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同為初三的學生,小林和小張兩人因為一點兒小事兒發(fā)生爭執(zhí),后來大打出手,小林沒有占到什么便宜心理很不服氣,于是去找來自己的兩個好哥們兒幫忙。兩個好哥們兒一聽,好兄弟吃了虧,豈有袖手旁觀的道理,一起去找小張出口氣。但不曾料到,小張因為打不過三個人,為求自保,將隨身帶的一把刀子拿出來揮舞防身,結果造成了小林的一個兄弟重傷。受重傷的同學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落下了終身殘疾。
A 一些性格外向的青少年在交友上往往很“瀟灑”,認識不到幾天,便稱兄道弟,還像成人一樣信誓旦旦:“大哥的事就是小弟的事。小弟為大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如此等等。在他們看來,友誼就是江湖上的哥們兒義氣,有錢時大吃大喝就是“有福同享”,不講原則為朋友兩肋插刀就是“有難同當”。這種江湖式的友誼是最危險的,它有可能就是埋在社會的一顆“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設想。
青少年中講“哥們兒義氣”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包庇型
朋友逃課,幫其撒謊,考試時相互配合共同作弊:朋友犯锘,為其掩護、開脫,甚至甘當替罪羊等。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縱容朋友在罪錯的路上越走越遠。眼看朋友在錯誤的泥潭里越陷越深而不拉他一把,也不算是真正的友誼。
幫派型
受社會不良風氣和某些影視作品的影響,一些青少年在校園內甚至社會上網絡人員,以擴大自己的勢力。他們有的結拜成幾兄弟幾姐妹,有的則結成幫派,喝血酒、定幫規(guī)、立誓言,也取名號,如“四大天王”、“八大金剛”、“十三太保”,等等。
還禮型
朋友有難,應該幫助,但是也應該看情況。若是幫忙打人的話,首先要冷靜,千萬不要加入混戰(zhàn),還要勸說雙方息事寧人,化戈為玉帛。實在無能為力,要報告學校,報告老師+報告司法部門,這樣才算真正幫助朋友。
以上靠哥們兒一起支撐的友誼,極其危險。青少年更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努力學習,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需要了解以下知識
1 不要把“哥們兒義氣”當做友誼
“哥們兒義氣”與友誼是根本不同的,二者有著根本的區(qū)別。
友誼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真摯的情感,是一種高尚的情操,而源于江湖義氣的“哥們兒義氣”是以私利為目的的,不分是非,不講原則,更不顧及社會的準則,國家的法律。他們以“鐵哥們兒”相稱,以“江湖義氣”為榜樣,為了自己和“哥們兒義氣”的私利,常常干出一些傷害他人,損害集體的事情來,有的甚至是墜入犯罪的深淵。
2 “哥們兒義氣”是一種使人喪失理智的沖動
校園中“哥們兒義氣”實際上是一種基于無知和盲從、情感無基礎的沖動,是一種非理智的行為,特別是它還往往帶有舊社會的行幫氣息,這是與現代文明社會格格不入的,是根本不相容的。
3 “哥們兒義氣”不是真正的義氣
友誼是建立在互相理解和互相幫助的基礎之上的,也需要義氣。但是,這種義氣是講原則的,是建立在維護集體利益基礎之上的。如果不辨是非地“為朋友兩肋插刀”,甚至不顧后果,不負責任地去迎合朋友的不正當的要求,這不是真正的朋友,更談不上真正的義氣,到頭來,只是害人害己。
(文尤紅玲)(編輯溫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