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遺忘的荒謬
若非某君對歷史的無知或淺薄,也許,本期封面不至選擇這個主題。
本刊出刊至今,甚少采用素色封面,黑白相襯的那一個坐標,那一行醒目的黑字,總會喚醒我們心靈深處的記憶,50年前的記憶竟然還是那么觸目驚心而鮮活。
無知和淺薄是我們這個民族幾乎已習以為常的選擇性遺忘所導致。事后某君已經(jīng)道歉,但他只接受官方史書的說法。
大饑荒實際上的死亡人數(shù)雖然仍有爭議,但當年廖伯康伸出的一個指頭,其實是1000萬的數(shù)字,更準確地說,天府之國四川,餓死的不止1000萬,更遑論其他省份了。
因為某種政治忌諱,人相食的記錄未能在此展示,但沒有人敢說這只是謠傳。
以誠實和良知祭奠饑荒,才是惟一值得鼓勵的取態(tài)。
所有的荒謬來自選擇性遺忘,選擇性遺忘的荒謬,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恥辱。
——楊錦麟
(資深媒體人、香港衛(wèi)視執(zhí)行臺長)
《大饑荒》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薛蠻子(投資人)
這些可憐的中國父老鄉(xiāng)親,他們依然不知道是誰給他們帶來的災難。
——周雁鳴(攝影師)
時光無法逆轉(zhuǎn),無辜的逝者無法復活,但是至少我們不要再用謊言把他們一筆勾銷。給他們一些記憶,告訴后世一點真相,這是我們對逝者最起碼的一點尊重。
——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我的老師當年就是從信陽逃到湖北來的,光她一家就餓死了3個人,她說一路上很多村子的人都死絕了,悲慘至極,人類歷史上的浩劫!
——峽州山南(新浪網(wǎng)友)
《云南巧家縣爆炸案調(diào)查》
一件平常的案子為何會激起如此巨浪?一是相關(guān)部門企圖息事寧人,遮遮掩掩,結(jié)果欲蓋彌彰;二是人治大于法治,領(lǐng)導的行政干涉已遠大于法律,給人以不信任感;三是百姓呼喚公平,盼望公正。
——癡醒絕對(新浪網(wǎng)友)
《最牛校長保護了什么》
經(jīng)過前幾十年的政治運動,親人朋友之間相互揭發(fā)的惡毒卑賤氣氛彌漫。這時的中國社會特別需要矯枉過正,成年人之間的“親親相隱”都是值得提倡的。至于小孩子,個人認為,誰讓他們相互揭發(fā)的,都可以當?shù)赖聰恼呖创驼撎帯?/p>
——陳季冰(媒體人)
《可操作的民主 學開會的農(nóng)民》
袁天鵬老師給我們授過這一課,案例和理論結(jié)合,印象很深,后來在圖書館還專門借過這本書。袁老師個人經(jīng)歷也是興趣發(fā)展成事業(yè)的一個典范。
——人異雁v(新浪網(wǎng)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