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日,是英國女王登基60周年紀念日,在聲勢浩大、舉世矚目的“鉆禧慶典”活動中,一組印有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肖像的彩色瓷盤大出風頭,它被作為皇室尊貴國禮,送給來自世界各國的貴賓。令人稱奇的是,這種堪稱極品的骨質瓷并非英國皇室御用品牌所造,而是來自中國唐山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民間小陶瓷廠,這背后到底有著怎樣令人驚嘆的故事?
挑戰(zhàn)命運,
失業(yè)后勇做小老板
60后李素芬,出生在河北唐山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自幼酷愛美術,能詩會畫。因祖上四代人都從事陶瓷業(yè),受其影響,她對這種古老的民間制作手藝非常感興趣,長大后就成了一家國營陶瓷廠的工人,后來還擔任圖案設計工作。
40歲那年突遭厄運,因單位效益不好李素芬被迫下崗。找工作四處碰壁,每天閑坐在家又急得發(fā)瘋,后來性格倔犟的她干脆找來一幫姐妹,開起一家小作坊,專做匣缽。雖然干這種粗活很辛苦,但由于李素芬口才好又善于與人溝通,一個不起眼的小生意竟被她越做越大,利潤還非??捎^。
苦干4年攢下一筆錢后,2003年,李素芬動員研究陶瓷技術出身的丈夫辭職,夫妻倆聯手開辦一家陶瓷廠。她招員工的標準很有趣,必須熱愛陶瓷行業(yè),其次是下崗者優(yōu)先。沒想到呼啦一下就組建起一支“娘子軍”,這100多人清一色的是三四十歲的下崗大嫂,不過她們的技術個個都挺棒!
唐山是號稱有600多年歷史的“北方瓷都”,當時全市有200多家陶瓷廠,從業(yè)人員近10萬,資產規(guī)模達到60多億元。表面上看雖然轟轟烈烈,但大部分中小企業(yè)沒有自己的品牌,很多是貼牌加工或無牌生產,產品附加值很低,再加上景德鎮(zhèn)、潮州、淄博等地的陶瓷產業(yè)發(fā)展迅猛,行業(yè)競爭日趨激烈。李素芬敏銳地認識到,如果自己再走傳統(tǒng)生產經營的老路子,根本不會有什么前途。她決定一步到位,生產大名鼎鼎的骨質瓷,銷往歐美高端市場。當時很多人都被她的想法嚇一跳!
行內人都知道,雖然中國是瓷器的故鄉(xiāng),但世界公認的高檔瓷種——骨質瓷卻是英國人獨創(chuàng)。這種瓷器因為在陶瓷原料中摻入牛羊等動物的骨灰,經高溫燒制后就化身為白度高、透明度高、瓷質細膩的精美瓷器。在高端市場上,骨質瓷享有“薄如紙、透如鏡、聲如磬、白如玉”的美名。此外,骨瓷設計精致,且在制作成型時需要很高的技術,所以從誕生之日起,其制作就一直是歐洲工匠的專長,世界上幾種著名的骨瓷品牌基本都匯聚在歐洲。鑒于此,建廠之初,李素芬就鼓勵丈夫到英國學習有關技術,并采購最先進的機器設備。
當然,創(chuàng)業(yè)之初是非常艱難的。首先需要一筆很大的資金投入,由于手里那點家底遠遠不夠,又沒有固定資產等作為抵押,從銀行貸款這條路試了幾次根本走不通。李素芬就四處找親朋好友借,甚至發(fā)動員工集資,其間盡管歷經不少周折,但最終總算籌夠了項目啟動資金。
機械設備采購回來后,一條高檔骨瓷生產線很快建成。原以為這樣就可以立馬投產賺錢了,李素芬萬萬沒有想到,更大的困難還在后面。由于烘烤骨質瓷的工藝相當復雜,尤其在制作成型時,比傳統(tǒng)方法需要更高的技術,最初生產出來的產品很不理想,無論瓷器的潔白、細膩程度、抗熱性和釉面硬度等指標,同真正的英國貨相比都差了一大截,幾乎是土不土洋不洋的“半吊子”貨,讓人看了哭笑不得。如果這次創(chuàng)業(yè)真的失敗了,自己傾家蕩產事小,還會連累很多人,當時李素芬的思想壓力可想而知。丈夫比她更著急,畢竟他是負責技術的。他常常吃不好飯,有時半夜醒來又跑到機器前研究,后來通過從研究院等單位聘請專家組成項目小組反復試驗,一道道難題被逐個破解。
短短半年后,他們生產出來的骨質瓷盤、咖啡具等,無論在外形、手感、瓷胎強度等方面,都可以和外國貨相媲美,在北京一亮相,就被一些五星級酒店看中??吹揭粡垙堄唵物h然而至,李素芬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一個靈感,
打動瑞典公主
李素芬是個喜歡創(chuàng)新的人,為了能讓產品早日打入歐美高端市場,不惜重金聘請?zhí)沾蓪I(yè)的高科技人才,僅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2005年這一年投入的科研經費就高達300多萬元。經過多次攻關,他們重點解決了陶瓷生產中備受關注的低溫熔塊鉛、鎘溶出量問題,使產品的綠色環(huán)保指標達到了美國FDA及歐盟標準。2006年,“恒瑞瓷業(yè)”通過了國家商檢部門對產品各項指標的驗收,獲取了“出口產品許可證”和“輸美產品許可證書”。對李素芬來說,這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這年秋天她帶著這些過硬的權威性證書,參加在廣東舉辦的陶瓷博覽會,一下子就有12家歐美和東南亞外商,同她簽定了近2000萬元人民幣的供貨合同。能拿到如此大單,過去李素芬是連做夢都不敢想的。
