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頓· 倫納德· 斯賓塞· 丘吉爾(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這個早產(chǎn)兒生于1874年11月30日,47年前,也就是1965年1月24日去世。年輕時的丘吉爾充滿冒險精神,1895年到古巴去體驗西班牙和古巴的戰(zhàn)爭,為英國情報部門收集資料并為《每日紀事報》擔任記者;1986年在印度采訪印度北方部落發(fā)生反抗英軍的武裝起義;1899年9月前往南非,采訪第二次布爾戰(zhàn)爭并被俘,然后獨自一人成功越獄,這一經(jīng)歷使得他在英國的名聲大噪。
1900年3月,因越獄事件而聞名全國的丘吉爾在大選中代表保守黨參選奧耳丹選區(qū),結果勝出,于此開始了他長達63年的政治生涯,歷任殖民地次官、貿(mào)易委員會主席、第一海軍大臣、軍需部長、內(nèi)閣任陸軍大臣兼空軍大臣。1940年,張伯倫辭職,丘吉爾出任英國首相。
丘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在他首相的任期內(nèi),曾經(jīng)不懈地奔走在世界反法西斯大國之間,并最終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線的形成,挽救了人類文明的進程。他也自視為大英帝國的掌舵人,曾向羅斯福等美國人一再申明,在其有生之年,不能讓大英帝國解體;大英帝國的任何疆域,都不能作為商議主權轉(zhuǎn)移乃至別國托管的對象。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diào)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