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Lau位于南外灘的家整體呈長方形。一頭是臥室,另一頭是客廳和廚房,中間是書房。臥室和客廳之間,由一條細長的過道連接??蛷d與陽臺之間,是一面玻璃墻。光線無拘無束地傾瀉進來,整個房間顯得明亮通透。
色塊與色塊、實木與金屬、陶瓷與綠植、清新與濃烈……Chris的家無處不在的是各種元素的對比沖撞,房間在色彩、風格、材質(zhì)的碰撞中張揚個性,房主的自信與情趣盡顯其中,碰撞生花,精彩如新春般生機勃發(fā)。
大紅大綠暗合窗外的季節(jié),生機喜慶,但如何將紅與綠和諧搭配,則是一門藝術。草綠與桃紅,曾被認為是土得掉渣兒的俗配,但在Chris的客廳里,草綠色漆皮沙發(fā)和桃紅色抱枕卻演繹成一場視覺驚艷,妙筆生輝之處就在于中間色的過渡。草綠的青翠奪目,由淡綠、湖藍的淡雅和清新過渡而成;桃紅的濃烈,由西瓜紅和淡粉來消減,紅綠之間,四五款中間陪襯色既烘托了鮮亮的主色,又緩解了主色間過于強烈的對比。濃烈與淡雅、奔放與清新的和諧綻放,使整個客廳春意盎然。明亮清新的色彩與窗外的時節(jié)相呼應,令人即使在屋內(nèi),也能感受到十足的春意。
談到撞色,Chris不禁眉飛色舞。Chris來自自然風光宜人的熱帶國家馬來西亞,在白色的沙灘、藍色的天空和大海以及色澤艷麗奔放的熱帶植物花卉的氛圍熏陶之下,加上自身勇敢探索,他自有一番撞色經(jīng)。
顏色會說話,這是Chris的深切感受。比如,白色給人純潔感,黑色給人神秘感,藍色給人冷靜感,綠色給人平和感,紅色給人熱烈感,黃色給人強勢感。把不同的顏色,按照不同的面積進行搭配,就能組合成你想要的表達。拿果綠色的單人沙發(fā)舉例,其實這沙發(fā)的本色是跟木質(zhì)顏色接近的棕色。大約兩年前的一天,Chris獨坐在客廳突發(fā)奇想,想改變一下客廳沉悶的視覺,于是他便想到鮮亮歡快的檸檬黃和蘋果綠。
對Chris來說,生活的幸福感就來自完成自己心愿的事。于是原本中規(guī)中矩的棕色沙發(fā)搖身一變,就以檸檬黃和蘋果綠的新面目裝點在Chris的家。有綠就有紅,有黃就有藍,這樣才出味兒、耐品。本著這樣的心得,Chris添置了若干深深淺淺的紅色靠墊和藍色靠墊。果然,沉悶的感覺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滿園春色。
Chris十年前因工作需要被派駐上海。對生于、長于馬來西亞的他來說,來上海非但不陌生,還有一種回歸精神之鄉(xiāng)的感覺。這跟外婆不無關系,因為Chris的外婆曾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深受海派文化滋養(yǎng),定居馬來西亞后,常把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講給幼年的Chris聽。在Chris的記憶里,便生出雕花櫥、彩色玻璃、花邊留聲機、美女月份牌、罐裝餅干的搖曳印象來。Chris在馬來西亞的家無處不融合上海小物件的風情,Chris在上海的家憑借一張竹藤編的鏤空沙發(fā),又充滿了東南亞的風情。也許,這就是第三代華裔的生活寫照:歷史與當下早已水乳交融。
來上海后,一次Chris路經(jīng)一條小巷,不經(jīng)意間瞥見一把后背雕刻一條龍的餐椅。大愛,舍不得走。餐椅主人粲然一笑,告訴他這樣的椅子家里還有三把。Chris當機立斷,把四把椅子買下扛回了家。在客廳一側,玻璃餐桌旁,這四把椅子配了四面清新的綠色坐墊,成了Chris的得意之作。為了不破壞雕龍實木餐椅的婉約,Chris特意為餐桌配了兩把透明椅,可謂混搭得很巧妙。
餐桌與客廳的中間靠墻處,層層疊疊放了三只實木箱子。透出年代氣息的紅漆和略作裝飾的銅鎖,帶著歲月沉淀之美,安靜地佇立。略小一號的木箱之上,立著一盞簡潔明快的長黑罩臺燈和金屬圓桶飾品,一高一矮,一黑一白,錯落別致。落地臺扇因為極簡的造型,透出經(jīng)年韻味來。當夜幕降臨,Chris把臺燈打開,黑色的外罩使燈光不那么明亮刺眼,小小的一片亮光,照出溫馨的感覺。
走出客廳,來到廚房。Chris的廚房,線條簡約,實用性強。即使在以功用為主打的廚房,也隨處可見外婆時代的痕跡。水槽上方最搶眼的餅干盒就是一例。復古風日益走俏的今天,類似的餅干盒已經(jīng)成為收藏人士的大愛,而早在此類舊物成新寵前,Chris就已遵循內(nèi)心,先于流行去關注它們。Chris并非只是收藏它們,而是使用,可謂時尚又環(huán)保。
因為喜歡而關注,因為實用而購買,Chris質(zhì)樸的生活觀決定了他對家居的態(tài)度。上海風情源自喜歡,現(xiàn)代裝置源于實用。歷史與現(xiàn)代的碰撞,使Chris在便捷生活的同時,自由溫習記憶。一邊生活,一邊娛樂,這豈不是無數(shù)人追求的生活境界?