其實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2009年秋天,李素芬從一個歐洲客商口中得知,2010年5月,瑞典王儲維多利亞公主大婚,要在世界各地征集婚禮紀念品。她馬上意識到,這是展示企業(yè)形象的一個絕佳機會,便馬上帶著銷售經理趕到瑞典考察。
與前來接機的漢斯先生一見面,他們就開始商討關于瑞典王室訂單的事,這個瓷器商讓她先做出樣品送給對方篩選。剛好漢斯當時帶了一男一女兩個助手,李素芬靈機一動,就把他們的彩色照片印到了瓷盤上。她當時想,各種婚禮紀念品肯定要經過公主過目,年輕人都愛時尚,說不定這位金發(fā)碧眼的洋小姐還真能喜歡呢!
漢斯托朋友把這種美輪美奐的精致瓷盤送到王室后,就只有坐等消息了。
其間李素芬還了解到,瑞典王室雖然位居帝王之尊,卻以平民作風著稱,深受人民愛戴。比如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每天早上自己駕車從郊外的住所開到皇宮上班,下班后同樣獨自開車回去,身邊連個保鏢都沒有。此外,他還同國人一樣照章納稅,在家里常親自下廚做菜。到了圣誕節(jié)前,國王會親自到商店里給孩子挑選禮物。維多利亞公主在歐洲很出名,因為她長大一點,國王和王后就把她送到法國一個民風樸素的小城市,住在普通的學校里求學。她經常穿著一件毛衣和一條工裝褲,根本看不出是一位高貴的公主。
李素芬正在津津有味地聽朋友談論這些趣事時,好消息忽然從天而降:瑞典王室看了那個印著照片的瓷盤后,非常喜歡這個創(chuàng)意!她最終得到國王授權:生產5萬件印有王儲夫婦肖像的工藝禮品骨質瓷盤,作為瑞典王室送給應邀嘉賓的禮物。此時賺多少錢對李素芬來說已無關重要,關鍵是自己的產品能得到皇家青睞,這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同時公主大婚盛典時賓客們看到這些精美的中國瓷盤,相當于在全世界為自己做了一次免費廣告!
因為在瑞典公主大婚紀念瓷之前,歐洲各國王室的婚禮紀念瓷器上從來沒有出現過新婚夫婦的照片,它很快就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奇跡,
小草根把瓷盤賣給英國女王
令李素芬更沒想到的是,正是因為瑞典這筆訂單的出色完成,使她的產品吸引了英國王室的目光。英國有個傳統(tǒng),每逢女王過生日或是王子、公主結婚的時候,都要制作紀念瓷器。而該國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非常喜歡收藏這種紀念瓷。2011年4月,威廉王子迎娶平民王妃凱特·米德爾頓前,見到這種瓷器上鑲嵌照片的高級工藝品后非常感興趣。這次,李素芬沒有通過競標就順利拿下了王子婚禮的訂單。
更令很多歐洲瓷器商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王室主動委托中間商聯系他們的。“恒瑞瓷業(yè)”這家只有300多名員工的小企業(yè),過去別說在歐洲,就是在它的家門口唐山市也一直默默無聞。這次,李素芬根據合同規(guī)定,前后共生產7.5萬件婚禮禮品瓷。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種白色陶瓷盤:中央貼著金發(fā)的威廉王子和女友凱特·米德爾頓手牽手的甜蜜心形照片,兩人的幸福溢于言表;照片上一行淡藍色的婚禮日期,2011年4月29日,下面是用金色印著新郎和新娘的名字,周邊附有英國王室的皇徽和圖紋。這一次,讓李素芬風風光光地賺了一大筆英鎊。
其實,這絕非像有的網友所說李素芬天生命好,“摸彩票都能撞大運”,因為他們的骨瓷制品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完全經得住英國皇家精細的產品檢驗。
此后,李素芬又有了一個更高的挑戰(zhàn)目標。威廉王子大婚后,她得知英國將從2012年6月2日起,連續(xù)放假4天并舉行多項活動,慶祝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即位60周年。此次活動可謂“全球總動員”,連慶典上用的瓷器都要向全世界招標。如果誰的產品能在這場聲勢浩大、舉世矚目的“鉆禧慶典”活動中“露臉”,意義非同小可。為此,英國本土、希臘、美國、西班牙、意大利等一批世界級大品牌,無不摩拳擦掌,希望自己的產品在競標中脫穎而出。別說拿到皇家大訂單,即使掏一筆巨額贊助費,只要能讓自己的產品成為“國禮”,那也是一件非常令人向往的事,因為由此產生的商業(yè)價值簡直難以估量!
