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中國人用筷子就餐,但未見得人人都會注意,還有個專門放筷子的東西——筷架。這玩意兒雖小,材質(zhì)卻多,有木、陶、竹、銅、金、玉、翠,且花樣百出,鴛鴦、人體、魚形、枕形、龍形、鷹形、元寶、蝴蝶、樹葉、卡通……應(yīng)有盡有。而楊葵偏就瞧上了這些不起眼的小玩意兒。
從無聊中找趣
楊葵家客廳一角,有一個木頭立柜。打開柜門,一陣幽香,仔細一看,嗬!全是筷架。要說共性,那就是好看,要說個性嘛,那故事就多了。
說起來,他收藏筷架,純粹屬于跟風(fēng)。他的朋友老黃非常好客,但又惜時如金,不免犯難。為此,老黃找了一個折中法子:每每到了飯局尾聲,就拿出開飯時取下的筷套,讓參加飯局的人挨個兒簽名。幾年過去,老黃攢下幾百個筷套,蔚為可觀。
如此,一舉多得。彼時2000年,楊葵也常奔赴各種飯局,細心的他發(fā)現(xiàn)筷架很獨特,也就開始了收藏,而選擇的原則很簡單:好看、別致。
“我一向喜歡收藏小玩意兒,什么小玉件兒啊、小木頭片兒啊、火柴盒啊之類的,見著好就想留下來,算有點收藏癖吧?!迸c以往隨意搜羅不同的是,楊葵對筷架特別上心。
有一段時間,楊葵奔走各類飯局,就專為淘這貨。好玩的是,去之前他還會問清楚是哪家飯館,要是不會有特別的筷架,壓根兒不去。就算去了,心思全然不在吃或者應(yīng)酬上,囫圇吞上幾口,揣起筷架就閃人。
“呃,這豈不是偷?”楊葵大笑,“竊架怎可算偷?!绷蟻肀本┠切﹣G筷架的飯館,可算明白怎么回事兒了。
文人的雅趣
既然開始了收藏,楊葵就想到從書中找找,看有沒有關(guān)于筷架的介紹。但尋覓了一大圈,翻找了無數(shù)宋人筆記、明清筆記,甚至以閑情逸致著稱的張岱、李漁的著作,都沒發(fā)現(xiàn)什么蛛絲馬跡,好像從未有人去留意過,飯桌上還有筷架這玩意兒。且至今,也沒人能考證出筷架究竟起源于何時何地,但考究的中餐館必定有考究的筷架。
奇怪歸奇怪,楊葵的收藏腳步一刻也不曾停下。久而久之,這個愛好就被身邊的朋友們知曉了。各路人馬齊上陣,去哪里吃飯都多了個習(xí)慣:幫楊葵搜羅筷架。
老狼夫婦去外地,回北京給楊葵一個紙袋,里面全是筷架;唐大年夫婦去參加?xùn)|京電影節(jié),回來給楊葵的禮物,是他們在美術(shù)館發(fā)現(xiàn)的獸頭筷架;張悅?cè)辉谛录悠伦x大學(xué)時,每年暑假都會給楊葵帶幾個筷架……
“其實,我收藏筷架并不是那么專業(yè),還是比較隨意,但朋友們幫我搜羅不少珍貴筷架,時間長了,真覺得筷架本身沒那么重要。”楊葵說,“我現(xiàn)在沒事兒把玩它們,想到的都是,這是哪個朋友送的,當(dāng)時情景如何,心里特別溫暖?!?/p>
現(xiàn)在他的藏品多了,熟悉的朋友們發(fā)現(xiàn)筷架也不會輕易下手,都會事先詢問,如果有了就作罷,如果沒有,才代為搜羅。
“不過,已經(jīng)越來越難發(fā)現(xiàn)我沒見過又漂亮的筷架了?!睏羁f。但是他并不著急,沒有就沒有唄,有時候一年也找不到一個如意的,也不覺得奇怪?!安皇钦f收藏的人都有戀物癖么?我看我也有一點戀,但戀而不陷,一切隨心隨性?!币苍S,收藏的樂趣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