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派專人到香港買老家的扁尖筍干”;“宋美齡愛吃紅豆松糕,要從臺灣送到紐約”;“蔣經國與蔣方良在他們最喜歡光顧的餐廳拍了不少親熱照”;“李登輝愛吃新鮮的農作物”;“阿扁喜歡臺灣傳統(tǒng)小吃”;“為馬英九設計的菜叫‘名馬過橋’”……這可不是八卦小報的爆料,而是近日,林昌城、黃德忠這兩位曾為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掌勺的廚師向媒體透露的“餐桌秘密”。
雪菜黃魚,蔣介石百吃不厭
在電影《飲食男女》中,郎雄飾演的父親有雙神手,靈巧周旋于各色食材之間,做菜時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賞心悅目——林昌城就是那雙手的替身。
林大廚擔任廚師40多年,在臺灣也是“大腕”級的人物。他曾為蔣家服務多年,后來在宋美齡創(chuàng)建的圓山飯店擔任主廚,是目前臺灣碩果僅存的蔣家菜廚師,對“老蔣”和“小蔣”夫婦的飲食習慣了如指掌。
林昌城說:“蔣介石最愛江浙風味,家鄉(xiāng)的小菜每餐都不能少。比如說雪菜黃魚,是拿江浙風味的老雪菜搭配燒或蒸黃魚,他百吃不厭;還有,用產自浙江奉化的扁尖筍來燉雞湯,更是‘老蔣’的最愛。到臺灣之后,因為懷念家鄉(xiāng)味道,他更不惜派人專程去香港采購產自奉化的扁尖筍干?!?/p>
宋美齡則由于美國的生活經歷,飲食習慣較為西化。臺北士林官邸餐廳所供應的“美齡早餐”,就是很標準的美式早餐。但由于長期與蔣介石生活,宋美齡也對浙江小點很感興趣,“宋美齡比較偏好清淡的蔬菜,最喜歡手工菜口袋豆腐——豆腐經過壓水之后磨細,再用手工拍打,吃起來外脆里嫩,像豆腐腦一樣,再配上高湯和干貝火腿。宋美齡只要和蔣介石一起用餐,必點這一道菜?!?/p>
出身富貴之家的宋美齡,喜歡的美食當然不僅限于浙江小吃,她還能別出心裁地想出些新花樣。“她最喜歡的點心,要算是紅豆松糕。后來,她到了紐約,在她生日或過年時,我們也會做這道點心,從臺灣送到紐約給她?!?/p>
蔣經國幫服務員說話
蔣經國與蔣方良夫婦的飲食習慣,與蔣介石夫婦則又有所不同,他們喜歡吃俄式菜。臺北市武昌街的明星西點面包廠(即明星咖啡廳),是蔣經國當“總統(tǒng)”前,最喜歡攜家人去的餐廳。這家餐廳擺滿了蔣經國與蔣方良的用餐、飲宴照片,照片中蔣方良青春多姿,與后來的老婦人形象大不相同。
這些照片中,有幾張蔣經國與蔣方良的親熱照,尺度令人咋舌,嘴對嘴的接吻照就有不少。據(jù)林昌城介紹,1951年時,餐廳負責人簡錦錐幫蔣經國夫婦拍了一幅照片:蔣方良坐在前方,蔣經國站在后方,并用雙手勾住蔣方良的脖子,這張照片后來就掛在店內,不料蔣經國看到卻說:“這照片不妥?!焙嗗\錐吃驚問道:“有何不妥?”蔣經國笑著說:“看起來好像我掐住她脖子,別人會誤以為我要殺她!”簡錦錐大笑,允諾重拍一張,讓蔣經國滿意。
每年1月13日,俄羅斯舊歷新年,蔣經國夫婦會一同前往明星西點面包廠歡度新年?!暗搅?2點整,兩人便跟著大家一同舉杯大喊那達(俄語干杯之意),而且一定會喝伏特加。當時雖未開放進口俄羅斯物資,但總有人會想辦法弄到伏特加來熱鬧一番。”
但蔣方良卻無法長久地維持這種家鄉(xiāng)口味,當時臺灣還在喊“反共抗俄”, 俄國人的聚會越來越少,而蔣方良的國籍更是最大諷刺。為了不引起民眾反感,明星西點面包廠的態(tài)度只能更加低調?!暗昀镔u的俄羅斯軟糖,只能簡稱為軟糖,俄羅斯咖啡亂取名為馬尼拉咖啡,就為了魚目混珠,不過熟客都心知肚明?!?/p>
蔣經國很細心,一次他們一家在餐廳用餐,隔壁坐的上海人用完餐用上海話說“結賬”,服務生沒聽懂,也沒注意到,過了十幾分鐘,上海人看沒動靜,就破口大罵。聽得懂上海話的蔣經國站起來說:“你要講普通話,他才聽得懂,你不要發(fā)脾氣,這位服務生很勤快的,你不要責備他?!边€有一次,蔣經國在圓山飯店用完餐時,雷雨大作,侍衛(wèi)趕緊來接他,可他離去后又匆忙折返。大家嚇了一跳,以為發(fā)生了什么事,沒想到蔣經國對大家說:“外面下大雨,你們等下怎么回家?”
