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英帝國的鼎盛時期,世界地圖上有差不多1/4的區(qū)域都是粉紅色的,粉紅色代表的就是英國的統(tǒng)治區(qū)域。然而,英國歷史學家斯圖亞特·雷考克(Stuart Laycock)出版的新作表明,人們其實低估了英國的勢力延伸。
雷考克畢業(yè)于劍橋大學古典學系,曾經撰寫過有關羅馬歷史的書籍。他的11歲兒子弗雷德里克問了他一個問題:英國侵略過多少個國家?這個問題促使他下決心開展了這項調查,分析了世界上大約200個國家的歷史,并根據史料確定哪些國家曾經被英國入侵。
研究結果十分震驚。在不同時期,英國曾侵略了地球上幾乎90%的國家,全世界只有22個國家未被英國染指。雷考克將結果發(fā)布在新書《我們所曾侵占的國家:以及那些幸免于難的》(All the Countries We’ve Ever Invaded:And the Few We Never Got Round To)中,并表示,這本書的寫作改變了他對英國這個國家的認知,也改變了他的自我認知。
雷考克發(fā)現(xiàn),在大英帝國大肆擴張版圖的過程中得以保全的國家往往遠離英國本土,比如太平洋上的馬紹爾群島,但也有像盧森堡這樣的“窩邊草”。英國最早侵略的是高盧地區(qū),位于今天的法國北部。公元2世紀,羅馬帝國不列顛總督克勞迪烏斯·阿爾比努斯帶領軍隊越過英吉利海峽,入侵高盧地區(qū),但在197年兵敗里昂。
事實上,英國曾通過軍事脅迫、談判或交易手段,在更廣闊的地區(qū)實行過軍事進駐,盡管有些歷時短暫。另外,英國政府批準的海盜、私掠船只和武裝探險家的活動其實也是侵略行為。因此,很多曾經的西班牙殖民地,比如哥斯達黎加、厄瓜多爾和薩爾瓦多等,盡管看似與英國關系不大,但它們曾多次被英國水手入侵。
一些被英國侵略過的國家著實令人意想不到。1741年,英國海軍上將弗農進攻古巴關塔那摩灣,并把此處重新命名為坎伯蘭灣。不久,由于當?shù)厝说姆纯购蛙婈犞屑膊÷?,弗農被迫撤退;1940年,冰島因為堅持中立、拒絕加入盟軍而遭到英國入侵;越南自17世紀以來不斷遭到英國侵略,最近的一次是在1945年到1946年,但由于后來法國和美國先后入侵越南的歷史更受矚目,英國的入侵行動反而被遮蔽。
雷考克認為,英國侵略過的國家或許更多,但現(xiàn)在還缺乏可以確證的史料。比如蒙古,作者相信英國可能也曾在此有過軍事行動。雷考克掌握的材料顯示,俄國在十月革命后遭到英國等國的干涉,當時在距離蒙古俄羅斯邊境大約50英里處,英軍有過一次軍事行動。因此,很難論斷英國后來是否直接踏足蒙古。
“其他國家也應該出版這方面的相關書籍——但是他們侵略的國家肯定沒有英國的這么多。我覺得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和英國相比較”,雷考克說,如果有哪一個國家在這方面接近英國的話,那就是法國了——而不幸的是,法國其實是受英國侵略最多的國家。
雷考克表示:“這些都是英國的歷史,英國歷史也不總是那么讓人驕傲。這本書不是給我們的帝國歷史一個道德評判。相反,應該把它看成一本輕松有趣的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