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能夠坐下來學習的時間是非常短暫的,他們總是容易被新鮮的事物吸引,可是如果我們把學習融入到游戲中,孩子就會樂此不疲。
小小的撲克牌便發(fā)揮了如此巨大的魔力,當然游戲要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推陳出新,要根據孩子的身心特點來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認數字
1歲左右的孩子蹣跚學步,咿呀學語,正是大量學習各種基本知識的階段,比如認圖形、認數字。我記得非常清楚,那時的兒子特別喜歡認汽車標志,也喜歡念車牌號,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需要無數次的強化記憶才能牢記這些符號。
“老牛拉破車”是我常常和他玩的一種紙牌游戲,就是兩人各拿一半牌,挨著出,看到一樣的就可以收歸己有,他很喜歡玩。
但是我定下一個規(guī)則——必須正確念出你要收起的那個數字,否則就不可以算數。因為是在玩耍,他沒有絲毫壓力地就服從了。當然,玩就要玩出樂趣,不要讓孩子感覺出你只是為了教他才陪他玩的。每次玩著玩著,我就故意念錯一個數,然后假裝要收,他很快就會發(fā)現我錯了,又笑又鬧地為我更正。我說:“那好,念錯就不能拿?!彼麨榱粟A我,總是拼命表現得更好。就是在這些歡樂的時光里,兒子把數字牢牢地掌握了。
不要以為拿起書才是學習的時間,游戲會對幼兒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受挫折與失敗
孩子兩三歲時,個人獨立意識強烈膨脹,經常和大人對著干,脾氣變得相當逆反,同時,經不起任何挫折與失敗。
兒子這么大時,我?guī)托∨笥岩黄鹜?,無論玩什么,都是只能贏不能輸:別人不能比他跑得快,畫的畫不能比他的好看……否則一扭頭就生氣了。和爸爸玩耍,爸爸也不能比他厲害,否則就大哭。
一度我以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問題,后來才知道這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必然過程。雖然尊重他的成長,但我還是開始想辦法了。
同樣是玩“老牛拉破車”的紙牌游戲,看到手里的牌越來越多,他就興高采烈;看到自己的牌越來越少,眼淚轉眼就會掉下來,甚至大發(fā)雷霆。
于是,當我的牌又一次被他收走,他開心地大笑時,我故作輕松地說:“切,這有什么啊,我一會兒就能贏回來?!比缓笪夜室馓崾舅骸翱吹經]有,媽媽是個女人,可是才不會像你一樣哭鼻子呢,輸了有什么啊,我相信我一定能贏的?!彼芾Щ笥谖业姆磻?,但是次數多了以后,他終于學會了像我一樣坦然接受失敗。不僅口氣樂觀,心態(tài)上也完全學會了接受,快輸了時會很自信地說“我還能嬴”。看到我快輸了也知道關心我的感受,有時還會把手里的牌讓出幾張給我。
要知道,孩子的一切行為都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這些無形中的教育感化勝過義正詞嚴的教訓。要孩子學會如何面對失敗與挫折是最偉大的一堂課,這是他走向生活的一個里程碑。
培養(yǎng)規(guī)則感
孩子年齡大一些,就要讓他學著認同玩耍的規(guī)則。以前兒子出牌是可以隨便出的,因為手太小,抓不住,攤在床上一大堆,摸到哪張出哪張。慢慢地,我告訴他,要像我一樣一張一張順著出,這樣才是公平的原則,而且不許偷看。雖說是玩,但是通過玩,讓他學會遵守規(guī)則。小孩子相當聰明,你今天在一件小事上做到的,就是他明天要拿出來模仿實踐的,所以不要總以為孩子還小,有的是機會學習,其實,從他出生那一刻起,他就無時無刻不在學習了。
數字運算的魔法
兒子學習數字運算,第一次開竅是在很小時的一個中午,我與他在院子里撿小棍兒,一邊數了6根兒,一邊是1根,我說加起來是7,他忽然就明白過來,以前一直不明白這里面的必然結果。于是,我開始在各種情境下運用多種方法,教他進行計算,比如吃東西時,講故事時,等等。當他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簡單運算,玩紙牌的難度也有所提高了。
不再玩簡單的找相同的數字而是一頭一尾相加,有時是算哪兩個相加能得10,有時是任意相加,無論哪一種,只要算對即可拿走紙牌。通常我會讓著他一點兒,假裝算不出來,否則我把牌全贏走就沒的玩了,而他也會為自己比媽媽還聰明而更有信心。兒子現在6歲了,這個游戲我們還在玩,越算越大,他算題的速度特別快,我想與這些紙牌是分不開的。讓孩子不斷進步,首先得給孩子信心,而信心是平時慢慢積累的。
親子溝通的好工具
除了學習,我們也經常單純地只為了玩而玩。比如我給他表演洗牌,他就看得目瞪口呆,也嚷著要學;我將紙牌從手里彈出去,他跳起來撿那些雪片般落下的牌時,開心得大笑;我給他表演魔術,他對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晚上也非要給爸爸表演。當然我也經常捉弄他,有一次我把牌變沒后再變出來,他追問我是怎么做到的,我神秘地說:這個呀,你只要念個咒語就行。他問我咒語是什么,我說:你跟我念,旭旭是個大壞蛋,旭旭是個大壞蛋。他有點半信半疑,念了兩遍后,突然大笑著說:媽媽是個大壞蛋,媽媽是個大壞蛋。
一副簡單的撲克牌,我陪兒子從小玩到大。在我看來,生活中無時不是教育,小物品里無處不藏著育兒的大乾坤。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