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日,倫敦奧運會男子花劍決賽中,雷聲以15比13擊敗對手,獲得了金牌,打破了歐洲人對該項目長達116年的壟斷。雷聲的父母曾經(jīng)極力反對他練劍,甚至三番五次到體校去搶人,差點“毀掉”一個奧運冠軍。
我要當劍客
雷聲這個名字聽起來很霸氣,加上劍客的身份,很多人誤以為他是一個粗獷豪放的男人,其實他外表斯文,性格內(nèi)斂。
1990年,父親雷獻民被公司派往廣州工作。6歲的雷聲隨父母一起遷入廣州黃埔區(qū)。雷聲剛?cè)S埔怡園小學(xué)讀書時,老師們對他不熟悉,有一次上體育課,老師看見他站在男生的隊伍里面,很是納悶,說:“你個女生,怎么站到男生里面去了?”雷聲很委屈,說:“老師,我是男生!”體育老師為了給自己找個臺階下,立馬扯著嗓門問道:“你們說說看,他像不像女生啊?”同學(xué)們不懂事,便跟著起哄:“像!”在一片笑聲中,雷聲孤零零地站在那里郁悶不已,回家以后,他哭著告訴媽媽梁彬,說他不想再去學(xué)校了!
這可把雷獻民夫婦急壞了。弄清楚原因后,夫婦倆決定培養(yǎng)兒子的男子漢氣概。雷聲被父母安排去學(xué)游泳,練了幾年后,他的身體素質(zhì)確實好了很多,長得也比同齡人都高。
1994年年底,廣州偉倫體校擊劍教練劉玉玲到雷聲的班上選材,全班唯一的左撇子雷聲闖入了她的視線。可雷獻民夫婦聽說后,堅決不同意。劉玉玲第一次到雷家勸說時,梁彬反對道:“我兒子不適合搞體育,更不想讓他練劍!”劉玉玲苦口婆心地說:“左撇子中盛產(chǎn)擊劍天才,雷聲說不定會成為奧運冠軍,希望你們不要錯過啊!”
可雷獻民夫婦還是不樂意,劉玉玲只好問一旁的雷聲:“你愿意練劍嗎?”10歲的雷聲拖著童音答道:“愿意!”并且,他反問父母:“爸媽,你們不是說過,只要不是干壞事,什么都讓我自己做主嗎?”雷獻民夫婦頓時啞口無言。最后,劉玉玲建議雷獻民夫婦先帶孩子去體校參觀一下再做決定。第一次來到擊劍訓(xùn)練館,雷聲很快被吊在高處的感應(yīng)線吸引住了,他覺得穿上擊劍服很酷很神奇,甚至認為練好擊劍就能像功夫電影中的大俠一樣飛檐走壁。
雷聲流連忘返,執(zhí)意要練劍。雷獻民夫婦沒辦法,見學(xué)校條件不錯,只好勉強答應(yīng)。1995年,雷聲進入偉倫體校開始正式訓(xùn)練,但是,擊劍訓(xùn)練顯然不如武林大俠的生活那般愜意,雷聲很快感受到了其中的艱難與枯燥,加上教練十分嚴格,他每天回到家都不開心,卻又不敢跟父母說。
雷獻民夫婦發(fā)現(xiàn)兒子的變化后,多次到體校去搶人,希望把雷聲帶回家。但體校的教練一直不肯放過雷聲這塊好苗子。在隨后的一年中,教練組一邊無數(shù)次做雷獻民夫婦的工作,請他們讓雷聲堅持訓(xùn)練,一邊對雷聲因材施教,采取了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雙管齊下,雷聲不僅身體素質(zhì)突飛猛進,而且對擊劍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當父母再勸他放棄練劍安心上學(xué)時,他卻斬釘截鐵地說:“不!我要當劍客!”