雖然上次李素芬的彩照瓷盤有幸入選,但主要沾了王子王妃都是年輕人的光,因為他們對時尚的東西非常感興趣,所以,小兩口的審美偏好起了決定性作用。這次,要想讓英皇室成員尤其是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本人喜歡自己的產品,談何容易!
看到李素芬愁眉苦臉產生了畏難情緒,丈夫從網上找了一份資料打印好交給她,李素芬一看,頓時熱血沸騰。原來,女王竟特別喜歡中國瓷器!1947年,伊麗莎白公主與遠房表兄、希臘和丹麥親王菲利普·蒙巴頓中尉(現稱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結婚,蔣介石、宋美齡夫婦將特意定制的高級成套中國景德鎮(zhèn)瓷器贈送給她。
作為祝賀她結婚禮品的這套粉彩“雙龍戲珠”餐具,圖案中兩條金龍在彩云中搶戲龍珠,富有動感。充滿生氣的龍的外延繪有“萬”字連方圖案,內繪桃形連續(xù)圖案。龍身上的甲全部采用純金粉描繪,燒煉后用瑪瑙拋光,金碧輝煌,永不褪色,而且時間愈久愈光亮。周圍盤繪有五只蝙蝠,寓意“福壽綿長”,器皿下部繪有海水圖案,圖案采用松綠色,顯得非常高雅。盤內底部寫有紅色“囍”字,結婚禮品瓷的每件底部都寫有“英皇儲伊麗莎白公主大婚紀念”的字樣。
這些禮品瓷餐具,包括茶壺、茶杯、湯盤、食盤和甜點盤,共175件,吸收了中國歷代名瓷的優(yōu)秀造型,如今它們被保存在溫莎堡皇家藝術品收藏館。英國王室對這份賀禮十分喜愛,伊麗莎白二世在給宋美齡的信中稱贊說:“我非常喜歡它們的圖案設計,這些瓷器質量之高,恐怕只有中國才能生產得出來?!币聋惿锥阑楹?,英國王室還拍攝了一部各國賀禮彩色紀錄片,片中以相當長的篇幅介紹了這套“雙龍戲珠”餐具,英國駐外使館在各國放映了這部紀錄片。
很快,李素芬在一家英國公司協助下,帶著自己的產品和王室方面進行了溝通,尤其談到女王和“雙龍戲珠”的這段因緣,主管人員非常感興趣。再加上去年有為威廉王子做紀念瓷的鋪墊,李素芬?guī)缀鯖]費什么勁,就再次拿到了英國王室的訂單,主要生產4.5寸和6寸的骨質瓷月光平盤等紀念品。
這套紀念品以充滿喜慶的紅色調為主,盤子中央印有女王頭像,皇家特色的圖案貼于周圍,而花紙和圖案都是英國方面提供。李素芬事后得知,女王非常喜愛其圖案設計。
由于瓷質精良,制作極為考究、精細,在2012年6月的“鉆禧慶典”中,這種精美絕倫堪稱極品的彩色瓷盤大出風頭,它被作為皇室尊貴國禮,送給來自世界各國的貴賓珍藏。
骨瓷原本出自英國,今天李素芬又將用這種古老工藝制成的瓷盤帶回它的故鄉(xiāng),尤其是英國皇室。她有種非常質樸的自豪與驕傲:“骨瓷的英文叫bone-china,本來就有產自中國的意思。”
此后,來自歐美的訂單鋪天蓋地而來,簡直讓李素芬難以招架,訂單已排到2013年底。令人驚奇的是,一個在國內只能賣幾元錢的瓷碗,只因附加上創(chuàng)意性圖案賦予其一定的文化內涵,在歐洲竟能賣到三百甚至五百元!
“賣產品永遠不如賣創(chuàng)意”,也許正是憑著這種經營理念,李素芬才創(chuàng)造了“小草根能把盤子賣給英國女王”的商業(yè)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