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約兩米的高臺上“云里加官”翻下,手拿雙槍走上兩圈“旋子”,連續(xù)十幾個“串前橋”接幾個“摟翻上”再加一個“三險砸人”…… “掏”“踢”“雙托”“連踢三搶”“前橋踢接后橋踢”滿臺飛槍的“打出手”……身扎大靠足蹬厚底“起霸”“刀、槍下場”這些高難度動作都由一位英姿颯爽的武旦演員流暢地完成,臺下叫好聲接連不絕。舞臺上的張淑景怎一個帥氣了得!
舞臺下的張淑景溫婉秀氣,身量嬌小,一身運動裝襯托得她和悅質(zhì)樸。這位出生于河北的農(nóng)家姑娘以她超人的堅韌和刻苦練就了一身扎實的功夫,成為北京京劇院青年武旦中的佼佼者。
“草臺班子”磨出舞臺經(jīng)驗
1989年,張淑景考入石家莊地區(qū)藝術(shù)學(xué)校學(xué)習(xí)河北梆子,出色的身體條件加上從小喜歡英武帥氣的武旦,如愿被分配到武旦的行當。兩年后,河北省藝術(shù)學(xué)校和西安市藝術(shù)學(xué)校前來招生,張淑景均考出了優(yōu)異的專業(yè)成績。西安藝校的主考老師在考試結(jié)束后跟張淑景說,希望她能去西安,學(xué)校會把她當重點培養(yǎng)。古都西安對于年僅13歲的孩子來說充滿了誘惑。張淑景只身去了西安。西安藝校京劇班是給陜西省京劇團作定向培養(yǎng)的,校舍也在京劇團里面。張淑景到了那兒才知道當?shù)刈罨鸬氖乔厍?,老百姓特別喜歡。而京劇受其影響很大,師資力量薄弱,行當也不齊全??恐鴱男【毦偷幕竟?,張淑景開始了自我嚴格要求的練功之路,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其余時間都在練功。班主任王俊鵬老師通過組織學(xué)生排戲傳授京劇知識,為了給學(xué)生更多的實踐機會,他帶著學(xué)生們南下溫州搭班演出,斷斷續(xù)續(xù)有兩年時間。
張淑景說:“那兩年對我來說非常珍貴,各種各樣的演出條件雖然很苦,但是非常鍛煉演員的舞臺經(jīng)驗和應(yīng)變能力?!痹跍刂?,武戲是很受歡迎的,當?shù)貢r興有錢的老板包場給老百姓免費看戲,戲臺就搭建在寺廟里。各種舞臺條件不一,甭說燈光音響了,臺毯往往只有薄薄的一層,遇見小舞臺,高度也很有限,一些“打出手”的表演很受限制,多人開打的場面更是轉(zhuǎn)不開身。有限的條件是對武戲演員的極大考驗。更有甚者,第二天要演出一場從未排過的戲,今天要抽出一切時間跟老師學(xué)戲、背詞……第二天就要熟練地拿出整場戲。溫州的方言對張淑景他們北方人來說,無異于外語,一個字都聽不懂!而當?shù)氐囊恍├先艘猜牪欢胀ㄔ?。神奇的是:他們竟能聽得懂戲,看戲還很有專業(yè)的水準,“如果唱得不對,他們會來后臺給我們提意見,哪個地方誰誰誰不是這樣唱的……讓我們覺得很神奇?!?/p>
在溫州的演出一天兩場戲,一場戲足足三個半小時,由于觀眾很喜歡看戲,稍微短一點時間都不行。張淑景他們中午演完第一場干脆不卸妝,一天七八個小時演下來,體力幾近透支。最讓人揪心的是當?shù)氐拇蚶夼_風(fēng)俗。
