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嵐(化名)一直是同學眼中的“女強人”,言辭犀利,作風強悍,大學時是學生會主席,畢業(yè)后又進了一家“很牛”的外企。原本,彭嵐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
但是那場驚天動地的“5?12”地震,使她的價值觀發(fā)生了變化?!澳谴蔚卣鹬螅艺J識到了穩(wěn)定健康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浮云?!彼霞以谒拇ňd竹,在地震中,家園盡毀,父母被迫搬遷到板房居住。
彭嵐目前在一家跨國企業(yè)從事財務工作,這是她大學畢業(yè)后的第二份工作。2008年從某名牌大學金融學專業(yè)畢業(yè)后,她就進入了一家外資會計師事務所,收入可觀,但時常加班,且一年后即因金融危機而被裁員。
在外企工作了近四年的彭嵐,其身上明顯地帶有外企的“風格”——認同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的機制,討厭潛規(guī)則,她還表示,“最大的愿望就是社會競爭機會均等?!?/p>
然而矛盾的是,地震之后,她開始向往自己曾希望改革的“體制內”,每年都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她當然知道,體制內根本難以實現(xiàn)“機會均等”,但還是義無反顧,屢敗屢戰(zhàn)。“雖說體制內很受詬病,也需要改革,但從中國的情況來看,體制內的人比體制外的幸福是不可否認的?!?/p>
“窩火”用人機制的不透明
《投資者報》:和十年前相比,你覺得自己變得富裕了嗎?
彭嵐:當然變得富裕一些了。十年前我17歲,才上高中,當時在寄宿學校,吃飯都不怎么吃飽?,F(xiàn)在大學畢業(yè)4年了,在外企工資收入比較可觀,時常還可以給家里寄錢。
《投資者報》:中國改革初期,提出的口號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你覺得這個目標實現(xiàn)了嗎?
彭嵐:實現(xiàn)了,相比三十年前,中國其實大部分人都變得富裕多了,基本實現(xiàn)了小康。尤其是東南部沿海地區(qū),這些年依靠改革開放迅速富裕起來了。不過我們四川在西部,很多地方還很窮,天災人禍又多,比如“5?12”地震之后,我們家綿竹的經濟恢復就很困難。
《投資者報》:你周邊的富人是怎么致富的?
彭嵐:我周邊?周圍的同事都是工薪族,沒有符合富人標準的。至于我家鄉(xiāng)綿竹的富人,大多都是敢于冒風險,貸款開辦廠礦企業(yè)的人富起來了。此外不少是“富二代”,天生就富。
《投資者報》:你對自己未來變得富裕,抱有信心嗎?你將通過什么渠道變得富裕?
彭嵐:雖然現(xiàn)在不富,但是對未來還是有信心的!主要是通過職位的提升和工資的增長,此外我會做適當?shù)耐顿Y。我是學金融出身的,不能白白浪費掉我的專業(yè),要學會賺更多的錢。
《投資者報》:你對現(xiàn)實社會哪些方面最不滿意?
彭嵐:最令我窩火的是用人機制的不透明。2009年的時候我被裁員,在找工作的幾個月中,有些企業(yè)特別是國企的招聘機制讓我極為氣憤,那些有關系的人很容易就進了好崗位,而我這種毫無背景的只能靠自己拼命爭取。
所幸,從畢業(yè)至今,我一直都是在外企工作。相比國企,我更喜歡外企的體制——外企更看重實力,更規(guī)范化、制度化,個人的才華也能較容易得到體現(xiàn)。外企的很多機制值得國內企業(yè)借鑒。
向往穩(wěn)定的“體制內”工作
《投資者報》:中國還需要改革嗎?你覺得需要改革哪幾個方面?
彭嵐:需要。政治、經濟方面都需要改革。從貼近我自身的方面來說,我認為收入分配制度和用人機制方面急需改革。目前中國的貧富差距太大了。去年雖然上調了個人所得稅基數(shù),但是對縮小貧富差距作用微乎其微,還需要研究更好的解決辦法。
此外人才選拔方面,我希望能制定出更公正客觀的選拔機制,目前機制下,太多的人因為沒有關系、沒有背景而“懷才不遇”。
《投資者報》:如果你有一個去創(chuàng)業(yè)和一個去體制內工作的機會,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這樣選擇?
彭嵐:以前我可能會選擇創(chuàng)業(yè),但現(xiàn)在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體制內工作。很多人認為我是“女強人”類型,在學校是學生會主席,工作后又進了很強悍的外企,但是我還是會向往穩(wěn)定的體制內工作。
尤其是那次地震之后,我認識到了穩(wěn)定健康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浮云。雖說體制內很受詬病,也需要改革,但從中國的情況來看,體制內的人比體制外的幸福是不可否認的。或許這也是改革中面臨的一大矛盾。
至于創(chuàng)業(yè),我沒有創(chuàng)業(yè)資本,也承擔不起風險。即使有人提供啟動資金也不會,因為還缺很多,比如關系、后臺等。在中國,真是做什么都要靠關系。
《投資者報》:如果改革會使社會競爭機會均等,一夜暴富的機會消失,你會選擇改革嗎?
彭嵐:當然選擇改革。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社會競爭機會均等,像我們這樣家境平凡的人都能獲得公平的競爭機會。
《投資者報》:你覺得改革和你自身相關嗎,實話實說,你現(xiàn)在還關心改革嗎?
彭嵐:我知道改革肯定會對我自身有影響,但說實話生活中我并不太關心改革的話題,只是有時和朋友聊天時可能會無意中談起。主要是覺得自己力量薄弱,好像也不能對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投資者報》:你如何評價鄧小平,鄧小平的改革給你帶來的變化是什么?
彭嵐:我挺敬佩鄧小平,他是個很有智慧的改革家,是我們四川人的驕傲。鄧小平所設計的改革開放使我們的生活開始慢慢變好,這是意義重大的。
此外改革開放也使我獲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獲得了良好的就業(yè)機會。而且,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怎么有我現(xiàn)在供職的外企呢?對跨國公司的逐漸接納,也是中國改革的一大進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