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誕辰90周年和毛澤東逝世35周年前夕,我有幸來到新疆和田。進入市區(qū),就在民族團結廣場見到一座莊嚴宏偉的雕塑。哦,庫爾班大叔見到毛主席——這可是一個影響了中華民族幾代人的動人故事??!
半個多世紀以前,我從小學課本里知曉了這個故事。它情節(jié)單純,說的是新疆和田地區(qū)于田縣加依鄉(xiāng)托格日尕孜村1883年出生的普通農民庫爾班,他從小就成了孤兒,童年是與地主家的牛羊一起度過的,受盡壓迫、屈辱,過著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凄苦生活。成年后,為了擺脫被剝削、奴役的生活,他帶著妻子逃到荒漠,靠吃野果活了下來。后來妻離子散,孤身一人度過了17年貧困交加的日子。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庫爾班已年過花甲,全部財產就是一條破氈子和一把破銅壺。解放軍進駐新疆,把他從苦難中解放出來。1952年土改,庫爾班一家分了一所房子、一頭毛驢和農具、十幾畝土地。庫爾班第一次種上屬于自己的土地。因他精心耕作,第一年就獲得豐收。庫爾班望著豐收的糧倉,心想:多虧了毛主席,我才有了耕地和糧食,我一定要去北京看望恩人,讓毛主席嘗嘗我的豐收果實。杏子熟了,庫爾班就晾杏干;玉米熟了,他就揀幾個最大的留下,隨時準備帶上這些東西去看毛主席。有人笑他不知赴京的路有多難,簡直是異想天開。但庫爾班意志堅定,不為所動,表示:“北京在地上,只要我的毛驢不倒下,一直走,就一定能到北京。能讓我親眼看看毛主席,我這一輩子也就心滿意足了!”
1955年秋天,庫爾班又獲得豐收,他用新打的糧食磨成了面,每天從地里干活回來,就默默地圍著馕坑不停地打馕。他決心騎毛驢到北京去看毛主席,心想把這近百個馕吃完了,興許就到了北京了。庫爾班一遍又一遍地挑選最好的杏干、瓜干和葡萄干等土特產,準備送給毛主席。他哪里知道于田與北京相距萬里,騎毛驢是到不了北京的。人們不止一次地勸他,但勸都勸不住。庫爾班就要上路了,最后還是縣里的干部親自趕來告訴他:于田離北京太遠了,騎毛驢根本走不到;再說你又不懂漢語,沿途吃喝拉撒住問路都有困難。好歹總算勸住了庫爾班。
為了去北京見到毛主席,他曾12次背著干糧和禮品在路上攔汽車,懇求司機帶他去北京,弄得司機也很為難。1957年春天,當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書記王恩茂在和田檢查工作時,得知庫爾班要騎著毛驢去北京見毛主席的事兒,勉勵他安心勞動,作鄉(xiāng)親的榜樣,并表示“有機會一定讓你去北京”。從此,庫爾班生產更勤奮、更努力,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庫爾班要去北京見恩人毛主席的愿望始終沒動搖。他托人向毛主席寫了好幾封信,并寄去干果,以表達翻身農民迫切見到毛主席的激動心情。中共中央辦公廳先后4次復信,還給他寄來了毛主席的照片。這些都給他極大鼓舞。1957年秋,庫爾班又一次把新收的瓜子、桃干、杏干、葡萄干選了又選,仔細打成包,掛在房梁上十天半月拿下看一看,拍拍土,又原樣掛上。
1958年5月,和田地委從地直單位和各縣選派了189名優(yōu)秀農業(yè)社主任、技術員和勞動模范,準備進京參加全國農具改革展覽會。庫爾班被選進參觀團。當他得知可以隨團去北京見毛主席時,激動得幾天睡不著覺,將準備送給毛主席的禮品翻來覆去地檢查了好幾遍,唯恐出點差錯。他急切地問參觀團的秘書何時能去北京,還不停地朝秘書笑,似乎在說,我終于可以去北京見毛主席了。他們經過數天的汽車旅行才坐上火車。每到一站,庫爾班都要向人打聽是不是到了北京。由于要在鄭州轉車,當他看到鄭州繁華的街道和高樓時,以為到了北京,下車后就要去見毛主席。險些掉了隊,后來在鐵路警察的幫助下才將他找回。6月18日,他們乘坐的列車到達北京。參觀團領導立即向中央民委遞交了自治區(qū)黨委和和田地委請求毛主席接見少數民族同胞庫爾班的報告。由于毛主席工作特別忙,接見要等幾天。在等待的時間里,庫爾班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別人以為他生病了,要請醫(yī)生來看。他說:我的病醫(yī)生看不了。只有見了毛主席我的病就好了。他還托人給毛主席寫了兩封信到郵局去寄,問郵局工作人員,寄什么信最快?郵局工作人員順口告訴他航空信最快。他真的要在北京城寄信給毛主席,懇請毛主席抽空早日接見他。