在同一個場地搭左右兩個舞臺,請兩套班底演出同樣的劇目。觀眾同時看兩臺戲,比較出哪個舞臺更精彩。為了贏得更多的叫好,打擂臺時往往要演一些特技,有時甚至超出了平時練習(xí)的難度,有一定的危險性。比如“下高”(從高臺上翻下來),本來平時演出是兩張桌子的高度,一看對手架起了三張桌子,就只能硬著頭皮擺四張桌子。那次張淑景打擂臺,平時練習(xí)是兩張桌子,臨上場老師要求她從三張桌子上翻下來。三張桌子的高度相當于一層樓了,張淑景站在上面往下一看就眼暈,害怕得不得了!可她才是十幾歲的孩子,從來很聽老師的話,再怕也只能閉著眼翻下去。這一下去,本來是背向觀眾,向后下腰,手先著地,然后是胸脯??伤母觳矝]有那么大的力量,從三張桌子上翻下來沖擊力太強,下來時她當場覺得胃被拍得“貼到了后背”。在劇烈的疼痛中,張淑景咬牙往下演,后面是收尾,有一個“自刎”后“僵尸”的動作,直挺挺地往后躺下去,結(jié)果這一震,胃又恢復(fù)了原位。
那兩年給張淑景對舞臺演出的把控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雖然演出很累,生活上也很多不便,好在每天的演出能有一點收入,從最初的18元一天漲到38元。孝順的張淑景也都寄給爸媽了。再苦再累,在張淑景的回憶里也是值得的,“那時候年輕,覺得一切苦累都能承受。有時候去山水好的地方演出,我們每天很早起來去山上喊嗓子,能看見松鼠什么的,空氣很好,心情也很好。”
在溫州認識一位馬春玲老師,推心置腹地對張淑景說:“你條件這么好,老這么搭班下去不行,你還是應(yīng)該多學(xué)戲,多找好老師。你姐姐在北京,你不如去北京找找老師,多學(xué)幾出戲。”一番話點醒了張淑景,踏上了北上的列車。
北京京劇院的“苦練標兵”
張淑景的四姐在北京戲曲學(xué)校學(xué)戲,就帶她找了北京戲曲學(xué)校的孫毓敏校長。孫校長找了幾位老師,對張淑景進行了面試,當場表示留下她參加學(xué)校的假期培訓(xùn)。可張淑景還是西安戲校的學(xué)生,跟北京戲校都是同等學(xué)歷,要來北京學(xué)習(xí)的話,需要西安那邊出具介紹信。這介紹信可謂千難萬難,對于優(yōu)秀的人才,誰都不愿意放手。最后張淑景問新任班主任左文麟老師:“如果我是您的女兒,您會怎么安排她呀?”一句話讓班主任動情,放她來了北京。1995年暑假,張淑景來北京戲校參加集訓(xùn),就在這次集訓(xùn)中獲得了全國中等藝術(shù)學(xué)校戲曲教學(xué)大賽個人二等獎。緊跟著學(xué)了《虹橋贈珠》《盜庫銀》《昭君出塞》等幾出戲,還在戲校的“藍島杯”大賽中獲得了表演獎。1996年,學(xué)校排新戲《白蛇傳奇》,張淑景飾演青蛇一角,在沒有B組演員的情況下一口氣演了70多場。張淑景在北京戲校可謂順風(fēng)順水,拿獎排戲樣樣出彩。然而面臨畢業(yè)的她又陷入了人事關(guān)系的困境。
畢業(yè)后,張淑景的人事關(guān)系理所當然轉(zhuǎn)到了陜西京劇團,京劇團叫她回去排戲。張淑景找到孫毓敏校長,把事情的原委一說,孫校長說:“你要不就留在這兒吧。一個是這邊需要,再者留在北京肯定機會多一些,西安畢竟是以地方戲為主。”孫校長找到張百發(fā)副市長批了8個名額的調(diào)令,將幾個跟張淑景面臨同樣問題的學(xué)生調(diào)進北京戲校。然而拿到調(diào)令后,孫校長就出國了,她回來時正值春節(jié)前夕,戲校有十件大事等著她處理??烧{(diào)令是有時間期限的,過了期就要重批。孫校長果斷地把張淑景的問題當作頭件大事來辦,帶著文化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親自去了西安?;仡櫮羌拢瑥埵缇耙廊浑y掩崇拜之情:“孫校長很有能力的,在我心目中沒有她辦不了的事?!彪m然有北京市長的調(diào)令,西安那邊還是不愿意放人,最后孫校長拍板給了西安3萬元的培養(yǎng)費。孫毓敏校長帶著張淑景的人事關(guān)系回北京,那天正是除夕。張淑景感激地說:“這件事關(guān)系到我的一生,我特別感激孫校長,我會感激她一輩子?!?/p>
