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為人 江蘇鎮(zhèn)江人,1990年畢業(yè)于南京師大美術系國畫專業(yè)?,F(xiàn)為江蘇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副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鎮(zhèn)江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江蘇省佛教書畫院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金山佛印書畫院副院長。書法作品入展全國第一、二屆楹聯(lián)書法展,全國第一。二屆扇面書法晨,全國首屆行草書法展,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作品展,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當代書法名家工程全國千人千作書法展,第20屆中日自作詩書法大晨,當代書法名家工程全國五百家書法展,
“潑墨云山濕未干,硯床無夢水波寒。古風不變時風變,悟得師心畫境寬”。知道這首詩的人并不多,不過如若提起作詩人鄭為人先生,那么在鎮(zhèn)江書畫圈中知道或是熟悉他的人比比皆是。有人在見過鄭為人的書畫后這樣稱:“如行云流水卻不一味狂放,動中蘊靜,更顯深沉,極具禪意,禪蘊書中,直可書中悟禪。字體并不刻意于碑形帖意而重視稚拙質樸的自然之真,表現(xiàn)更多的是‘趣味’?!币灿腥诉@樣稱:“為人的畫作,中庸敦厚之風縈繞。他的畫,不是簡約淡泊,也不是雄健博大。是介于兩者之間的規(guī)范不逾矩,既不華美也不樸素,既非才氣握筆橫掃,也非頭懸梁的冥想。是應了‘天道簡’的水到渠道。”
1990年畢業(yè)于南京師大美術系國畫班的鄭為人,自小就與書畫結緣。從兒時起,鄭為人就喜歡自個兒搗鼓著寫寫畫面,雖然沒有接受系統(tǒng)的教育,不過因為愛好與堅持,時間久了,卻也似模似樣。對此,鄭先生自我調侃了一番:“在上高二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原來外面還有正規(guī)學畫的地方。從小開始,就因為自己喜歡畫畫,所以都是自己在那瞎寫寫、瞎畫畫。等高中畢業(yè)時,想繼續(xù)學習國畫,于是到外面四處打聽,才知道,原來外面學畫的地方到處都是?!?/p>
曾經(jīng)四處學畫的鄭為人,現(xiàn)在站在江蘇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的講臺上授課解惑。身為副教授的他,雖然在書畫界有著很多的頭銜,不過本人卻很是淡泊名利。曾有僧人朋友笑言他前世定是名高僧,否則又怎能對名利有著天生的免疫力呢。
在書畫圈內被公認為“謙謙君子”的鄭為人,有人這樣贊美他——“謙謙一君子,書畫一大家”,也有人這樣稱“書生意氣,古典情懷”。的確,當你還沒有一下子就被鄭為人的書畫所吸引時,他那被古典文化所熏陶出的書生氣質和人格魅力亦然讓你欽佩。而我也不外乎是其中一個。
初與鄭先生相識,是在他的家中。我與友人登門拜訪,因為不曾認識,所以我二人應該算是帶著緊張與謙卑的心情敲開了鄭先生的家門。當門“咯吱”一下打開,與先生一照面,第一眼看見他那張老好人的臉,我和友人便一下子輕松了許多。等到我們安坐鄭先生家的沙發(fā)上時,我們的心也坐在了沙發(fā)上。沒有寒暄,沒有吹捧,我們三人就隨意的聊開了。
我們嘴里聊著天,眼睛也還時不時的打量著鄭先生家中的布置。一會看看墻上出自鄭先生之手的對子“梵音法鼓傳定慧,唐畫宋書寄云山”,一會又瞧瞧面前正在使用著的民國茶具。鄭先生仿佛看穿了我們的心思,便主動提出帶我們參觀他的家。先是書房,其次是臥房,再次是客廳,整個家中雖沒有奢華質感,卻在簡潔大方中增添了古樸情懷。如果你看得仔細,幾乎能在家中處處尋找到傳統(tǒng)文化的精彩。
“未曾不惑猶曾感,一擲虛名怕負之。美酒觥籌今欲醉,素絹翰墨已成癡。亦書亦畫皆歸道,世味世情總入詩。半日偷閑壺里躲,笑言江上做禪師”。這首詩也出自鄭為人之手,一句“素絹翰墨已威癡”道明了他對書畫的熱愛已經(jīng)到了癡迷的地步,而“笑言江上做禪師”既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之心,又闡述了與佛家的淵源。所以鄭為人創(chuàng)作了許多以僧人為題材的畫作。以上這些雖是我個人的揣測,不過也應該離鄭先生的心思差不太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