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開往沈陽的11次特快列車上,我認(rèn)識了3名剛剛從西藏退伍的沈陽籍老兵。
說是老兵,其實并不老,他們僅僅只有兩年的軍齡。3人中,兩名年齡是20歲,一名是19歲。
結(jié)識他們是在餐車上。當(dāng)我午飯吃到一半時,聽到后面一個男孩異常歡愉的聲音:“這茄子太好吃了,太新鮮了?!本o接著又聽到一個男孩的聲音:“快嘗嘗,這蕓豆更棒,我都兩年多沒有吃到了。”我順著聲音回頭望去,原來是3名身著部隊作訓(xùn)服的男青年在吃飯。
從那未釘綴徽章的作訓(xùn)服,猜想出他們一定是今年退伍的老兵。也許是兵味相投,我端著剩下的飯菜走了過去。說了句“我也是老兵”,便在空余的一個邊座上坐了下來。
可能看我穿的的確是正規(guī)的軍褲,看我留著正統(tǒng)的軍人發(fā)型,他們相信了我是個老兵,便興致勃勃地和我聊了起來。
他們告訴我:他們3個人都是大前年年底到的西藏,在一個高山哨所上當(dāng)兵。那里海拔有4000多米高,全年僅有3個月的時間是無雪期。
他們告訴我:在部隊鍛煉很大,從入伍時的懵懵懂懂一無所知,到今天的甘愿奉獻(xiàn)無怨無悔,軍隊真正是個名副其實的革命大熔爐。
他們還告訴我:在高山哨所一年四季吃不到幾次新鮮蔬菜,吃到蔬菜像過年了一樣,所以今天特意要了幾個素菜。
從他們那紅黑的臉膛上,從他們那干裂暴皮的嘴唇上,我能想象得出他們當(dāng)兵那地方的異常艱苦,我能讀懂那9個月的大雪封山期又將是無邊無際的寂寞。
老兵甲性格開朗,快言快語,他一口氣給我講了一個又一個哨所里的故事。講他們在屋外的雪壩上堆“雪兵”,不大一會兒就能讓一個班的威武雄壯的雪兵呼啦啦地站起來。雪兵有挎槍的,有握槍的,還有扛槍的,而且這些“新兵”幾個月都能保持良好的軍人姿態(tài)。他調(diào)侃地說,我們走的時候,山上的“雪兵”實力足足能有兩個連。講他們排長的愛人春節(jié)來隊了,這是他們當(dāng)兵兩年在山上見到的唯一一位女性。他們稱排長的愛人為嫂子,嫂子管他們戰(zhàn)士都叫小弟。嫂子在探親期間把十幾個兵的被子都拆洗了,還給他們輔導(dǎo)了三次英語,包了兩次餃子。嫂子回家后給每個兵寄來一張她的照片,他們把嫂子的照片保存在小鏡子后面,并把鏡子稱為“嫂鏡”。講他們的老班長當(dāng)兵都8年了,至今還在山上,就是因為喜歡那身軍裝,喜歡那個崗位。老班長找過幾個對象都黃了,就是因為他不愿意離開那個哨所,不愿意脫掉那身軍裝。講他們離開哨所時的感人場面,那一刻,大家擁抱在一起哭成了團(tuán),淚水留下的是難舍之情,是惜別之戀……老兵甲說到這里,我看見3個老兵的眼圈紅了,潮濕了。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我的眼睛也潮濕了。我深深地感悟到:軍人告別中最簡單的擁抱和揮手,卻是人世間最讓人動情的一幕。
模仿《實話實說》節(jié)目主持人崔永元,我也提出幾個問題讓他們“實話實說”。
我問他們:“當(dāng)兵兩年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老兵甲說:“最大的收獲是磨煉了意志,知道了什么叫吃苦,也能經(jīng)得起吃苦?!?/p>
老兵乙說:“哨所雖小,但學(xué)到了不少知識;跟著‘隨身聽’我已經(jīng)學(xué)會了300多個英語單詞了?!?/p>
老兵丙說:“膽子大了,敢一個人站崗了?!彼缓靡馑嫉刂v,在家時他的膽子特別小,從來自己不敢走黑道,當(dāng)兵很長時間都是班長陪他一起去站崗,一起去巡邏。
我問他們:“離開哨所有什么遺憾沒有?”
老兵甲說:“說心里話,真的是不愿意離開親如兄弟的戰(zhàn)友,不愿意離開那座天天陪伴我們的大山,不愿意離開那座雖然孤單但卻神圣的崗樓。”
老兵乙說:“最后一次打靶的成績不理想,影響了單位的榮譽,可惜再也沒有機會去挽回了?!?/p>
老兵丙說:“當(dāng)兵兩年沒探過家,爸爸媽媽也沒來過部隊,家里人沒見過我穿軍裝的模樣。”
我問他們:“如果再讓你們選擇一次,你們還會選擇軍人,還會選擇遠(yuǎn)離家鄉(xiāng)的邊防哨所嗎?”
3個老兵幾乎是同時回答:“還會,還會,肯定會!”
我問他們:“你們當(dāng)了一回兵,有什么值得驕傲的沒有?”
老兵甲說:“生命里有了當(dāng)兵的歷史,這是最值得驕傲的,也是一生中感到最幸運最光榮的。”老兵乙和丙趕忙附和:“對,對,就是這樣。”
生命里有了當(dāng)兵的歷史,這確實值得每一個從軍的人所驕傲,也是所有軍旅之外的人所羨慕的事情。聽了幾個老兵的回答,使我想起了兩個月前陪同沈陽市文聯(lián)的藝術(shù)家們到部隊體驗生活時的情景。當(dāng)著名作家木青、著名書法家李仲元等名家大師們穿上草綠色軍裝時,我看見他們都像孩子們一樣的激動、興奮,年邁的身體也比平時直挺了許多……我覺得,這可能就是當(dāng)兵的魅力之所在。
幾度春秋,雖然當(dāng)兵的歷史只是人生長河中短暫的一瞬,但卻是一段極為寶貴而特殊的經(jīng)歷,因為在這段極其有限的生命里,他們曾經(jīng)以熱血和真誠實踐了軍人對祖國的承諾,曾經(jīng)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xiàn)給了自己所摯愛的崇高事業(yè)。
吃完飯,分手了。分手前我又問他們一句:“你們會忘掉那個地方嗎?”老兵甲說:“這輩子我的感情恐怕一半是在家鄉(xiāng),一半就在那個世界屋脊了?!贝藭r,我看見3個老兵的眼睛又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