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橐黾彝サ姆€(wěn)定,直接關系到社會的穩(wěn)定,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及和諧社會的構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農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傳統(tǒng)的婚姻觀念受到沖擊,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山下村每年勞務輸出近2400人,占村總人口的52%,其中適婚育齡婦女的外出比例更是高達60%。近年來經濟社會發(fā)展較好,村中婚姻家庭狀況總體較好,但也存在家庭糾紛,夫妻感情不和,婚姻危機等情況,離婚率呈上升趨勢。
一、婚姻家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倉促結婚越來越多。隨著社會發(fā)展,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增多,青年人流動性增強。由于工作性質明顯的“同性聚集”特點,以及“外來人口”的缺乏被認同感,很多農村青年男女都是回到老家結婚,主要經他人介紹認識,雙方沒有或者很少有較長時間的相互接觸和了解,倉促結婚。由于婚前接觸了解太少,婚后才發(fā)現(xiàn)雙方性格差異,易引發(fā)矛盾甚至離婚。
2、早婚、私婚現(xiàn)象越來越多。多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農民早得兒孫早享福的思想還普遍存在,致使子女不到法定婚齡就結婚。結婚時不進行登記,私自結婚,辦幾桌酒席大家承認就行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婚姻的穩(wěn)定性。
3、人員流動性越來越大。近年來,由于農村青年文化程度普遍提高,進城務工青年增多,已婚青年的流動,特別是“牛郎織女型”的流動,空間距離的擴大阻礙了夫妻情感的交流和溝通,增加了接觸優(yōu)秀異性的機會,感情危機隨之產生,對婚姻穩(wěn)定性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離婚的情況明顯增加。
4、生活困難成為婚姻家庭出現(xiàn)問題的又一誘因。有的家庭非常困難,婦女沒有收入,在家庭中沒有經濟地位,為了靠男方的收入來維持生活而忍受沒有感情的婚姻,對于一切不順心都要忍受,從而導致家庭暴力、丈夫婚外情等現(xiàn)象頻頻發(fā)生。
二、農村婚姻家庭現(xiàn)狀產生的原因
1、歷史原因。中國社會經歷了漫長的封建時期,封建思想在一些人的頭腦中根深蒂固,尤其在農村,大男子主義、男尊女卑等封建殘余還有滋生的土壤,并且直接影響到婚姻家庭。妻子被打是“家庭內部問題”,“離婚不光彩”,到頭來,家庭矛盾越演越烈,輕者離婚,重者發(fā)生傷亡事件,給家庭、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后果。
2、社會原因。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人們的經濟條件好了,生活改善了,開始尋求一些刺激的、新鮮的東西,于是,有些人(大多數(shù)是男性)染上了“吃、喝、嫖、賭、毒”等惡習,有了這些惡習,勢必要給家庭帶來一定的影響,出現(xiàn)婚姻家庭矛盾。
三、改善農村婚姻家庭狀況的對策與建議
1、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婚姻家庭觀。要加大力度宣傳社會主義婚姻家庭觀,對市場經濟大背景下的婚姻家庭觀念進行積極的引導,大力開展一些弘揚家庭美德、良好道德風尚的活動。倡導社會新風,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
2、普及法律知識,強化相關法律求助措施,加大維權力度。加強《婚姻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婚姻登記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的宣傳,采取多種形式,讓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村婦女弄懂、弄通相關法律,提高維權意識,學會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3、要保障農村青年婚姻自主,自由戀愛。農村男女青年在婚前要有較多的接觸和了解,使男女雙方在婚前建立起婚姻感情后,再登記結婚,禁止和反對閃電式結婚。農村青年父母,要慎重對待子女婚姻,不能操之過急。
4、加大調研力度,從源頭上做好婚姻家庭的穩(wěn)定工作。婚姻家庭問題關系社會穩(wěn)定,關系國計民生,我們要深入調查研究,挖掘影響婚姻家庭的原因,探索解決婚姻家庭問題的路子,從源頭上預防和制止家庭矛盾的發(fā)生。建立相應的社會服務機構,為群眾提供幫助,避免不必要的問題和糾紛發(fā)生。
任編輯:歐陽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