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歐洲專利局(EPO)處理了很多水果和蔬菜方面的案子。 實際上,現(xiàn)在尚有兩個案子等待歐洲專利局的裁決:西紅柿案和西蘭花案,爭議焦點在于:《歐洲專利公約》(EPC)將“植物或動物品種或者實質(zhì)上是生產(chǎn)動植物的生物學方法”排除在專利權保護之外,而微生物學的方法以及用該方法獲得的產(chǎn)品卻具有可專利性。實際上,這些案子涉及的西紅柿和西蘭花都有特殊的技術特征,至少與水果蔬菜的制備方法有部分關聯(lián)。 如今,歐洲專利局擴大上訴委員會(簡稱EBA,歐洲專利局最高裁決機構(gòu))已經(jīng)定義了什么在本質(zhì)上屬于微生物方法,旨在更好地理解哪些方法實質(zhì)上屬于生物方法從而不具有專利性,及哪些方法具有可專利性。 事實上,在上述案例的裁決(即G2/07和G1/08決定)中,擴大上訴委員會認為“生產(chǎn)植物的非微生物方法,如果含有或者包括植物基因組的有性雜交或相應的植物選擇的步驟的”,則原則上不具有可專利性。 擴大上訴委員會進一步明確指出,該方法不具有專利性是因為它含有技術性質(zhì)的步驟,可能是雜交或選擇的進一步或者任一步驟的組成部分,旨在促使或者幫助植物基因組有性雜交或植物選擇步驟的實施,但是如果該方法在有性雜交或選擇中含有另外一個具有技術性質(zhì)的步驟,在基因組中加入某一特質(zhì),或者改變了植物基因組中的某一特質(zhì),且上述加入或者改變不是有性雜交植物基因的組合結(jié)果,則該方法就具有可專利性。 2010年12月9日,擴大上訴委員會作出決定后,番茄案與西蘭花案被轉(zhuǎn)送至技術上訴委員會作進一步的審核。在這種情況下,“番茄”案的專利權人撤銷了所有方法權利要求,保留了某種自然脫水番茄水果的有關權利要求,自然脫水指番茄水果在過了正常成熟期后不摘而出現(xiàn)的表皮起皺現(xiàn)象,上述權利要求中的自然脫水過程一般不會出現(xiàn)由微生物引起的腐敗(根據(jù)案件轉(zhuǎn)送給技術上訴委員會后專利權人的主要要求)。 然而,在2011年11月8日“番茄”案聽證會舉行后看來,即使刪除所有方法權利要求,技術上訴委員會仍然傾向于向擴大上訴委員會發(fā)出進一步的問題,主要還是關于排除動植物品種或生產(chǎn)動植物的生物學方法的可專利性。 雖然技術上訴委員會的問題至今也沒有公開(如果技術上訴委員會確實將向擴大上訴委員會提出新的問題的話)。但現(xiàn)在看來,在同時進行的“西蘭花”案件中,至少有一方已要求技術上訴委員會暫停審理,直到這些問題有了確切答案,擴大上訴委員會員會決定是否受理為止。 如此看來,案件還沒有了結(jié)。西紅柿和西蘭花還將繼續(xù)在歐洲專利局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王宏軍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