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象:小虎沒有玩伴了
小虎剛上一年級時,很喜歡上學??珊俸箝_學沒幾天,小虎在家鬧著不肯去上學,爸爸媽媽很著急,問他為什么,小虎難過地說,同學們都不帶他玩。
媽媽到學校了解情況,班主任跟小虎媽媽說:“一年級剛開學的時候,小虎跟同學的關(guān)系挺好,但期中考試后,老師表揚了6位語文數(shù)學都考雙百分的同學,小虎沒有考到雙百,從那以后,他只愿意跟考了雙百分的那6位同學在一起玩,其他同學想跟他玩,他卻說‘你們不是好孩子,我不跟你們玩’。慢慢地,小虎身邊的玩伴越來越少,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原來的雙百分同學,都沒有再考到雙百分;而期末考考了雙百分的同學,因為以前小虎不愿意跟他們玩,現(xiàn)在他們也不樂意跟小虎玩?!边@不,新學期小虎就沒有朋友了。
班主任問小虎媽媽:“小虎在家說過這些嗎?”
媽媽回答:“小虎回家沒有說過這件事。”媽媽表示,回家后一定跟小虎一起找找原因。
根源:爸爸對“好孩子”的評價標準太單一
小虎媽媽回家后跟爸爸說起這件事。他倆想不通小虎怎么會出現(xiàn)只跟考試成績好的同學在一起玩的想法。媽媽一直教育小虎要跟同學搞好關(guān)系,有玩具或者好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并且業(yè)余時間經(jīng)常帶他去公園、游樂場玩,遇到同齡的小伙伴,小虎跟他們玩得還是挺和睦的,怎么會在學校就出現(xiàn)這樣的念頭和做法呢?
小虎爸爸想了半天,突然說:“這么一想,還真讓我想起了小虎上幼兒園時,回家總是說今天老師給了誰5顆星,給了誰3顆星的事情。當時我總會順口說‘得到5顆星的是好孩子,3顆星的就一般了,如果沒有得到星的就不是好孩子,你要跟好孩子在一起玩,將來才會有出息’?!?/p>
小虎爸爸說:“孩子不會把這話當真了吧?”
爸爸媽媽趕緊把小虎從電視機前拉過來,問道:“小虎,你是怎么想到只跟考雙百分的同學在一起玩的?”
小虎說:“因為考雙百分的才是好孩子啊,我要當好孩子,所以就跟他們在一起玩唄?!痹瓉?,癥結(jié)還是在爸爸身上!
解決方案:欣賞周圍每個同伴的優(yōu)點
爸爸媽媽找到原因后,再也不敢輕易引導小虎了,生怕再讓孩子誤解,一時束手無策。他們立即給我們咨詢室打來電話,請教了解決的方法和對策。
第二天早上,爸爸跟小虎說:“小虎想成為一個好孩子,我們很高興,可是只有到學校上學才能夠成為好孩子,而且從今天開始,爸爸和媽媽會幫你,讓同學想跟你一起學習,一起玩?!?/p>
小虎想了想,說:“好吧!但是你們真的能夠讓我有好朋友玩嗎?”
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并堅定地說:“當然?!?/p>
媽媽送小虎上學的路上,給小虎提了一個要求:“你今天除了上課認真聽講,還要認真記一件事,那就是老師表揚了哪些同學,因為什么表揚的?晚上回家要說給我們聽?!?/p>
小虎覺得這不是什么難事,于是馬上就答應(yīng)下來了。
第一天,小虎回家說老師表揚了4位同學,原因分別是作業(yè)書寫認真、早操幫助摔倒在地的同學站起來、語文背書流利、吃午飯很干凈沒有挑食。
爸爸媽媽認真聽小虎說完后,問:“老師覺得這些同學是好孩子嗎?”
小虎回答:“應(yīng)該算是吧!”
爸爸媽媽又問:“你覺得他們是好孩子嗎?”
小虎沒有說話。
第二天,小虎說老師表揚了3位同學,一位是一分鐘速算比賽第一名、一位是課堂發(fā)言積極而且有創(chuàng)造性,還有一位是幫助生病的同學打掃衛(wèi)生。
爸爸媽媽認真聽小虎說完后,問:“老師覺得這些同學是好孩子嗎?”
小虎回答:“應(yīng)該是吧!”
爸爸媽媽又問:“你覺得他們是好孩子嗎?”
小虎想了想,說:“能被老師表揚就是好孩子?!?/p>
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這一周每天晚上小虎家都有這樣的對話,小虎口中談到的好孩子越來越多,全班很多同學受到過老師的表揚:有的是學習有進步、有的是樂于助人、有的是有藝術(shù)特長……小虎自己也被老師表揚了一次,是因為黑板上數(shù)學老師寫的家庭作業(yè)的頁碼不小心被值日生擦掉了,小虎一下課就到黑板前把頁碼補上了。
爸爸媽媽問小虎:“現(xiàn)在還是沒有同學跟你玩嗎?”
小虎開心地說:“有,下課后總有同學拉著我一起跳繩,我現(xiàn)在不孤單了。”
爸爸說:“如果老師批評了誰,他是不是成了壞孩子?”
小虎說:“不是?!?/p>
媽媽摸摸他的頭,說:“對。每個人都有不小心犯錯誤的時候,老師批評并不是因為他是壞孩子,而是希望他變得更好。我們要善于從每個人身上去了解他們的優(yōu)點,并學習這些優(yōu)點。看到別人的缺點,我們不能學,還要幫助他克服?!?/p>
咨詢師反思:
小虎的故事有一定的代表性。孩子是天真的,他們的思維也很形象、直觀?;趯Ω改傅臒o限信任,他們走上社會前最先學會了模仿父母的言行,特別是父母對人對事的評價標準、態(tài)度等,往往被他們簡單的復制。這則咨詢個案啟示著我們:
一、父母要謹言慎行:小虎出現(xiàn)的人際關(guān)系上的困難,就是小虎簡單復制父母對人判斷的標準而導致的。父母都希望孩子成才,并且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跟優(yōu)秀同學、玩伴在一起,這一點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孩子無法對世界有深入解讀,更不知道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多維性和復雜性,他們需要在進入社會后慢慢摸索、體驗,逐漸形成自己為人處世的風格,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態(tài)度。
二、父母指導孩子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上文中,爸爸媽媽讓小虎回家說老師表揚的同學就是很好的范例,有意識地指導孩子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這樣孩子會很好地認識周圍的人,為他人際關(guān)系的建立奠定積極友善的基礎(chǔ)。
三、學會全面地分析問題: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的優(yōu)點,同時也存在著不足。讓孩子從小就能夠全面的看人,才會更好地全面認識自己,為以后應(yīng)對可能遇到的人生挫折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礎(chǔ)。
(作者系南京市心理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首批“江蘇省心理教育名師”,南京市“陶老師”中小學心理援助中心專家在線咨詢員。)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