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一方面帶來了我國經濟上的富足,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一定文化上的盲從。室內設計亦是如此,一定時期在形式上存在著對西方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初級模仿,各種主義和風格成為設計追求的時尚。隨著國際化的競爭,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逐漸顯現(xiàn),五千年的文化隨著時間的沉淀又漸漸浮出了水面。室內設計近年來又開始了所謂民族風的流行。但是這種所謂的民族風依然是傳統(tǒng)形式符號在界面上的表面裝飾,并非是民族文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因此在本文中將論述作為一名設計師應當吸取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肩負起自身的責任,逐漸引導起人們對于室內設計的精神追求,
關鍵詞:虛實相生;計白當黑;室內設計
當前部分室內設計存在著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界面裝飾的問題,裝修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六個界面進行材料的堆砌,我們經??吹搅鶄€界面被“設計”的嚴嚴實實,沒有一點透氣的地方,不禁讓人有種壓抑的感覺。我們應借鑒中國傳統(tǒng)的文化藝術,不僅強調“虛實相生”,而且提出了“計白當黑”的設計思想。這種把“無”當作設計元素的思想自始自終深深的影響著我國藝術的創(chuàng)作,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情趣。
對于“虛實相生”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老子在《老子·十一章》以形象的比喻來描述有無相生的道理:“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意思是說三十根輻條匯集到軸,有了軸的空,車輪才能轉動。把陶土做成容器,有了器皿中的空間,它才能盛物,建造房屋開門鑿窗,有了無的空間,房屋才有價值。“有”給人提供便利,“無”從中起著作用。 “無”在道家學說里有著與“有”等量齊觀的價值,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哲學思想深刻的揭示了自然法則。對中國古典美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重視虛空的價值成了中國古典美學的一個重要的原則。這一原則對中國的書畫、音樂、乃至建筑藝術起了重要的作用。虛實結合,“實”為有為物,“虛”為無之境;“虛”包容了“實”,“實”豐富了“虛”,只有虛中有實,化“虛”為“實”,才能創(chuàng)造出意趣無窮的藝術意境。
而“計白當黑”通俗的講,就是留白,與“虛實相生”異曲同工,具體說來,在書畫中,一般來說有形的東西都是用墨來畫的,也就是各種程度的黑顏色。我們把它們都說成是黑的。也就是說,在畫面中黑的部分即為實體的,起到造型的效果。“計白”,意味著留白,即為與實體相對應虛的部分,通過對比也能起到造型效果。所以我們在畫畫時不能只想到筆墨的地方,也要考慮到空出來的白的地方也是整幅畫的一部分。馬遠的《寒江獨釣圖》中,只畫出一葉扁舟和幾條淡淡的水波,卻表現(xiàn)出了一種對于浩瀚無邊大海的一種遐想,和垂釣者悠然自得的情景,正所謂無聲勝有聲。中國畫講究意境的表達,畫面中的“留白”,看似“虛”,其為“實”,是一種以虛襯實之法,失去它,這幅畫也就是缺少了特有的意境。中國畫中的 “留白”,可以描繪出一種筆墨所不能企及的意境,創(chuàng)造中國畫的無言之美。
無論是“虛實相生”還是“計白當黑”都將為留白美學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從而去指導我們?yōu)楝F(xiàn)代室內設計服務。當前國內的室內設計行業(yè)普遍比較重視“實”而忽視虛。室內的六個界面是“實”,便加以裝飾,家具、陳設是“實”,便精心挑選。而室內空間這個“虛”往往被忽視。我們曾見過室內多級吊頂下壓抑的空間比比皆是,六個界面也被許多昂貴的材料封的嚴嚴實實,然而豐富多彩的界面裝飾卻圍合著一個個不透氣的方盒子,空間的“空”被嚴重忽視,沒有層次感,讓人快要窒息。因此我們要借鑒傳統(tǒng)藝術的空白美學觀念,并使之在室內設計中得以完美的表達,下面我具體以三方面進行闡述。