折劍北京
盡管體校教練一直看好雷聲,可雷獻民夫婦從沒抱太大希望,他們總是叮囑雷聲,一定要學(xué)好文化課,這樣即便以后不當運動員,也能考大學(xué)。雷聲十分聽話,不僅刻苦練劍,學(xué)習成績也不錯。
1998年第十屆廣東省運動會上,14歲的雷聲一鳴驚人,獲得少年組男子擊劍冠軍。2001年12月,雷聲正式進入廣東省隊。省隊的競爭十分激烈,雷聲不免產(chǎn)生了緊迫感,擊劍成績時好時壞。有好幾次,雷獻民夫婦見兒子心情郁悶,便勸他:“你才17歲,回到普通學(xué)校安心讀兩年,考大學(xué)還來得及……”雷聲卻說:“我是不會輕易放棄的!”從那以后,他很少在父母面前露出不開心的神情。
一年后,雷聲進入國家隊,18歲的他開始打成人比賽,但成績始終不理想,教練組對他也沒抱太大希望。不少人認為他太陰柔,上場后缺乏霸氣,沒有冠軍相;加上他的韌帶柔韌性比較差,拉韌帶時腿怎么也拉不直,于是隊友給他取了個綽號“跨海大橋”……雷獻民夫婦得知這些后,心里很難過。
事已至此,雷獻民夫婦知道,讓兒子退出國家隊不現(xiàn)實,他們只好為兒子打氣,并鼓勵他多學(xué)習文化知識,通過沉淀能量來戰(zhàn)勝對手。那段時間,雷聲讀了大量哲學(xué)、軍事書籍。漸漸地,他的眉宇間多了幾分剛毅,內(nèi)心多了幾分鎮(zhèn)定——他在場上可能主動性不強,但他學(xué)會了跟對手一劍一劍地去周旋,懂得如何壓著對手進攻,然后瞅準機會一擊制勝;他依然站似“跨海大橋”,比賽時弓步?jīng)]有別人大,這樣刺出去的范圍不夠遠,但弓步小,收回來也快,他可以很靈敏地躲閃對手的劍鋒……就這樣,雷聲揚長避短,轉(zhuǎn)劣勢為優(yōu)勢,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劍術(shù)。
2006年,雷聲摘得葡萄牙擊劍世界杯個人賽冠軍,而且在多哈亞運會男花團體比賽時,壓軸亮相,幫助中國隊奪得了團體冠軍。一劍成名后,雷聲被國家隊委以重任,目標直指北京奧運會冠軍。但2007年5月,雷聲在國外訓(xùn)練時,突然感到左胸劇痛難忍,到當?shù)蒯t(yī)院檢查后,被診斷為氣胸——這種病在劇烈運動時,很可能會引起頭暈昏厥,甚至死亡!雷獻民夫婦急得茶飯不思,連夜飛到國外照顧兒子,勸他放棄訓(xùn)練。
但雷聲不肯,說:“我撐得住!我要在北京為國爭光!”為了劍客的榮耀,雷聲豁出去了,一直堅持參加完國外的比賽才回國?;貒?,雷獻民夫婦立即帶兒子去廣州中山醫(yī)院做了手術(shù)。
讓雷家人痛苦的是,巨大的付出卻只換來漫天諷刺。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被寄予厚望的雷聲在個人賽中只獲得了第八名。很多網(wǎng)友嘲笑雷聲沒有中國男人的霸氣,像個偽娘,一些媒體也用“雷聲大雨點小”做標題。雷聲看了很失落,父母更是為他難過,嘆息道:“人人只看到奧運冠軍的風光,誰又知道其中的艱辛啊!”
