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府鼎力支持、“達喀爾”團隊精心運作之下,這個最適合越野賽的國度終于有了可以表達其雄心與氣魄的賽事品牌——“絲綢之路”越野拉力賽。
在第一屆“絲綢之路”賽事中,嘉賓絕對是豪華陣容,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三國總統(tǒng)全都出席,隨后的一屆,重量級的嘉賓只有一位,引起的轟動卻是之前三位總統(tǒng)無法比擬的,他就是俄羅斯政壇大佬、總理普京。這個喜歡開飛機、玩越野、駕汽艇的政治明星、玩酷潮人,在賽事終點搶了所有車手的風(fēng)頭。
有了這些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重視與親臨,“絲綢之路”賽事的檔次已被確認。與“達喀爾”的商業(yè)化運作略有不同,“絲綢之路”賽事由政府作后盾,出手闊綽,所到之處也是一路綠燈。作為“達喀爾”系列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規(guī)模和氣勢甚至已接近傳奇式的達喀爾拉力賽。
2011年的“絲綢之路”參賽車手數(shù)量達到135人,而2010年還只有58人,賽事運行團隊不僅有400多輛車,還配備了14架飛機。比賽從俄羅斯的心臟——莫斯科紅場隆重發(fā)車,終點設(shè)在2014年冬奧會比賽地索契。
曾經(jīng)歷過“達喀爾”磨練的東方賽車隊車手周繼紅,作為中國代表出現(xiàn)在“絲綢之路”。盡管出發(fā)之初排名靠后,周繼紅卻后程發(fā)力,在多個賽段躋身前10,最終取得第13名的佳績。
法國人皮卡爾曾26次參加達喀爾拉力賽,2011年他成為莫斯科-索契“絲綢之路”越野拉力賽道路勘測負責(zé)人。他的團隊繪制了50張地圖,以便詳盡呈現(xiàn)復(fù)雜而漫長的賽程。為了設(shè)計好3950公里比賽路線,皮卡爾奔波了九倍于此的路程。皮卡爾談到這條路線時總是難掩興奮,他認為“達喀爾”品牌的賽事從未有過這樣復(fù)雜的路程——非洲有山有大漠,南美有山有沼澤,但是“絲綢之路”同時擁有的是:炎熱的沙漠、蒼茫的高山、艱難的泥沼、令人迷失的大森林。
在“絲綢之路”的漫漫征途,車手不僅最充分地感受著條件的惡劣和前行的艱險,也可以遭遇眾多迥然不同卻同樣熱情的民族,領(lǐng)略無數(shù)俄羅斯的歷史和自然名勝,而俄羅斯那享譽世界的美味佳肴,更是可以消解比賽的辛勞。
越野拉力賽其實就是一種癲狂狀態(tài)下的旅游,那些第一次游歷俄羅斯的車手,無不為這個美妙的國度著迷,他們的癲狂在此加劇。
踏上異國旅程,很大程度上是要尋求一種差異性。那么,千萬別錯過俄羅斯,從建筑風(fēng)格、人文風(fēng)貌到美食口味,甚至一只瓷杯的細微工藝,都會讓你感嘆“此地大有不同”。
冷戰(zhàn)結(jié)束,江山巨變,有人發(fā)出聽起來拗口的慨嘆:“在俄國,俄國失去了俄國”。不過,俄羅斯依舊是一個迷人的藝術(shù)國度,激情,魔幻,新潮,無所不包。莫斯科的游走,尤其堪稱審美歷程。
這里從不缺乏歷史和藝術(shù),如今又涌現(xiàn)大批的新興貴族,引領(lǐng)著生活潮流,好在,他們并未拋棄古典主義情趣,使得奢華生活看上去顯得有所依憑。
在莫斯科,最不缺的就是肅穆、堅硬的大得近乎夸張的建筑,它們呈現(xiàn)的是龐大的外在體量和寬闊的內(nèi)部空間,使得每個個體的渺小、虛弱被凸顯出來。好在,莫斯科的龐然大物有著古樸之氣度以及精巧的細節(jié)。
普希金咖啡廳算得上莫斯科最著名的豪華餐廳了。這是一棟建于18世紀的小樓,其非常古樸的內(nèi)外裝飾,與時常停駐門前的超級跑車構(gòu)成強烈的視覺反差。
名為咖啡廳,其實更以餐飲聞名,而且它與那位死于決斗的大詩人毫無關(guān)系。這家昂貴的餐館生意異常火爆,全年365天都24小時營業(yè),可謂瘋狂運轉(zhuǎn)。更瘋狂的是這家“陳舊”餐館的價格,某些名酒的標價長得像一串電話號碼。
在這里享用一頓中等檔次的資產(chǎn)階級的晚餐,喝幾杯中等檔次的紅酒,居然會花費大約3000元人民幣。
莫斯科人鐘情的另外幾家高檔餐館,大體與普希金咖啡廳風(fēng)格相似——極力展示自己的古老與滄桑,斑駁的地板如同百歲老人的皺紋,煤油燈一般的照明尤其會觸發(fā)多愁善感的情懷。
一位美食家說,莫斯科的餐館就是專供有錢人逃避現(xiàn)實的重要去處,而且只有花得起錢的人才得以進入這個夢幻天地。
除去普希金咖啡廳,進入莫斯科大劇院看芭蕾、到GQ俱樂部或莫斯科河上的豪華郵輪坐坐,也可以體味此間的時尚生活元素。
莫斯科地鐵一直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美的地鐵,享有“地下的藝術(shù)殿堂”之譽。大理石立柱支撐的拱門、穹頂上的水晶吊燈、馬賽克鑲嵌的歷史壁畫,全都富麗堂皇,精雕細刻,充滿宮殿般的豪華,它們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審美與豪情。
這些地鐵站的美讓人確信,真正有藝術(shù)感和古典韻味的建筑,恰恰是最難被歲月磨洗的。地鐵站是蘇聯(lián)時代真正的建筑精品。假如沒有那個強大的國家意志的推動,你很難想象每個車站都會耗費那么巨大的心力,都那么的豪華而精美。
劇烈的社會裂變帶來寡頭經(jīng)濟,俄羅斯的貧富差距觸目驚心,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莫斯科令人咂舌的昂貴消費,其物價指數(shù)甚至超過了巴黎、東京這樣的超級都市,而人均收入僅僅與北京、上海接近。
假如你不想在莫斯科參加燒錢游戲,索性坐在街心公園的長凳上停歇半日,哪怕一分錢不花,觀看穿梭街頭的潮女型男,亦是賞心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