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歷代忠節(jié)之士的代表“遺民”每在易代之際都是一個強烈的符號影響到歷史文化的發(fā)展。明清鼎革之際,大批具有“故國情懷”的遺民選擇歸隱或于朝或于市或于野以詩詞繪畫遣興卻從另一方面成就為推動歷史的大家。
以畫壇觀,著名的“四王”之王時敏、王鑒,“四僧”之八大、髡殘,金陵派代表龔賢,常州派代表惲壽平,“南陳北崔”之陳洪綬、崔子忠,“新安四家”查士標、弘仁,“畫中九友”的楊文璁、程嘉燧,“明末四公子”冒襄,山西大儒傅山,廣東屈大均,昆山顧炎武等等,這些響當當?shù)倪z民幾乎涵蓋了整個明清之際的美術史。
去年秋拍,北京匡時公司的古代書畫為市場貢獻了8億的成交額,創(chuàng)造張瑞圖、王鐸等多項個人紀錄,一躍而為業(yè)內標桿?!巴砻魑寮摇?、“吳門畫派”、“四王吳惲”等品牌享譽拍壇。在匡時歷來的拍賣中也不乏遺民書畫屢創(chuàng)佳績的例子,2009年八大山人《仿倪云林山水》在匡時以8400萬元成交,打破中國書畫全球拍賣紀錄。2012春拍,匡時公司繼續(xù)深潭擊水,率先推出【故國情懷—明遺民書畫作品專場】。江南吳秘篋三百年的奇珍《種菜詩倡和詩冊》與堪稱“查士標第一”的《二瞻雙絕冊》將在這一專場中隆重現(xiàn)身。
明末遺民情懷代表作品《種菜詩唱和詩冊》,以及明末清初二十八位名賢集結創(chuàng)作的《贈行詩》,涉及人物包括黃宗曦、呂留良、黃宗炎、陳廷敬、王士禎、梁清標、汪婉、尤侗等當時五十余位文壇、朝野鉅子。兩段歷史上著名的相與酬唱,歷經清代文字獄、數(shù)十年戰(zhàn)亂和文革各種磨難,三百年蹉跎,劫后余灰,吳家后人能夠將其完整保存至今,其中艱難可想而知。
這組作品交叉式地記錄了吳之振的人生軌跡?!疤焐w遺民”呂留良一直在中間若隱若現(xiàn),卻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呂留良因強烈的遺民傾向遇禍,為清代文字獄之首,其書籍盡為滿清付之一炬。作為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書法家,呂氏的墨跡存世罕見,只有片言楮語珍藏于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僅記錄上海博物館藏有一件。黃宗曦在這套古代書畫權威著述中也只記錄了一件,黃宗炎更是不見作品傳世。吳之振這套家族珍藏三百年的作品,以幾條文脈串起這些思想鴻儒的書法手跡,并且最早在康熙年間就有各自的刻本保存下來,對于書法史、詩歌史、地方史無疑都是莫大的財富。
查士標《二瞻雙絕冊》書畫各十二開,堅守了遺民崇古摹古鮮明的性格特征。這套查氏六十歲書畫風格都趨成熟時期的作品,內容大多為臨摹前人。畫仿元明諸家,書臨唐宋名賢。畫面筆意精微,書法墨彩飛揚,詩書畫印皆臻于絕妙。查士標畫學倪瓚、董其昌,傳世作品雖然為數(shù)不少,但多是筆疏意簡,如此精致的實屬罕見,無怪其后諸多名家題跋,具贊不絕口,陳子清對藏者語帶羨慕:“梅壑傳世畫具粗筆,如此精構,真可遇而不可求”;吳湖帆更直書此冊為查士標第一:“合香光之秀媚、南田之潑辣為一手,推洵梅壑第一合作也”。
此外,明末遺民專場還有許多高質素、極具歷史價值的遺民作品,如八大山人《行書〈蘭亭集序〉》、傅山《臨閣帖》等。這一專場將會是對明末遺民書畫大家的一次獻禮,向具有“故國情懷”的遺民知識分子,向他們萬累全息,荒園自怡的情懷與氣節(jié)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