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2011年度中國散文年會”11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開幕,著名作家林非、王宗仁、梁曉聲、蘇叔陽、蔣建偉、周明、劉慶邦、陳奕純、高爾純、阿成,導演翟俊杰與全國200余名作家出席了本屆年會。
為了學習貫徹落實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總結2011全年度的散文成果,今年年底,主辦方采取網絡投票和專家評選的方式,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共征得讀者推薦12000多篇,網絡投票300多萬票,人氣點擊率1000多萬次。最終,梁曉聲的《兄長》、陳奕純的《時間的同一個源頭》、王宗仁的《背心》、劉慶邦的《大姐的婚事》、阿成的《北大荒紀》、劉德壽的《瞎子叔的茅山歌》等6篇散文獲得一等獎,賈鳳山獲得“年度精銳獎”,王惠明獲得“年度軍旅散文獎”,閻豐樂和張遠帆獲得“年度老作家獎”,李秀文、趙暢、米伽、李懷勇等150多名散文作家分別獲得年度“百篇散文獎”、“最佳散文集獎”以及二、三等獎。開幕式上,主辦方分別向獲獎者們頒發(fā)了證書、獎金和紀念品。
一年一度的“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成功舉行5屆。談到今年散文年會與往年的區(qū)別時,中國散文年會組委會主任蔣建偉在《2011年度中國散文工作報告》中指出,2011年的中國散文,整體表現(xiàn)出題材、地域多元化發(fā)展趨勢,特別是不少作家在各自散文里的“家國情懷”在本屆年會上非常引人關注。針對新時期的中國農村、農業(yè)、農民問題,作家們通過不同的角度,表達他們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比如梁曉聲關注精神病人家庭的親情散文《兄長》、陳奕純回顧自己創(chuàng)作人民大會堂澳門廳主畫《盛世之歌》的散文《時間的同一個源頭》、王宗仁心系西藏高原上一個藏族小女孩和她全家在雪災前后的散文《背心》等散文作品,再次體現(xiàn)出作家們“貼近時代、關注民生”的主旋律創(chuàng)作意識。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陳奕純是一位連續(xù)獲得5屆中國散文年會大獎的著名書畫家,他的書畫系列散文幾乎篇篇都弘揚主旋律,將自己的書畫創(chuàng)作經歷和當代中國的大時代巨變融為一體,坦露出了一個書畫家博大的藝術胸襟。
年會期間,主辦方舉辦了“2011中國最佳散文頒獎大會”、“我的鄉(xiāng)土中國”主題論壇、“賈鳳山散文作品研討會”、“散文名家講座”等活動,來自山西和陜西的民間歌手們還在開幕式上表演了山西水鼓《鼓鳴盛世》、配樂詩朗誦《神奇石膏山》、鎮(zhèn)巴民歌《巴山頂上修堰塘》等文藝節(jié)目。出席本屆年會的,還有埃及等外國駐華使節(jié)。
此屆年會,由中國散文年會組委會、海外文摘雜志社、《散文選刊·下半月》雜志社主辦,山西省靈石縣委縣政府、山西石膏山旅游文化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靈石存山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旺源(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協(xié)辦,由北京咖秋月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華藝視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也得到了長篇小說網站、陜西省鎮(zhèn)巴縣委縣政府、北京誠禾佳信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