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佳璇,生于1997年11月,是遼寧省葫蘆島市興城市溫泉街道的一名女孩。在興城讀完小學4年級后,2008年去齊魯音樂學院——北京教學基地學習。小佳璇3歲時,不幸被確診為雙耳極重度神經(jīng)性耳聾:左耳聽力損失100分貝,右耳聽力損失105分貝。
父母本希望小佳璇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以便將來可以照顧患有嚴重失聰癥的姐姐。然而,命運的磨難,卻再一次降臨到這個家庭。這雙重致命的打擊,如同雪上加霜,無疑給小佳璇全家?guī)砹顺林氐木褙摀徒?jīng)濟負擔。
為了照看兩個病殘兒,小佳璇的爸爸過早地失去了工作,全身心地陪伴著孩子們進行各種艱難的語言康復訓練。在助聽器的幫助下,姊妹二人很幸運地從無聲世界走向了有聲世界。
通過生活中的細心觀察,父母發(fā)現(xiàn)小佳璇很喜歡跳舞,每次看到姐姐練舞時,她總是很認真地跟在后面學,而且學的還滿像樣兒。出于同樣的初衷,也是為了更好地鍛煉兩個聾女兒的聽力,小佳璇也被送到了姐姐所在的舞蹈班。也許是由于天賦的緣故,沒過多久,小佳璇就學會了繃腳,下腰等基本舞蹈動作,而且,通過以視覺代聽覺,學會了多個舞蹈。
有一次,在興城海邊,她們小姐倆兒和舞伴們一起表演了舞蹈,其動作、節(jié)拍一點兒都不差。如果沒有人說,誰也不會知道那舞群里竟然會有兩個聾兒在舞動。
2004年4月,在興城市婦聯(lián)舉辦的“首屆陽光寶貝”才藝大賽中,小佳璇的現(xiàn)代舞《快樂指南》,贏得了評委和觀眾們的陣陣掌聲。并獲得了“首屆十佳陽光寶貝”和“最佳人氣獎”兩項殊榮。
小佳璇的嶄露頭角,讓這個沉悶已久的家庭第一次充滿了喜悅和歡樂。父母從舞蹈世界里找到了孩子們的快樂和希望,同時,也鼓起了小佳璇進京參賽的勇氣。同年7月,在“第二屆全國少兒藝術(shù)風采”才藝大賽中,小佳璇獲得了遼寧省選拔賽區(qū)金獎,并且,以僅僅超過姐姐的0.03分獲得了進京參加總決賽的資格。在與正常同齡兒同臺競技下,她的勁舞《速度之風》喜獲金獎。
在場的評委,參賽選手和觀眾們無一不為小佳璇的精彩表演而叫好!人們在竊竊私語:一個聾孩子,怎么會在臺下無人指揮的情況下,竟然能伴隨著音樂的旋律勁舞飛揚?
小佳璇能在首都的舞臺上取得成功,再一次讓父母為之感到欣慰。他們堅信一無論今后的日子有多苦,有多累,都要盡全力讓兩個聾女兒在良好的音樂氛圍中陶冶情操,使她們在心靈上健康地成長。
受姐姐潛移默化的影響,小佳璇也在不知不覺中迷上了葫蘆絲、古箏和架子鼓等樂器。而且,那股刻苦練習、專心致志的勁頭,時常會讓父母為之感動。
2006年7月,在“第二屆德藝雙馨”和“亞洲青少年藝術(shù)盛典”大賽中,她和姐姐的葫蘆絲、古箏合奏《瑤族舞曲》,分別榮獲金獎。
2007年9月,為了小佳璇姐妹二人代表中國去日本進行文化交流,興城市教育局長王曉章在教育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籌集2萬元資金,贊助她們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亞洲青少年藝術(shù)盛典》總決賽。小姐妹倆的表演水平得到了日本界相關(guān)人士的認可,不負眾望的小佳璇又取得了金獎的好成績。
同年12月19日,經(jīng)過古箏老師徐占山和葫蘆島音協(xié)主席田風翥的多次努力,在遼寧省音樂家協(xié)會、遼寧省民族音樂促進會、葫蘆島市音樂家協(xié)會、葫蘆島市紅十字會,葫蘆島市殘聯(lián)以及興城市教育局等共同主辦下,小佳璇和姐姐在葫蘆島市舉辦了世界首場《心靈的音符》古箏獨奏音樂會。小姐妹們出色的技藝表現(xiàn),贏得了場上所有人的嘖嘖稱贊。與會的專家,領(lǐng)導和觀眾們無不為之感到震撼。遼寧省音樂家協(xié)會著名音樂家周炳林教授看完后說:“小姐妹們的表演與正常孩子沒有什么區(qū)別,其節(jié)奏穩(wěn)定,音色清晰,旋律流暢,音量控制的也很到位”。事后不久,遼寧電視臺臺長史連文先生還專程來到葫蘆島觀看了她們姊妹二人的演出,并頻頻點頭夸獎說:“真是讓人不可思議?!?/p>
2008年3月,為了弘揚這種自強不息,與命運抗爭的精神,在興城市計生局、葫蘆島市計生委的鼎力推薦下,遼寧省計生委和遼寧省教育廳等多家單位,授予小佳璇姐妹二人“感動遼寧十佳女孩”的光榮稱號。為此,葫蘆島市計生委、興城市計生局領(lǐng)導們還特意送來證書,并拿出2000元錢給孩子們作為嘉獎。
2008年9月,小佳璇為了能夠接受更好的古箏專業(yè)訓練,和姐姐一起來到了齊魯音樂學院北京教學基地。在這所溫暖的校園里,小佳璇一家得到了陳雪云校長的解囊相助,她不但免去了孩子的大部分學費,每月送給200元生活補助費,而且還給小佳璇的爸爸安排些雜活,以解決她們的住宿困難。校領(lǐng)導們的親切關(guān)懷,師生們的熱情幫助,許許多多感人的畫面,至今都在小佳璇的心里留下美好的回憶。在短短二年多的時間里,小佳璇成熟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無論是琴法比賽,還是古箏專業(yè),均在班級名列前茅。
2010年8月,在中國民族管弦樂協(xié)會“龍鳳杯”大賽中,她獲得了綜合組古箏,古琴類金獎。誠然,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小佳璇的勤奮努力,離不開父母們的精心培養(yǎng),也離不開老師們的言傳身教,更離不開社會上愛心人士的熱情幫助。
為了解決小佳璇一家的經(jīng)濟拮據(jù),興城市的王女士和葫蘆島金沙灘的老板曾捐助1萬元和5000元,興城市高速管理站的全體員工,駐興城部隊靶場的官兵,興城市計生局,興城廣播電視總局,興城市殘聯(lián)和葫蘆島市殘聯(lián)等都不同程度的伸出了援助的雙手,還有一位80歲高齡的穆老爺爺一直在默默地關(guān)心著小佳璇的成長。
為了彰顯小佳璇的事跡,興城市電視臺,葫蘆島市電視臺,遼寧電視臺,遼寧人民廣播電臺,以及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分別從不同側(cè)面給予了報道。
是愛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是愛滋潤著小佳璇幼小的心靈。讓更多的關(guān)愛伴隨著小佳璇茁壯成長,我們拭目以待,期待著她在未來的藝術(shù)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無聲世界里,活得更加精彩!
(編輯 林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