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語文教育的思考
沐浴著新課改的春風,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我國母語教育的正確道路,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取得了很可喜的成就,尤其是教材教法的研究,更是出現(xiàn)了流派紛呈、百家爭鳴的局面。然而,總觀語文教育的現(xiàn)狀,仍舊存在著許多疑而未決的問題,少、慢、差、費的局面并沒有大的改變,教師還是在慨嘆“語文難教”,學生還是在埋怨“語文難學”,社會還是在責怪“語文教學質(zhì)量差”。語文教育仍舊面臨著深深的困惑,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作進一步深入的思考。
思考之一:語文教育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出了問題?
回顧漢語言的發(fā)展,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民族的母語教育也有幾千 年的歷史,我們漢民族幾千年輝煌燦爛的文明也是靠著我們民族的語言文字得以流傳和光大的,不能不承認,我們傳統(tǒng)的漢語文教育是有許多成功的經(jīng)驗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古代漢語言是現(xiàn)代漢語言的基礎(chǔ),現(xiàn)代漢語言是脫胎于古代漢語言的,現(xiàn)代漢語言的學習應(yīng)該承繼古代漢語言學習的成功經(jīng)驗,萬萬不可拋棄,歷史是不容割裂的。
幾十年來,語文教育的問題,恐怕就是出在割裂了沿續(xù)了幾千年的傳統(tǒng)語文教育,忽視了少兒入學前的語言基礎(chǔ),浪費了語文學習的黃金時期,以致中學語文教學的大廈一直是在極薄弱、極低劣的基礎(chǔ)上施工,縱然建筑者們技藝高超,但總是難以擺脫少、慢、差、費的窘困境地。
思考之二:語文教學到底是干什么的?
由于社會的變遷對于漢語文教育的巨大作用力,語文教育這只航船,忽左忽右地找不到正確的航向。人們只是注重研究海洋氣候和風向,而對于航船本身的特點和航向卻沒有完全搞清楚,語文教學大綱的多次修訂的歷史就證明了這一點。僅僅是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就翻來復去地研究了幾十年。就閱讀而言,應(yīng)該指導學生大量地閱讀和背記語言精品,而不要去作那些繁瑣的剖析講解,少講精講,多讀多背,從小學到高中十二年,背下幾百篇精美詩詞,背下幾百篇精典文章,終生受用。就寫作而言,應(yīng)有法、有序、有效地指導學生不斷提高寫作能力,寫出越來越漂亮的文章。而學生閱讀與寫作的能力,并不單純是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而是與學生的人格品質(zhì),思維品質(zhì)、心理品質(zhì)、審美品質(zhì)密切相關(guān)的。語文學科就是以語言文章為介體,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學科。
思考之三:怎樣才能徹底改變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現(xiàn)狀?
如何走出語文教學的誤區(qū),徹底改變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現(xiàn)狀呢?語文教改的出路在哪里?突破口在哪里?我以為,語文教學整體改革的根本是教材,徹底改革語文教材是語文教改的根本出路,也是最好的突破口。必須來一個教材的革命,而不是改良。著名特級教師歐陽黛娜對此有真知灼見:“教材是體現(xiàn)教學大綱與教育思想的藍本,是師生教與學的依據(jù),沒有一套能有效地培養(yǎng)語文能力的好教材,一切有價值的構(gòu)想都會成為空談,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夙愿也只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夢幻?!?/p>
語文教材的改革首先要從小學開始。小學語文教材是基礎(chǔ),這個基礎(chǔ)沒 有搞好,初高中語文教材就如同沙上建塔?,F(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必須徹底地改革,必須盡快組織力量,編寫出民族化科學化的小學語文教材。小學語文教材的徹底改革,必然帶來初中高中語文教材的徹底改革。中小學教材整體上的徹底改革,必然會帶來語文教法的根本性的變革,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的狀況才有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變。
思考之四:語文到底該學什么?教什么?怎樣學,怎樣教?
大家不妨作一番考查,看看全國各地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是怎樣 的。考查一下學生是怎樣學的,老師是怎樣教的。培養(yǎng)老師的師范大學里都開設(shè)有語文教學法的課程,備、教、輔、改、考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一套教程。
我認為,學語文的第一要務(wù)是多讀。我不大贊成“課文是例子”,讀通幾篇課文就可以“舉一反三”,語文學習得靠量的積累。讀三百篇文章和三篇文章是大不一樣的。你把三篇文章讀得再透,也比不上粗略地讀三百篇文章。古人說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確是真理。
我以為, 這四個問題就是語文學與教的最基本的問題。能找到這四大問題的答案,也就找到了語文學與教的基本要素,有了語文學與教的基本要素,并弄清楚這基本要素之間的關(guān)系,那么,語文學與教的基本模型就可以建立了。
二、對語文學與教建模的探索
最簡潔最抽象的東西往往是最本質(zhì)的東西。無論是什么事物,都有其構(gòu) 成的最基本的元素——即要素。找到某一事物的要素,弄清這些要素之間的關(guān)系,明晰了由這些要素在一定的關(guān)系下組成的構(gòu)成形態(tài),大概就是某一事物的基本模型。事物的基本模型顯示這一事物的基本特性。模型思維是最抽象的思維,它剔除了事物的表象和次要元素,它是根據(jù)事物最本質(zhì)的東西來進行思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