1958年6月27日下午接到中央辦公廳通知,28日毛主席接見參觀團全體成員。消息傳來,大家都非常高興,不少人都跳了起來。當晚洗衣服的洗衣服,理發(fā)的理發(fā),興奮之余,白天參觀的疲勞早已散盡。庫爾班更是處于亢奮狀態(tài),對誰都笑嘻嘻的,見誰都想說話,卻不知說什么好。于田縣的同志下午就幫他將衣服洗干凈,連同他的紅布腰帶也洗得干干凈凈。在住處,他高興得跳起了民族舞。晚上,很多人躺在床上睡不著,有手表的人不時地起來看表。庫爾班也激動得一夜未合眼,他把帶給毛主席的禮物放在床頭,檢查了一遍又一遍,唯恐沾上一絲塵土,細心地用外衣蓋上。他不止一次地起床看著天上的月亮,期盼著幸福時刻的到來。28日凌晨,參觀團的同志早早都起了床,庫爾班更是心急火燎,他將本來很干凈的長衫拍了又拍,抻了又抻,總覺得時間走得太慢。在12點左右,中央民委的大客車到達中南海。在毛主席住處,有一個專門接見群眾的小草坪,綠草如茵,好似一張綠色地毯。他們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依次排好隊等待著幸福時刻的到來。也不知過了多久,有人說,毛主席來了。頓時場上掌聲、歡呼聲連成一片。只見毛主席他老人家邁著穩(wěn)健的步伐朝他們走來,并向大家招手致意。在場的所有人情緒激昂,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庫爾班更是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幾次要走出隊列卻被人們攔住。毛主席、朱德等中央領導人與代表團同志合影留念后,毛主席朝庫爾班走來。庫爾班也快步走出隊列,走到毛主席面前,向毛主席行了民族禮。毛主席向庫爾班伸出了溫暖的大手,滿臉皺紋的庫爾班緊緊握住毛主席的手久久不愿松開。毛主席通過翻譯詢問了他的名字、年齡和生活情況。這位75歲的維吾爾族翻身農民終于見到了他夢寐以求的恩人毛主席。隨后,他隨毛主席來到藤條圓桌旁,桌上擺放著庫爾班送給毛主席的禮物:兩小袋杏干、桃干和葡萄干,以及兩塊手工織成的土布。毛主席看了他的禮物后,用濃濃的湖南口音說:“謝謝你?!?/p>
對庫爾班的遠道而來,毛主席很感動,曾說:“新疆的少數民族老百姓多好啊!這么大老遠的,還要騎毛驢來看我!”并和庫爾班合影留念。就在毛主席與庫爾班握手的動人時刻,新華社著名攝影師侯波記錄下了這一珍貴的歷史鏡頭。一時間,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傳遍天山南北,全國上下,成為國人皆知的美談……它不但表達了庫爾班和毛主席心連心,同時也表達了毛主席和新疆各族人民心連心。后來,庫爾班見到毛主席的通訊被選進小學語文課本,還被編成“步步緊跟毛主席”的話劇和電影。
和田的朋友告訴我:那個時期的新疆社會安定,民族團結,各民族男女青年通婚司空見慣,經濟發(fā)展,處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新疆的工資水平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即使是三年困難時期,新疆還能調糧支援某些內地省份。
由于《庫爾班大叔見到毛主席》的故事感人,當代國畫大師黃胄一直想把這位善良、質樸的維吾爾族老漢對新中國的感激之情描繪出來,先后畫過多稿,最后選定老人騎著毛驢,彈著冬不拉,唱著贊歌,迎著朝陽向東方走去。他以流暢的線條、明快的色彩,塑造出了嶄新的人物形象,鮮明地揭示了老漢樸實豪爽的人物性格和心向北京、思念毛主席的內在情感,達到了藝術的完美。此作品完成于毛主席逝世的前一天,毛主席逝世后兩天,著名書法家和佛學大師趙樸初,為黃胄的《日夜想念毛主席》畫作感慨題款。
回憶像一把利劍,削去歲月的陳腐,直抵心靈。這篇感人至深的課文,我?guī)资陙硪恢庇洃洩q新。