1997年,張淑景跟北京戲校的應(yīng)屆畢業(yè)生一起被分配到北京京劇院青年團。當時青年團的團長是張四全,用張淑景的話說:“張團是一位實干家,跟我們一起摸爬滾打,他是唱武戲的,特別懂戲,也特別會要求,那幾年我們團的武戲力量非常棒,在全國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睆埶娜珗F長幫張淑景加工了《盜庫銀》,根據(jù)她的特點設(shè)計了很多高難度動作,如十幾個“串前橋”接幾個“摟翻上”再來個“三險砸人”,尤其是最后一個“三砸”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需要三名演員配合得嚴絲合縫,才能在同一個時間在同一個點上呈現(xiàn)出三層的效果,時間差一點都會造成危險。有一次張淑景上面的那位演員發(fā)揮失常,“竄貓”翻得矮了一點,身體拍了張淑景的胃一下。這直接造成張淑景“倒插虎”向后翻手伏地時唇鼻搶在了地板上,當場就留下了一個口紅印。功夫不負有心人,《盜庫銀》這出戲以高難度的動作技巧給張淑景贏得了廣泛的認可,也成了她的一部代表作。這出戲還幫她贏得了2001年全國青年演員展演的一等獎,以及2004年第四屆京劇節(jié)武戲擂臺賽的銀獎。
張淑景笑言2001年是她的豐收年,這一年她獲了四個獎:除了全國青年演員展演的一等獎,還獲得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另外憑借《草原母親》中“金花”一角獲得第三屆京劇節(jié)表演獎,此外還獲得了北京京劇院的“苦練標兵獎”。這個獎的設(shè)立其實跟張淑景有關(guān)。李恩杰院長當時是京劇院的黨委書記,他習(xí)慣每天早上來練功廳轉(zhuǎn)轉(zhuǎn),發(fā)現(xiàn)張淑景每天早上必定來練功。李院長就提議設(shè)立一個獎來鼓勵大家練功。張淑景理所當然獲得了“苦練標兵”稱號。
從1997年畢業(yè)分配到京劇院開始,張淑景的刻苦有口皆碑,每天早上7點半準時來練早功,一直堅持了5年。她說:“我很感謝劉景奎老師。自己練功有時候很危險,像‘下高’什么的,必須有人幫我扶著桌子。劉老師每天早上來陪我練功,足足堅持了5年。我現(xiàn)在三十多歲,依然能從兩張多的桌子上翻下來,就是劉老師幫我打下的基礎(chǔ)?!?年后大家突然看不到張淑景來練早功了,有人說她獲獎了驕傲了,事實上張淑景選擇上大學(xué)繼續(xù)進修,每天早上要去中國戲曲學(xué)院上課。2004年,張淑景又考入第四屆中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圓了她從小一心求學(xué)的夢想。