亮劍倫敦
北京奧運會失利,讓雷聲蒙受了很大的心理陰影。雷獻民夫婦擔心性格內(nèi)向的兒子無法走出低谷。趁著兒子放假回廣州的機會,雷獻民請來故交——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跟兒子做了一次長談。鐘南山勸雷聲必須面對挫折,同時也將雷獻民夫婦的心聲說了出來:必須要加強文化學(xué)習,只有自身綜合水平提高了,才能走得更遠。面對長輩的諄諄教誨,雷聲頻頻點頭。
在鐘南山的極力引薦和國家隊主教練王海濱的努力下,2009年,雷聲被保送到北京大學(xué)攻讀廣告系研究生。
兒子能保送上北大,雷獻民夫婦自然樂開了花,雷聲也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只要不比賽,他都會風雨無阻地去北大上課,為了不落課,他經(jīng)常讓同學(xué)幫忙錄音、錄像,回來后再補筆記。
通過研讀,雷聲對擊劍運動有了新的認識,他認為,擊劍是智者的身體象棋,拼技術(shù)的同時,還要步步為營。而心理學(xué)的研究,也讓他學(xué)會了如何從神情、肢體動作等去判別對手的招術(shù),繼而增強了自己的對戰(zhàn)能力。另外,豐富的北大生活讓他感到心情愉悅,人也變得成熟開朗起來,講話細聲細氣的他敢于在外人面前一展歌喉了,還在國家擊劍隊的元旦晚會上模仿起小沈陽……
雷聲再度起航,2012年7月中旬,他要去倫敦參加奧運會了。臨行前,父母為他減壓:“兒子,你盡管去放開打,把自己的水平發(fā)揮出來就行了?!逼鋵?,他們比兒子還緊張。比賽前幾天,雷獻民徹夜難眠,他在家里自制對陣表,研究兒子的勝率。梁彬更是坐立不安,雷聲還沒比賽,就有記者來采訪,她硬拉著丈夫去了親戚家住,躲開媒體,因為她覺得,父母與孩子之間是有心靈感應(yīng)的,她怕家里太吵,會導(dǎo)致雷聲在倫敦心情焦躁……
8月1日決賽當天,雷聲的奪冠過程驚心動魄。正當他以9比7領(lǐng)先時,卻遭遇裁判紅牌罰分,比分一下變成了9比8,形勢頓時緊張起來。隨后,埃及選手阿波爾卡西姆連續(xù)得分,比分被反超為11比13,對方只要再命中兩劍,便可奪走冠軍!
埃及隊教練在場外忘情歡呼,雷聲卻異常從容淡定,他回頭看了一眼教練王海濱,示意要求換劍——鋒利的劍刃是劍客的生命。換劍后的雷聲重燃斗志,先是一劍直刺對手胸口,得1分,對手想要反撲,他輕輕一側(cè)身,四兩撥千斤,又得1分!對手殺紅了眼,猛撲上來,他再次以柔克剛,劍鋒直抵對手腰部,再得1分!連追3分,雷聲率先拿到了賽點。阿波爾卡西姆拼命反擊,但已氣喘吁吁。決戰(zhàn)時刻到了,在對視了數(shù)秒后,雙方幾乎同時出劍,就在阿波爾卡西姆的劍鋒上揚快要夠著雷聲的面罩時,雷聲一個半蹲,劍鋒急轉(zhuǎn)直刺對手腹部,綠燈亮起,他贏了!
那一刻,中國教練組沸騰了,現(xiàn)場和電視機前守候的中國觀眾也沸騰了。雷聲摘掉面罩,狠狠地揮舞著手中的劍,素來斯文低調(diào)的他仰天長嘯,向全世界展現(xiàn)著中國劍客的豪情。遠在廣州的雷獻民夫婦看到這一幕,激動得笑臉上掛滿了淚花。
賽后,雷聲打電話回家,有親友開玩笑地問他:“你爸媽當年總是反對你練劍,有沒有恨過他們呀?”雷聲說:“怎么可能呢?我知道他們也是為我好,我很感謝他們,他們的反對讓我更加努力。”
的確,在父母的引導(dǎo)下,雷聲用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贏得了成功!
編輯 陳陟 czmoch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