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世紀,基督傳教和殖民擴張雖然長期相互支持,但兩者之間也會發(fā)生利益沖突。傳教士的宗教狂熱偶爾會被看作是干擾因素并受到指責。義和團運動爆發(fā)后,德國不少外交官、商人和新聞記者在隸屬于自由派和自由思想者的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文章,齊聲討伐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認為特別是新教傳教士負有主要責任,甚至主張放棄對那些進入了中國內(nèi)地的新教傳教士的保護。在有些德國人看來,新教傳教士不了解中國的情況、不懂中文,懷著一股宗教狂熱勸人改變信仰,肆意妄為,糾纏不休,嚴重傷害了中國人的宗教情感。而對于天主教傳教士,德國人的態(tài)度就溫和多了。他們聲稱天主教比枯燥乏味的新教更適合亞洲人,而且天主教徒會去主動順應漢人的習俗:譬如在上海附近山上的天主教堂中,圣母瑪利亞身穿中國人的服裝,圣子基督頭上扎著一條小辮。對于這場排外動亂的爆發(fā),天主教傳教士無須擔太大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