如今,庫爾班的村里建起庫爾班紀念室,成為和田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庫爾班的孫子負責看管紀念館,每月只有幾百元微薄工資,家中連一件像樣的電器都沒有。但他家墻上掛著毛主席與庫爾班的合影照片,堪稱鎮(zhèn)家之寶和全家人的自豪。當年的庫爾班是清正廉潔的,如今其家人是清貧正直的。因此,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庫爾班完全應該繼續(xù)受到全國各民族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庫爾班和毛澤東這兩個名字,不僅是簡單的符號,而是一種象征,象征著中國人民的意志堅定、勤勞樸實、善良友好,象征著中華民族的大團結。
胡錦濤總書記曾在一次重要講話中指出:毛澤東作為中國革命領袖的地位,作為新中國締造者的地位,以及作為中國現代化建設奠基人的地位,都是名垂千古、當之無愧的。
的確,一部中國革命和建設史,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出現過許多重大發(fā)展關頭,也出現過許多轉折。而這些時刻,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把態(tài)勢判斷得非常清楚,了然于胸。真正具有這種能力的人,可說鳳毛麟角。毛澤東就是這樣一個具有非凡判斷能力的人。他是人類歷史上一個曠世絕倫的偉人,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成就了一番偉大的事業(yè)。一個農民的兒子,一介書生,兩手空空,以短短28年時間,審時度勢,縱橫捭闔,橫掃強敵,締造出世界上人數最多的一個政黨(中國共產黨),一支裝備簡陋而能克敵制勝的軍隊(解放軍)。直到奪取全國政權,又以運籌帷幄,席卷千軍,擊敗二次大戰(zhàn)中曾不可一世的美國軍隊,最終竟迫使美國總統(tǒng)折節(jié)就教,來中南海頂禮朝拜??梢哉f一百年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國的領袖敢于如毛澤東那樣蔑視世界殖民主義的西方列強和20世紀的美蘇兩霸。毛澤東在革命勝利后,沒有像歷史上其他革命勝利的領導人那樣迅速腐化,其部下99%以上也沒腐化,而且對于出在黨內的腐敗打擊毫不手軟,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大的奇跡!幾千年來革命都逃不脫改朝換代的宿命——一個統(tǒng)治者代替了另一個統(tǒng)治者而已。也只有毛澤東才敢于向這個千年頑癥發(fā)起了勇敢的沖鋒。由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蘊、深邃的歷史慧眼、杰出的軍事戰(zhàn)略眼光、超常的戰(zhàn)術指揮才能、臨危不亂的鎮(zhèn)定氣質、知人善任的領導藝術、海納百川的領袖風范、熱愛學習的人生境界、信守承諾的偉大人格、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抗腐拒變的歷史對照態(tài)度、寬厚仁慈的善良情懷、矢志不移的理想追求,把一個一窮二白的戰(zhàn)爭廢墟下的中國建成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使中華民族以醒獅、騰龍般嶄新的姿態(tài)雄踞于東方,卓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使全世界都對中國刮目相看。對他,每一個中國人都理應充滿欽佩和懷念。雖然毛澤東和歷史上的所有偉人一樣,不是沒犯過錯誤,但其失誤和其成功一樣,都是常人難以企及的,是一個偉大馬克思主義者的失誤。正如高爾基所說,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但鷹終究是鷹。鷹一飛沖天,翱翔高空,雞頂多撲著翅膀,飛進后院的垃圾堆里啄食。在人們心目中,毛澤東是民族的象征,是一面飄揚的旗幟。歷史會有反復,會有否定,但還會有否定之否定。水落石出,天開云散,中國人還是會世世代代崇拜毛澤東。
和田市所屬的策勒縣位于新疆西南部,居民有維吾爾、漢、回、哈薩克、烏孜別克等民族??h委宣傳部的同志們聽說我曾受到過毛主席的接見,并和毛主席握過手,都激動萬分地擁過來同我握手、合影,還請我們觀看了極富民族風情的叼羊表演。
在縣廣電局的院子里,有一所百余平方米的房子——策勒縣毛主席像章陳列館。該館牌匾下方,掛著一塊圓形的毛主席像章。這塊像章是十幾年前艾尼瓦爾·司馬義在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巴扎里找到的,歲月已在這塊像章的燙金圓邊抹上了一層厚厚的古舊的土黃,但在艾尼瓦爾心中,它仍然閃耀著一種耀眼的光芒。
