬特說。他在馬拉松比賽中的堅持感動了很多人,他成為人們心中的希望燈塔。
《天生會奔跑》
作者:
Christopher McDougall
譯者: 王亦穹
出版社:
木馬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0年
頁數(shù): 368
難以置信的角色、令人吃驚的運動、永恒無盡的科學,最重要的是,這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天生會奔跑》是一次跨時代的旅程。因為一個簡單的問題:人跑步時,腳為什么會痛?為了尋找答案,作者克里斯多夫·麥杜格來到世界上最擅長奔跑的部落,并探尋他們的秘密。
塔拉烏馬拉族人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幾個世紀以來,他們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奔跑。他們可以輕松奔跑幾百公里,速度甚至快過叢林里的野生動物,更不用說奧運選手。因為擅長奔跑,這個部落的人很少生病,身體非常好,現(xiàn)在各種流行病都不曾出現(xiàn)在他們身上。
回歸自然,不為財富和名利奔跑是他們的跑步哲學。作者從原住民族人身上,學會了跑步的秘密,掌握真正的跑步要領(lǐng)。書中穿插部落里擅長跑步者的傳奇故事,以及人類在跑步上的不斷突破,最后向讀者說明:人類天生就適合奔跑,是地球上最有耐力的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