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是人盡皆知的美德,但我們到底要寬容的是什么?
我們所常說的寬容,無非是藺相如之于廉頗,齊桓公之于管仲,張廷玉之于六尺巷。當自己被他人侵犯時,能放寬心胸,大度地原諒對方,是智慧的選擇,也往往換回道歉、感激、敬佩,獲得雙贏,此即為寬容。
但我們常常忽略了另外一種寬容。
當人們高調(diào)地支持、贊揚或反對、痛批其他的人、事,“我”卻會冷眼旁觀或深深嘆息。為什么寬容傷害自己的人可以,而寬容另外的人卻如此艱難?
與己無關(guān)之人,何來寬容?但我們對于身外的世界,總會在心中種下普遍的觀念。喜歡的,奉為神靈,厭惡的,打入地獄,喜好并不能給自己帶來什么,除了一時之快,卻能匯起千言萬語,形成恐怖的力量,甚至吞噬生命,廣州某女孩失戀欲跳樓,而樓下圍觀人群卻口出“有本事就跳,不跳就是廢物”的惡言,其在警方施救前縱身躍下高樓,這種無意的傷害,足以湮沒人的希望,湮沒人性!
我們必須清楚,所有人都需要寬容。這不是富人在酒足飯飽之后對乞丐給予的剩菜,而是出于對生命的尊重,在別人陷入泥潭時的援手。我們必須審視自己的言行,在對別人發(fā)表評論時,過濾掉個人的私心、喜好,慎言謹行。這是一個可能正在犯錯的人,若你認為與己無關(guān)而可肆意操縱他的處境,不僅葬送別人,更讓自己的心被人性中的暗面扭曲,同樣地墮入深淵!
這樣的寬容是艱難的,我們遠離那團火焰,沒有良心被灼燒的顧忌,便不經(jīng)意地添油加柴,當火燒得兇猛而不可控時,便轉(zhuǎn)身離開。去盡力撲滅,卻需要克服狹隘的心理,給予寬容的甘霖,方能擺脫心魔,真正擁有寬容的心胸。
西方的神父傾聽懺悔者傾訴罪過時,常說:“愿上帝饒恕你!”我們必須管好自己,但寬容卻遠不止這些。如果我們的心可以更廣闊,我們足以寬容一切。子由問孔子:“有一個字可以奉行一生嗎?”孔子說:“是‘恕’吧!不怨天,不尤人,上通而下達。”寬容就不只是我們的一種品質(zhì),而升華為一種人生態(tài)度。在心靈充滿焦慮、壓力時,給予寬容,讓生命得以舒展;對路上的荊棘坎坷,給予寬容,他們會因此而慚愧地消失。我們更可以寬容整個世界,坦然接受他的不公甚至丑惡,而用心體會它的豐富和美麗。這足以讓我們站得更高,望得更遠,過得更好。
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
高一(301)班
指導老師:周玉
明師點評:大多數(shù)學生談的是“寬容與己有關(guān)的人或事”,而作者卻能從另一個角度“寬容任何人和事,甚至是寬容這個并不完美的世界”來談,角度新穎,立意深遠。對一個高一的學生來說能看到“寬容就不只是我們的一種品質(zhì),而升華為一種人生態(tài)度” 真的很好。從寬容什么——為什么要寬容——怎樣做到寬容,論證結(jié)構(gòu)清晰,逐層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