在Chris家的櫥柜里,我還意外發(fā)現(xiàn)很多搪瓷餐具。高高低低的搪瓷杯、大大小小的搪瓷碗,擺了一碗柜。這些搪瓷餐具是有意收集,但不是收藏。每日每餐,Chris用的正是它們。Chris猜測自己對公社時期餐具的鐘愛,可能是對外婆熱愛的投射。所有餐具中,Chris最愛的是兩只外公外婆用過的碗。每當看到這兩只碗,很多跟外婆相處的幸福時光就會不經(jīng)意間流淌。
懷舊的背后是重情,Chris如此熱衷老上海物件,可能就是對外婆的深情投射。因為有愛,心便有所依。Chris的家,溢滿了他以自己的方式表達的愛。
有了記憶的家便生出香馨,不再是一所房子,而是成了溫暖記憶的載體。每一次,當房門打開,放眼屋內(nèi)的小擺設,一段段的快樂時光影像便溫馨閃回。此中欣喜,大家懂得。
有人單寵古董,有人獨好布藝,有人偏愛玉器……Chris從不對自己的寵愛劃界,他只收藏自己的記憶。客廳里的竹藤沙發(fā)和青花瓷、陽臺讓人想起老北京的鳥籠、廚房里老上海特色的餅干盒、浴室中造型各異的小鴨子……幾乎目光流轉到哪里,哪里就是一段等待回憶的生活縮影,一段等待傾聽的時光故事。
Chris平時可以算作一個標準宅男,工作之余的生活極簡單。但每隔一段時間, Chris總會去旅游一次。每次旅游歸來,都會帶回一兩件當?shù)氐奶厣锛?蛷d里那三座留有當?shù)貥酥拘越ㄖ氖㈢姡褪锹糜蔚募o念品。Chris甚至不在意鐘表是否走得準,只在意它們能喚醒自己的記憶。
Chris的臥房,有一款特別的空氣凈化器,這是他巴黎之行帶回的紀念品。它是法國設計師Mathieu Lehanneur和Harvard David Edwards博士共同研制開發(fā),曾經(jīng)轟動市場的名為Andrea的空氣凈化器。Andrea凈化器與置身于其中的小小綠植一經(jīng)推出,便轟動了市場。Chris在巴黎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怦然心動,盡管價格不菲,還是毅然帶回了家。也許這之中,還有小小的環(huán)保情結。
浴室窗臺上惹人愛憐的36只小鴨子,可愛爆棚,似乎讓人洞察到Chris童心未泯的一面。書房一側,潔白優(yōu)雅的造型貓也是他內(nèi)心柔軟的寫照。Chris的房間里,隨處游走著淡定、優(yōu)雅的貓。這些貓有9只之多,都是他收留的流浪貓。
對Chris來說,家不是裝飾的成果,不是擺設的堆積,而是舒適自由生活的棲息地。對于愛寵小物件的擺放,Chris從不擔心它們會影響房間總體和諧。比起外在的美觀,Chris更注重內(nèi)在的意蘊。每一個愛寵,都是一次旅行的印證。有時是心靈的旅行,比如紅色娘子軍的海報,讓他想起聽外婆講述的過去。有時是身體的旅行,比如Andrea空氣凈化器,讓他想起有飛一般感覺的巴黎之行。所謂“家是心靈的港灣”,大約就是Chris追求的意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