首先在室內設計中的造型離不開點、線、面這三大基本要素,通過這些要素的大小、疏密以及聚散的對比,形成了豐富的虛實效果。點是一切形態(tài)造型的基礎,一般點與背景的面積,造型,顏色,材質都會形成強烈的對比,形成一定的虛實對比。但是點的東西往往不可過多,防止破壞空間的氛圍造成細碎的感覺。往往點的東西將作為可一個空間的點睛之筆。往往可以將其元素作為空間實的部分存在;那么點的運動軌跡又會形成線,傳統(tǒng)室內設計中,往往直線條使人感覺精致且充滿秩序。往往空間中的線條存在的形式是多樣的,它可以使得我們的空間形成一定的秩序感和縱深感,這種形體的線條我們將之稱為“實線條”,那么一些裝飾材料存在的肌理線條,與之對比我們可將其稱為“虛線條”。這樣線的本身就存在著一定的虛實對比從而豐富我們的空間;而面就好比我們的白紙一樣,通過圍合則形成空間,處于中心部位的面,我們則通過點、線、面的對比來表現(xiàn)其突出的地位,而處于次要部分的空間部分我們則弱化造型,色彩以及材質肌理的對比,從而更好的去營造空間的整體氛圍和縱深的空間感,因此我們將面的部分往往作為界面去襯托點與線,從而豐富我們的空間。
其次,光影的變化同樣可以塑造室內中的虛實關系,雖然本身是一種無形的裝飾材料,但是具有著不可比擬的可塑性。天然光源富有著可變性,中式元素中的花格,花窗以及掛落等作為實體的元素,在無形光線的映射下,可以形成豐富多變的陰影,若有若無生動可人,造就了空間的靈動。然而人造光雖然富有者主觀臆造,但是通過其的照射變化,可以更主觀的豐富我們的室內空間,使其富有虛實變化。
最后,材料的肌理質感不能不提,日前各種新穎的材料層出不窮,材料的新老交替速度空前之快,無論是從材料表面的肌理效果來講,還是從他的通透性來講,都可以為我們設計之虛實效果服務。一些表面光滑、透光性和放射效果較好的材料,使人會產生輕盈,通透,并且還會產生空間擴大的視覺感受,甚者有時還會營造一種空間的錯覺。而那些表面粗糙、啞光且透光性差的材料,則會營造一種穩(wěn)重,封閉,敦實的氛圍,使得空間產生收縮的視覺體驗,可以和通透的空間形成虛實對比,不禁讓人產生安全私密的感受。兩種效果在空間中缺一不可,適當?shù)倪\用可以豐富我們的空間層次和效果體驗。
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何種形式的美,只有體現(xiàn)了“虛”與“實”、“有”與“無”的有機結合,才能生氣灌注,使其具有美感,帶來人們視覺的享受和空間體驗,將有限的空間轉化為無限的遐想。裝飾設計中的“實體”與“虛空”的把握和運用,無疑是創(chuàng)造空間氛圍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常說空間才是室內設計的靈魂。
作為一名當代的設計師,我們應當肩負起自身的責任,不要再繼續(xù)的盲從下去,僅僅停留在材料的堆砌上面,我們應當把目光放到無限的空間享受當中,通過恰當?shù)膶Ρ?,把裝飾材料放到恰當?shù)奈恢?,從而?chuàng)作出一個個豐富卻又輕盈的空間體驗,從而去更好的引導大眾。在我看來,室內設計師和醫(yī)生有著相似的職業(yè)準則,醫(yī)生要對癥下藥,那么作為設計師的我們也應當設計出最適合的設計為我們的大眾服務,我相信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設計,希望我們未來的設計之路能更有自己的特色,繼續(xù)的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 彭一剛.建筑空間組合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83.
[2] 趙子夫.家庭裝飾設計(3)【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0.
[3] 姜耕玉.藝術辯證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1-1.
[4]沈叔洋.談中國畫【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