蔣經國雖然親切、不拘小節(jié),但飲食的不良習慣卻使得他得了嚴重的糖尿病。林昌城說,他聽一位圓山老員工回憶,一次去他的府邸送餐,一打開冰箱,里面全是一包包的東西。原來家中女傭十分節(jié)儉,菜沒吃完,會加熱下頓再吃,蔣經國也不以為意。晚年的蔣經國行動不便,都是由圓山飯店送一些減糖減鹽的餐食到府邸。
“蔣經國不能吃甜的,可蔣方良晚年牙口不好,最愛吃的就是俄羅斯軟糖?!边@種糖用蛋白、洋菜粉做成,類似今天的棉花糖,中間夾著細碎的核桃。
“名馬過橋”有講究
擔任過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廚師的黃德忠,在臺灣人稱“阿忠?guī)煛?。他來自宜蘭,家里就是開餐廳的,9歲就開始學廚,14歲拜來自大陸的潮州菜老師傅林裕民為師,為他后來融合臺灣菜與中國八大菜系奠定了基礎。
阿忠?guī)熥霾朔浅S袆?chuàng)意,最受大陸觀光客青睞的故宮“翠玉白菜”、“肉形石”都被他做成菜肴。阿忠?guī)燂L趣地介紹說:“翠玉白菜就是用娃娃菜做的,加上一點干貝燜煮,食材成本不高,簡簡單單,就能夠吃到故宮國寶的風味了。肉形石則是素的、葷的都可以做,葷的,我是用豬皮;如果是素的,就用素魚漿,還有冬瓜,上面那一層我用的是魔芋,很好吃、很健康?!?/p>
在臺灣,阿忠?guī)熆墒莻€大明星,不少娛樂節(jié)目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阿忠?guī)熥霾嘶ㄉ?,身上自行設計的花色廚師服更是花哨。做客《康熙來了》時,他透露自己有30多套這樣的衣服,當主持人小S調侃他是“穿著花衣服的少女”時,他報以得意的微笑。
說起為幾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掌勺的經歷,阿忠?guī)熁貞浀?,李登輝住在桃園鴻禧山莊期間經常宴客,連戰(zhàn)、吳伯雄、宋楚瑜、蕭萬長等人經常是座上賓。李登輝最喜甘蔗筍、豬腳、土雞等臺灣新鮮農作物做食材,不喜歡過度加工的食物,“可能和他學農的背景有關吧!”阿忠?guī)熯€爆料說,李登輝喜歡在飯桌上敲定許多人事安排,所以他做廚師期間聽到不少“獨家猛料”,但他基于職業(yè)操守,始終沒對外透露半句。
談到以“臺灣之子”自居的陳水扁,阿忠?guī)熣f:“阿扁確是喜歡臺灣口味,最愛是上將梨燉雞。宴請客人時,他經常將臺灣傳統(tǒng)小吃,比如臺南的碗粿、虱目魚、彰化肉丸、新竹貢丸和花蓮的飛魚、山蘇等搬上餐桌?!?/p>
每年春節(jié),馬英九都會到苗栗縣馬家莊祠堂祭祖,阿忠?guī)熢鴳缋蹩h長劉政鴻邀請為馬英九準備宴會。他靈機一動想出“以馬入饌”,把油條做成馬鞍的形狀,取名為“馬鞍”;把砂鍋魚頭的鰱魚頭換成馬頭魚,取名為“馬頭火鍋”等,博得馬英九一笑。
阿忠?guī)熯€說:“在馬英九的宴會上,其中有一道菜叫做‘名馬過橋’。有人就問,這個‘名馬過橋’用的是什么材料?我說就是將茄子打個洞,加進蝦漿與肉餡。那為什么叫‘名馬過橋’?‘名馬’就是因為現(xiàn)在的馬英九‘總統(tǒng)’,這只‘馬’現(xiàn)在在臺灣是大大有名的,我們就叫他‘名馬’;那為什么叫‘過橋’?‘橋’在哪里?其實很簡單,‘茄子’的臺語發(fā)音正好與‘橋’諧音。我告訴大家,取這個名字只是比較好聽、好記罷了,更重要的是菜要好吃?!?/p>
阿忠?guī)煾矣谀民R英九來開玩笑,臺灣大廚的膽識也由此可見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