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冬天,周迅走在巴黎大街上。一個男人向她走來,“你好,可以幫你拍張照片嗎?”多年后周迅在司各特·舒曼的《街拍時尚》中認出自己。那天她穿著黑色的大毛外套,黑色手套,黑色短靴,黑色圍巾遮住臉,顯得缺少保護而不完整。
那時司各特·舒曼還沒有出名。四年后,他的博客 The Sartorialist 聲名鵲起。“時尚有關(guān)衣服,風格卻是身份認同,我不會因為一件衣服好看而去拍攝,我是被人的魅力、獨特吸引。”這種觀念下,街拍被舒曼只手抬到藝術(shù)的高度。
街拍,一種源于歐美國家的文化,最早源于時尚雜志的需要,用相機捕捉街上的時尚元素,傳遞民間的流行信息。
和時裝周比起來,街拍的特點是民間、自然、沒有距離感。這個行業(yè)在歐美國家已經(jīng)做得比較成熟且成本較低,它可以自然地把品牌、明星、消費者、廣告和媒體聯(lián)系到一起,而形成產(chǎn)品營銷手段。
而在中國,街拍才剛剛上路。
近幾年,網(wǎng)絡(luò)、紙媒、電視,都相繼開辟了“街拍”的欄目,職業(yè)街拍客應(yīng)運而生。2007年后,街拍攝影師逐漸成為一個新興職業(yè)。
“我已習慣被不耐煩地拒絕”
鮑秋晨一般在北京的三里屯蹲點,掛著相機,習慣性地跺著腳,手縮在衣服袖子里,眼睛看向人群,專注又不帶表情。北京的10月已經(jīng)很涼,下午五點之后,冷氣一點一點侵上來,越站越冷。
“冬天工作時間短,頂多從下午一點到晚上七點,夏天比較長,兩點到十一點都有人,別人放假你要工作,職業(yè)性質(zhì)就是這樣?!滨U秋晨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下午拍片,晚上修片,他已經(jīng)習慣了連年假都沒有的生活。
做街拍攝影師兩年了,國際商務(wù)專業(yè)畢業(yè),一口京腔,25歲的鮑秋晨穿著高腳褲、運動鞋,黑色夾克的拉鏈拉到下頜,日常而職業(yè)。
一個穿著熒光綠拼色風衣的女人走過,他把煙扔在地上,從她前面兜過去,帶著一種有分寸的、懇求的態(tài)度。
在一旁的另一個攝影師用腳把他扔下的煙蒂碾滅,預(yù)測性地說:“這個人不會接受的,她走路的姿勢帶著一種不合作?!痹挍]說完,就見女人徑直從鮑秋晨左手邊斜插著抄過去,像沒有看見他。
鮑秋晨回來,沒有被冒犯的神情,“坦白說我習慣了”。
但他一直想不通,街拍這個行為,對對方是一種贊美,穿衣服原本也是一種分享。為什么人們拒絕,且態(tài)度粗魯。
一次在國貿(mào)的街拍中,對方朝他喊:“滾!” 他躲進國貿(mào),一個人無目的地轉(zhuǎn)了幾個小時無法靜下心來工作?!拔耶敃r很難想通,我一個男孩,為什么要在大街上這樣?這個職業(yè)有時讓你有一種卑微感。”
還有一次街拍,女孩不肯,同行另一個女孩奚落地說:你讓他拍吧,不拍他回不了家?!斑@個行業(yè)可以做得低俗,素質(zhì)也參差不齊,但我禮貌地問你,你至少該耐心地回絕?!?鮑秋晨覺得不被尊重的委屈。
“大多數(shù)人可能有這樣一種心態(tài):這么多人挑上我,別人都不同意,我卻同意了,別人會怎么看我。也有人怕照片被不恰當?shù)睦?,用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來引導(dǎo),給它定性,引起誤解?!?YOKA 時尚的街拍主編劉蕭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中國,很多人對街拍不理解,有些人覺得,你是要對我女朋友做什么吧?有些人怕你把她的照片掛到不干凈的網(wǎng)站上去。當然還有對你的看不起?!滨U秋晨說。一次在大悅城,一位女孩不肯拍,男朋友從后面過來,把攝影師一拳掄到落地玻璃窗上。
讓鮑秋晨感覺無辜的是,他自己從未想過從街拍中得到額外收獲,搭訕只是出于職業(yè)需要,拍攝之后他也從未聯(lián)系過這些女孩。內(nèi)心里,他抵觸外人,也敬畏專業(yè),“人家只是你一個街拍對象,發(fā)展關(guān)系太麻煩,也不專業(yè)?!?/p>
當然,通過搭訕而獲得進一步機會的,在行業(yè)里屢見不鮮。鮑秋晨就曾親眼看見一些街拍攝影師和模特搭訕,最后改行做了經(jīng)紀人。
鮑秋晨至今有一個改不掉的習慣,他不能自己一個人工作,每次街拍,必須至少有一個同事和他一起。他說,自己會有孤獨感,幾個小時不知道怎么等,尤其當別人潑一盆冷水,有個人聊聊會好很多。
