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不殘酷嗎?有災(zāi)病獵殺,但動物仍美好著;宇宙不殘酷嗎?荒寂無回應(yīng),但星辰仍美好著;社會也殘酷,有生死離別,但人們?nèi)悦篮弥?。所以我仍能貯存殘酷中的善意,如貯存蛛網(wǎng)上的露珠、地層下的琥珀。我知道陌生人未必慈悲,但若能遇到,我就珍惜貯存,因為還有來日。
別急著覺得自己失敗,很可能你只是還沒找到獲得成功的那塊領(lǐng)土而已。古斯巴達社會,討厭算術(shù),認為學算術(shù)就是想賺錢,很可恥。如果你很會算術(shù),在那里一定覺得自己很失敗。換成現(xiàn)在,算術(shù)好絕對被當優(yōu)點了。世界很大,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在找到你的戰(zhàn)場之前,別輕易說自己是失敗者。
遇到別人惡言相向時,怎么辦?如果對方是還要相處的同學同事,那我建議你可以回問“你為什么這么氣啊”或“什么事把你氣成這樣啊”,這句話應(yīng)能稍微喚醒對方用理性談事情,也有助于緩和氣氛,使雙方都冷靜些。遇到瘋?cè)?,先用輕功閃開,爭取一點探問的時間,勝過直接還手,引起不必要的混戰(zhàn)。
你永遠都有更好的事可做:不喜歡正在讀的這篇微博,就立刻跳開,去讀別的;不喜歡正在看的這集節(jié)目,就轉(zhuǎn)臺,去看別的;不喜歡新交的這個朋友,就閃人,去認識別人。不要浪費生命,去忍受這些不必忍受的事。忍受完,又浪費生命去抱怨或咒罵,這太劃不來了,因為你一定有更好的事可做。
看到別人做不好時,也許會暗爽在心,產(chǎn)生一種“我比他聰明”的優(yōu)越感。但真正聰明的人,是觀察別人為什么做不好,然后警告自己盡量不要犯相同的錯誤。那些只愛發(fā)出噓聲的人,應(yīng)該是打算一直在臺下當觀眾的,而那些警惕自己的人,則是在準備有一天要站上舞臺。
你很重要,因為你就是你能擁有的全部。你存在,整個世界才存在;你看得到陽光,整個世界才看得到陽光;你失去平衡,世界就失去平衡;你消失,世界就消失。所以你很重要,你就是你能擁有的全部。
每做一事,最好只追求一個最在乎的目標,其余都可讓步,這樣達到目標的機會才高。比方做這事,最在乎是學經(jīng)驗,那就別計較錢;做那事,最要緊是錢,那就別計較面子。若做一事,又想學經(jīng)驗,又要賺得多,又要有面子……如此美事,有得等?。?/p>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xiàn)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被別人需要,才會比較明確地感到自身的存在。除了戀愛,你也可以選擇有好感的親人、友人、同學,建立較深刻的關(guān)系,就會有被需要的感覺,也會得到存在感。
有人愛說“我不玩了”,聽來挺酷的。是啊,玩球可能球場爛,玩搖滾可能同伴差,玩微博可能平臺出問題,但這樣就不玩了嗎?既然付出心力玩,還是要“玩到”吧。就算是在沙灘堆城堡,也要堆出樣子,再看它被浪沖掉,才會覺得好玩。不順利就“我不玩了”,就讓之前累積全作廢,這怎會好玩。
以前愛看的節(jié)目,現(xiàn)在不愛看了,以前崇拜的偶像,現(xiàn)在不崇拜了,這都可能值得高興,因為可能表示你的人生邁向了新階段。曾經(jīng)迷倒你的,那些人的魅力或智慧,都只是你人生的階梯,你一旦踩過他而往上,再回頭看時,你詫異那階梯既不亮眼,也不崇高了。請別為此而感傷,因為今非昔比,你已經(jīng)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