這座毛主席像章陳列館,凝聚了艾尼瓦爾多年的心血。他自小對毛主席像章情有獨鐘,這種感情來自父親。他從父親那兒聽到許多毛主席的動人故事,其中就包括庫爾班大叔見到毛主席。1987年,艾尼瓦爾從新疆大學畢業(yè)。父親把多年積攢保存的49枚毛主席像章交給了他:“兒啊,去收集保留住它們吧!這不僅是一段歷史,還將會成為解決你人生困惑的答案?!?/p>
父親的這番話,當時的艾尼瓦爾并沒有更深的體會,不過從那時起,他就開始收集毛主席像章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艾尼瓦爾一下班就會騎上單車奔向各個大大小小的集市、巴扎。在那里,他總能找到自己沒有的卻又很喜歡的像章。有時,當他聽說哪個鄉(xiāng)哪個村的哪家收藏著像章或印有毛主席像的東西,總是會放下家里的所有事務趕過去。有時還會死纏硬磨地向人要,更多的時候是自己花錢買。有時,碰到一些人舍不得將像章出讓,艾尼瓦爾會告訴他們,自己準備辦一座毛主席像章陳列館,這枚珍貴的像章將會成為展品,將會見證新中國的歷史,終于說服了對方。從1987年至今,他已自費投入50萬元資金用于對有毛主席像物品的收藏。本世紀以來,為了收藏更多毛主席像章,艾尼瓦爾的足跡更是遍布全國。有人曾經出高價收購他的館藏藏品,他都謝絕了,他說,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行為,這絕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艾尼瓦爾收藏的有關毛主席的物品越來越多,除了像章,還有各種宣傳冊、海報、圖書、日用品、照片、郵票等。在所有展品中,他最珍愛的是一件絲織毛主席像,那是策勒縣老人才得瓦尼汗·司馬義用維吾爾族傳統(tǒng)刺繡工藝織成的,在紅色的絲緞上,身著綠色軍裝的毛主席正揮舞著右手向人民致敬。幾年前,艾尼瓦爾花400元錢買回了這幅毛主席像。
如今,他共珍藏了毛主席革命戰(zhàn)爭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1.8萬余枚像章、2000多張畫像,800多個雕塑,8000多條語錄以及印有毛主席頭像的日用品500余件。這里成為策勒縣的紅色教育基地,每年都會有許多中小學生前來接受熏陶,當地及和田各縣市許多單位的工作人員乃至老百姓也都紛紛慕名而來。
推開毛主席像章陳列館的大門,艾尼瓦爾第一件要做的事總是打開VCD,熒屏上顯示的是每一個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時刻: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莊嚴的《義勇軍進行曲》響起。在這一刻,艾尼瓦爾的神情總是非常凝重。
艾尼瓦爾談道:毛澤東在處理民族問題上歷來分階級而不分民族,發(fā)動群眾,依靠群眾,團結多數,孤立少數,打擊首惡。那時對付國內外敵對勢力的破壞搗亂,一不靠精良裝備,二不靠專業(yè)部隊,就靠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打人民戰(zhàn)爭。結果有效地凝聚了各民族絕大多數,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境外敢有來搗亂的,一來就陷入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
與我同行的一位年輕文學博士隨身帶著一本書,一看書名,是《毛澤東選集》。當時我既感到欣慰,又難免有些“意外”。說“意外”,是因為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教育導致了主流價值觀向西方個人主義的傾斜,當今的年輕人關注自己多于關注社會和他人。社會責任感的缺乏,使他們難以理解當年舍棄自身利益、為了大多數人利益而求索、獻身的熱血戰(zhàn)士。思想文化領域有段時間甚至漢奸輿論猖獗,極力妖魔化毛澤東,丑化民族英雄與革命先烈。說欣慰,是年輕博士的話發(fā)人深思:“經過幾十年實踐和多方面比較,我認為還是毛澤東的思想最精深……要好好看毛澤東的書?!?/p>
