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安逸、休閑味十足的常熟人,會吃、會喝、會玩、會購,而最能體現(xiàn)常熟人生活方式和品質(zhì)的,是他們早上的一杯茶、一碗面。
單就這杯茶和這碗面本身來看,倒也不敢肯定常熟虞山的綠茶味道就一定比別家的綠茶好,也不能說常熟人燒的面條就一定比其他地方燒的好吃。
但是,當(dāng)常熟人吃這碗面喝這杯茶時,選擇的地方一定是在山腳下、竹林間、泉水邊、山頂上、園林里,而且所有的常熟人都認(rèn)為,只有在這樣的氛圍里喝茶吃面才是正道。
興福寺旁喝早茶
再來一碗蕈油面
在虞山腳下、興福寺旁邊有個休閑廣場,是常熟人早上吃面的首選之地。大片山石、古樹、溪流前,上百張桌子排開。在樹蔭下找張桌子坐下,向任何一張桌子前忙碌的端茶或收碗的人招招手,她就會過來。一碗面一杯綠茶,旁邊再放上一熱水瓶水,先付錢,后享用。水沒有了自然會有人過來幫你換上一瓶,面吃完了自然有人來幫你收碗,但整個上午或一整天待在這里卻不會有人來催你。旁邊會有擦皮鞋或賣本山土產(chǎn)的小販來兜售,但也是全憑自愿的,沒人會糾纏強求你。
平時的日子就點一碗雙澆頭的素面,叫一杯茶。春天來了,當(dāng)氣溫達到20℃左右,雨過天晴之后,卻必須吃那碗蕈油面。
蕈是菌類中最高級的一種,好的可以賣到幾千元一斤。虞山的蕈很少也很難找到,再加上常熟人一貫的推崇本地食品,任何一種東西打上本地旗號,身價馬上比外地進來的高貴,這種可愛的自戀性格令虞山的蕈也就更顯珍貴。
登上劍門看常熟
一杯劍門茶一碗面
興福禪寺旁邊有纜車可以上到虞山頂上的劍門。劍門是虞山福地中的福地。因為劍門有點高,所以早上來劍門吃面的人不多,但劍門綠茶是常熟最好的茶葉。在劍門喝茶休閑,俯瞰常熟城,一派江南魚米之鄉(xiāng)的田園風(fēng)光盡收眼底。
虞山半山腰還有幾個可以喝茶的好地方。一個是阜成門城樓上的西城樓閣,一個是半山腰的維摩山莊。西城樓閣春天杜鵑盛開時,常會沿著城墻擺放一些盆栽杜鵑做杜鵑展示活動;維摩山莊則是秋天桂花開時,最適合坐在桂花樹下吃桂花栗子羹和面條。
劍門腳下是虞山公園。一個開放式的公園,不收門票,但可看的景致卻不少——山城相連,山水相依。亮山廣場的建設(shè)使虞山顯得更加亮麗和清秀。這里還有吳地始祖仲雍的墓,講究禮儀治國的南方夫子言子的墓也在這里。這一帶茶室很多,都是喝茶吃面的好地方。在這些地方,大家一般喜歡吃素面。
寶巖竹林 吊腳樓上的茶和面
寶巖是虞山腳下的一個生態(tài)園。這里有大片楊梅樹林和竹林,春天大家就在竹林里喝茶,夏天就在楊梅林里。茶座大多架在竹子上或樹上,屬于吊腳樓類型。坐在里面喝茶、看景、閑聊、打牌、看報或者打盹、發(fā)呆的人覺得自己是懸空坐在林中一樣。
寶巖竹樓上一般喝茶,吃面的話要到旁邊一條小巷里。這里的蕈油面味道不比興福寺那里的差,價錢卻要便宜些。因為這個區(qū)域更加本地化。除了春天,大家在這里一般吃雙菇面或爆魚面。
以前只在生態(tài)園這頭有休閑的地方,現(xiàn)在另一頭的老石洞和小石洞也很休閑。石洞旁的大瀑布,兩個高低有落差的人工湖,水邊的親水步道、竹林里的休閑小屋,是一片休閑的好場所。在竹林水邊,品嘗用小石洞里涌出的露珠泉水沖泡的本山綠茶,享受的是十分閑情。
小貼士
自駕交通
從八萬人體育場出發(fā),內(nèi)環(huán)高架轉(zhuǎn)延安高架再轉(zhuǎn)外環(huán)高架(A20),從嘉定城區(qū)方向上滬嘉高速,沿太倉方向上沿江高速,常熟北下,沿常熟方向走。上海牌照來回過路費80元。
喝茶門票
西城樓閣門票30元、方塔25元、燕園8元、曾趙園15元。到曾園、燕園喝茶,買10元茶票,可免門票。如果要到曾園喝荷花茶必須事先預(yù)定,比原先的茶資再多付20元。方塔園晚上喝茶,買茶票也是可以免門票的。虞山公園和興福寺外休閑美食廣場都不要門票。虞山公園旁邊的亮山工程和言子墓、仲庸墓也不要門票。
(本欄目由《旅游時報》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