2003年,張淑景拜劉秀榮為師。說起師父,張淑景一臉的崇敬:“我?guī)煾覆粌H青衣戲好,花旦戲好,武旦戲也好。她演《八仙過?!?,一套快槍打得非常精彩。我很崇拜她?!睆埵缇案鷰煾笇W(xué)了幾出刀馬旦的戲,像《大英杰烈》《穆柯寨》《十三妹》等。其中《大英杰烈》是一出前文后武的大戲,參加北京京劇院舉辦的“魅力春天”擂臺賽時,張淑景拿出了全部的《大英杰烈》。她說:“這出戲很‘難產(chǎn)’,從2004年學(xué)完后就未能與觀眾見面。我當時想:只要我能演出,就算成功了!這次要不是李恩杰院長為我們搭建了這個平臺,還對我的演出給予了這么多的支持和鼓勵,我很難完成這個心愿。雖然我基礎(chǔ)不是學(xué)花旦的,但我希望在文戲方面也能提高一下,就跟師父學(xué)了這出戲。比賽前都沒有彩排,這是我第一次演這么大一出跨花旦、小生、武生等多個行當?shù)膭∧?。演完后,師父和師爹說比想象的要好多了!這出戲師父和師爹為我傾注了很多的心血?!?011年8月,張淑景拿《虹橋贈珠》參加“魅力春天”全國擂臺邀請賽,獲得了武旦組擂主獎。
幾十年堅持練就一身武藝
對武戲演員來說,年齡增大,動作難度相應(yīng)降低是不可回避的問題。張淑景身體條件算很杰出的,幸運的是這么多年沒有受過大傷,小傷卻如家常便飯。練“出手”的接拋槍,頻繁用腿踢對方扔過來的槍,硬是把腳背踢到腫得走不了路;練接槍,槍尖直接扎在了她腦袋上,伸手一摸一手血。張淑景只覺得腦袋非常疼,一看流血也怕了,但為了不嚇到對方,硬是堅持面帶微笑;練鞭下場,頻繁拋接,經(jīng)常砸到自己,兩只手臂青一塊紫一塊,手指甲被砸劈流血多少次……張淑景說:“武戲演員最苦的是年齡大了以后更得每天保持練功,演出少了氣兒頂不住,演出太多太累身體又吃不消。所以武戲演員就像運動員,到了一定年紀是要退役的。有時候真特別羨慕文戲演員?!爆F(xiàn)在文戲要比武戲受歡迎得多,演出場次多,文戲演員出去清唱也能有不錯的收入。但對于武戲演員來說,外面的邀約就少很多,因為武戲不可能清唱,一扮上就需要服裝、道具、容妝、配演等,非常麻煩。
“其實我覺得普及京劇應(yīng)該以武戲為主,因為武戲更多是以肢體表演來傳達情感,沒有語言的障礙,能帶動大家很快入門。有時候出國演出,我發(fā)現(xiàn)外國人都很喜歡武戲。2002年我們?nèi)サ聡莩鐾曛x幕好幾次。當時嚇我一跳,觀眾都特整齊地跺腳下的地板,我看他們的表情還是蠻愉悅的。下臺后,別人跟我們說那是他們表達興奮的方式。其實武戲也挺好看的。武戲真的很辛苦,藝術(shù)生命還很短暫。作為武戲演員,包括武戲的配演,我覺得都是很不容易的。希望通過你們媒體呼吁關(guān)注一下?!睆埵缇坝芍缘卣f。
也許只有那些從小練功過來的人,方能體會這里面的苦。張淑景小時候算是比較開竅的,身體條件也好,但也要通過數(shù)量改變質(zhì)量。每天早上練功,光腿功就有十幾種,一口氣能走35個“旋子”。練完功上文化課,腿控制不住地抖,肌肉太疲勞了。張淑景現(xiàn)在三十多歲的年紀,在舞臺上虎虎生風(fēng),正是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換來的。出身于農(nóng)村家庭,從小看爸媽非常辛苦地勞作掙錢養(yǎng)活她們姐妹5個,潛移默化地賦予了她超乎尋常的忍耐力和承受力。張淑景說:“我看我爸媽為了生計吃那么多苦,就覺得自己吃這點苦真的不算什么。”
如今獲獎累累的張淑景還在繼續(xù)努力提高進步,她說,“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力完成劇院的演出任務(wù),便是我的規(guī)劃,這也是我為京劇的傳承所能做的和應(yīng)該做的?!?/p>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