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縣連續(xù)出了晁蓋等七人打劫生辰綱和宋江殺死閻婆惜兩場大案。可是,晁蓋也好,宋江也好,一個也沒有得到法律的懲罰,最后甚至還都上了梁山,前后任山寨之主,弄得風生水起,人生絢爛之極。
這證明,法律是可以規(guī)避的,就看你是否付得起為了逃避法律而必須付出的各類成本:比如用來打點和行賄的錢財,人際關系成本等等。
晁蓋付得起這個成本,他有宋江、朱仝、雷橫等人情資本。所以,他逃脫了法律的懲罰。
按說晁蓋一定會像吳用所說,“都打在網(wǎng)里”。這是大案,負責緝捕的何濤非常機警,為了保密,抓白勝時,三更進去,把白勝包頭包臉帶出來,連夜趕回濟州城里來。但是,百密一疏,最后關頭,走漏了風聲,讓晁蓋等人漏網(wǎng)了。
這個走漏風聲的人,就是宋江。
當何濤把宋江當做當案的人,告訴他要抓晁蓋的實情后,宋江一聽,心里大吃一驚:晁蓋是我心腹弟兄,捕獲將去,性命便休了!
此時的宋江,面臨著這樣的選擇:
作為縣吏,而且是專辦有關獄訟文書的吏員,他的職責是奉公守法,他有責任積極協(xié)助、參與抓捕罪犯,為抓捕罪犯出謀劃策。
但是,這個犯案的人偏偏是自己的朋友,而且是心腹弟兄!
幾乎毫無猶豫,宋江在第一時間里就做出了他的選擇:
置國家法度于度外,站在兄弟一邊!
接下來,便是宋江“舍著條性命”,“擔著血海也似干系”,給晁蓋報信。而朱仝、雷橫兩位都頭,在抓捕晁蓋的過程里,各懷鬼胎,都要放晁蓋,朱仝甚至明為追趕,實為護送,并建議晁蓋去梁山泊安身!
晁蓋付出的是什么?人情成本!他對吳用等人說:“他(宋江)和我心腹相交,結義弟兄,吳先生不曾得會,四海之內(nèi),名不虛傳,結義得這個兄弟,也不枉了?!?/p>
而這個人情成本,是由銀子堆起來的。晁蓋和宋江之間的結交,有多少銀子的背景,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從他和雷橫之間交往推測一下:劉唐在東溪村被雷橫捉住,為救劉唐,晁蓋在編造謊言說劉唐是自己外甥的情況下,還給雷橫及其手下土兵送了十多兩銀子!
宋江更付得起這個成本,他有錢。殺惜后,他躲在家里,朱仝找出他,建議他趕緊逃走,他對朱仝說,“上下官司之事,全望兄長維持。金帛使用,只顧來取?!?/p>
不僅朱仝、雷橫都暗中幫著他,連縣令都要出脫他:“知縣卻和宋江最好,有心要出脫他,只把唐牛兒來再三推問。”
“朱仝自湊些錢物把與閻婆,教他不要去州里告狀。這婆子也得了些錢物,沒奈何,只得依允了。朱仝又將若干銀兩教人上州里去使用,文書不要駁將下來。又得知縣一力主張,出一千貫賞錢,行移開了一個海捕文書。”這案子也就沒下文了。
有人際關系、有錢的宋江,最終也逃脫了法律的懲罰。
只有底層人物唐牛兒付不起這個成本,他既無現(xiàn)時的銀子,又無過去積累的人脈,所以,他就成了替罪羊。“左右兩邊狼虎一般公人,把這唐牛兒一索捆翻了,打到三五十……知縣明知他不知情,一心要救宋江,只把他來勘問。且叫取一面枷來釘了,禁在牢里?!弊詈?,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
在那樣的時代,犯罪不怕,怕的是你付不起犯罪成本。當犯罪可以折合成相應的金錢和人際關系成本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兩個問題:
一,你付得起這個成本,就無須在乎法律。這就是為什么總有人無法無天,因為他們有權有勢有關系有錢。而守法的,往往是那些無權無勢無錢的貧民百姓,他們甚至還要成為替罪羊。
二,法律成為相關人員斂財?shù)姆奖惴ㄩT。既有人拿錢買法,相關人員就可以賣法。這就是為什么,總有人以權謀私,權力尋租。
結果是,一件案子,涉及的三方:受害者、加害者、執(zhí)法者,變成了這樣的三方:受害者,付錢者,收錢者。
受害者還在,加害者和執(zhí)法者搖身一變成了付錢者和收錢者,或逍遙法外,或中飽私囊。
法律呢?法律在犯罪者和執(zhí)法者之間,幫他們核算犯罪成本討價還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