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小樺: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生壓力大、作業(yè)多是現(xiàn)實,可是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的考核和考試,人生和事業(yè)要經(jīng)歷多種形式的考試,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而已。
@楊林柯:外界壓制不是教育,是控制和馴化。只有良好的態(tài)度、合乎人性的方法才會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
@武宏偉:對學生約束的“法”在國外多得很。美國的教育是非常民主的;但是,懲戒也是異常嚴厲,嚴厲得我們幾乎是想象不到。如損壞了一塊玻璃,要5倍的賠償,還要關禁閉(每個學校都有一到兩名警察和專門的禁閉室)。新加坡、日本、韓國等都允許教師適度的體罰。
@韓美林: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有自食其力的生存本領,譬如以前的手工課、美術課、勞動課、實驗課……現(xiàn)在好像都被忽視了,這是有罪的。光會英文算個啥?頂多是會說英國話,英國人怎么不說中國話呢?即使我不懂英文,也不妨礙我獲“世界藝術大師”獎。
@趙福江:在一個價值多元甚至迷失的社會里,為師者的教育信仰更加顯得重要,因為教育信仰能保證為師者的教育立場,失去了教育立場的教師自然會做出許多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事而不自知,更可悲的是很多的所謂名師,不僅失去了教育的立場,更走上了“名利場”,這是一條反教育的不歸路。
@趙曉:在美國,孩子們上學如同放羊,小學下午2:30就放學,家庭作業(yè)只規(guī)定做功課的時間,比如說20分鐘,過了20分鐘做完沒做完都OK。美國人生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幸福,而不是望子成龍,教育理念則是該玩的時候玩,該學的時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