的確,雖然有人反對和仇恨學習馬列和毛主席著作,但在中國和全世界,學習研究馬列與毛澤東著作的人,仍然不絕如縷,而且越來越多。因為歷史運動的客觀存在,歷史發(fā)展的實踐證明,歷史長河的流程規(guī)律,歷史前進的方向道路,誰也無法篡改、涂抹、無視和否定。
人確實是需要有一點精神的。有一種精神會穿越歷史的云煙,日久彌新;有一種懷念會歷經時代的風雨,日臻醇厚。沒有了精神,中華民族便沒了生機,沒了希望。然而,今天當世界正以羨慕和驚奇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巨大變化時,當許多人可以品嘗過去只有達官貴族才能享受的美宴大餐時,很多人突然感到我們缺少了點兒什么,感到一種莫名的空虛。我們缺少什么呢?缺少的是信仰的力量,是高尚理想帶來的精神張力。相比昨天,我們可以說衣食無憂了,而許多人在享有豐富的物質生活的今天,卻陷入了精神上的貧困。沉溺金錢使精神沉睡,庸俗度日使理想失色,缺德失信使社會畸形。所以,當一些人有了權,有了錢,有了閑,便去濫用謀私,便去尋找額外的貪欲,便去追求花天酒地的享受。社會上出現的那些不惜拋棄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的“裸官”,生活中那一個個以包二奶為榮的丑類,擺闊斗富,紙醉金迷,揮金如土,奢侈和淫靡竟然漸成風氣,追求享受、一切朝錢看竟然成為一些人的時尚。
我們都認為對此必須大聲疾呼:防止中國人的精神系統(tǒng)“死機”,信仰和理想不能丟失!這并非杞人憂天——對缺少崇高信仰的憂慮,不僅來自思想領域的理論家、知識分子,更來自街頭的市井平民,來自手握方向盤的出租車司機……
恩格斯曾經說過:“沒有信仰,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品行和生命,就沒有名副其實的國家?!笔前。粋€人如果沒有信仰,就等同于沒有靈魂;一個只信仰金錢的國家,就等同于一具僵尸!
看看西方列強不需要什么理由,就可以為自己的利益大打出手,使一些國家天天流血、水深火熱。中國要是沒有毛澤東,現在可能還不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一塊大肥肉,列強準要血腥掠奪,中國人不知道要比伊拉克、利比亞慘多少呢。
魯迅先生去世后,郁達夫撰文紀念說:“沒有英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一群可憐的生物群體,而有了英雄人物卻不知道崇拜和愛戴的民族則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科學家錢學森說得更振聾發(fā)聵:“丟掉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中國就完了?!?/p>
毛澤東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屬于全人類。他的功過、是非,人民盡可評之、析之、思考之,以繼往開來,指南于千古、垂鑒于萬世;他之名節(jié)、思想,則絕不允許忤逆之徒非之、毀之、謗之、妖魔之,以免肇叛逆之始,開禍亂之殃,流毒炎黃子嗣于不享、遺患華夏后昆于無窮。應允許反思,但不容許背叛。
一位在中國的美國留學生這樣說:我們美國人從來不罵自己的前輩。但你們呢?在解構屬于自己的光榮,解構自己的英雄。現在依然有人說“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人家在和平演變我們”。其實誰在亡你們?誰在演變你們呢?首先是你們自己在跟自己演變!
庫爾班大叔的故事使人們看到:毛澤東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一些國家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為什么相繼夭折?一大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毛澤東。我們應為有這樣偉大的人物而自豪,而不應讓其有絲毫損傷,他的精神將是我們前進的不竭動力。
相信庫爾班大叔和毛主席的故事,定將流傳永遠。
責任編輯 師力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