鮑秋晨常碰到別人會指著他說:你看,他們就是做街拍的?!拔姨貏e不喜歡這種眼神。”
什么叫專業(yè)?肯自己掏兩萬塊錢買相機;拍照的時候地上有煙頭,一定要撿起來;燈光不好的時候事先調(diào)好感光度;搭訕的時候要直接,不能貧;拍完發(fā)大圖,不打LOGO——在鮑秋晨看來,這是專業(yè)。
鮑秋晨的收入在業(yè)內(nèi)不算低, “我們的收入有幾個部分,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所謂績效,跟片子的數(shù)量、質(zhì)量都有關(guān),被選入公司電子雜志或相冊的片子價格會更高。中國的街拍客大多在1982到1990年之間出生,他們的收入三千到八千不等。
做街拍卻起步較晚的李南,目前在一家剛起步的電子雜志公司上班,每個月三千左右的收入,住在豐臺的他,每天來回四個小時花在路上,房租之外,額外支出不多。
前時尚芭莎時裝總監(jiān)、時尚博主李暉說起這些街拍客,“他們都是第一線的英雄?!?/p>
冬天穿絲襪,不見得是時尚
溫光,P1公司的街拍主管,28歲的他語速極快,匆忙中帶著一種攝影師特有的細致。他發(fā)型保守,衣著正常,外形上看,他與攝影師給人的一貫印象相去甚遠。
擁有300萬會員的P1是國內(nèi)一家面向中高端階層的邀請制社交網(wǎng)站。街拍曾是P1吸引會員的重要方式。被P1街拍攝影師看中的“街頭模特”,即可能會被邀請成為P1會員。
做過一年街拍攝影師的他,已經(jīng)是P1公司的街拍主管。他坦言攝影并非自己的夢想,“相機只是我跟人交流的一個工具?!?/p>
做街拍攝影師時,溫光每天都出去拍照,早晨和中午拍上班的人群,晚上去商業(yè)區(qū)蹲點。他的日程很滿,職業(yè)病一樣隨時帶著相機,“有一次坐公交,看到一個好的拍攝對象,我中途下車,拍完再重新搭下一班”。
初到P1,溫光除了街拍之外,還有發(fā)展會員的壓力。他本身喜歡與人交流,不同的人給他不同的故事。從街拍開始,有的聊著聊著就成為了朋友。
“我會贊美他們的細節(jié),”溫光說,“比如你戴了一件裝飾,或你有一個別致的背包,如果你糾正,我會承認我講錯了,如果你認可,我們就聊下去?!?街拍一年,溫光積累起大把人脈資源。敏感的審美,活絡(luò)的待人接物,讓溫光從攝影師開始,一路走到主管和銷售的職位。
街拍的經(jīng)驗,也讓他發(fā)現(xiàn)了許多人的時尚誤區(qū)。
比如溫光自己偏愛季節(jié)性混搭,在氣候適宜的地方,如香港、廣州,冬天雖冷,但臨海氣候溫和,穿衣服有很大余地。毛衣、短褲、絲襪這樣的搭配成為可能,俏皮又有鏡頭感。
而北京是個不適合季節(jié)性混搭的城市,穿衣的空間較小。理論上說,沒有私家車,冬天穿絲襪出門幾乎是種冒險。溫光就親眼看到兩個絲襪高跟的女孩,從三里屯出來,在零下10度的北京城里,攙扶搖晃著去很遠的公交站搭車。
“其實時尚是一種生活,倉廩足而知禮節(jié),也就是有了一個好的生活,才會培養(yǎng)出時尚的理念。穿其實是最后一步的事兒。你住在六環(huán)外的地下室,出于自衛(wèi),矯枉過正地穿得格外時尚,那是裝出來的,不是真正的時尚。”溫光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溫光看來,中國人對時尚的體現(xiàn)總是從穿開始,之后才是住,行,人文素質(zhì),生活方式,這和西方的時尚觀念有些不同。這樣“穿絲襪擠公交式”的時尚觀念,顯然也給街拍這個捕捉新的時尚元素的工作帶來了困難。
溫光認為,通過街拍應(yīng)該展現(xiàn)的是一種時尚品位,“這個年代,時尚行業(yè)太浮夸,表面的東西看上去太假,所以,既使看起來真的假東西就已經(jīng)很打動人?!?/p>
街拍有商機
而目前在中國,以個人名義做街拍,又能吸引到相當注意力的,李暉是為數(shù)不多的博主之一。
離開《時尚芭莎》三刊資深時裝總監(jiān)的位置,李暉猶豫過,“那個平臺太好,可我總有一種危機感。之前你去巴黎看秀,坐在第一排的是時尚雜志主編,可是后來,坐在第一排的變成了12歲博主?!?/p>
她感覺到媒體在變輕,微博、博客、APP,這一切像病毒蔓延一樣被人接受,雙子座的她感到刺激和不安。憑著十年的媒體經(jīng)驗,有大把品牌資源的她隱約感覺到了街拍中的機會。
由她創(chuàng)建的“我們的街拍時刻”博客很快嶄露頭角。她在微博、博客上上傳一些明星街拍,搭配品牌單品,每星期定期發(fā)布?!敖峙氖且粋€很隨意的方式,成本很低,但你可以把品牌、明星、消費這些不同的線搭在一起?!崩顣煂Α吨袊侣勚芸方忉屗粗械慕峙纳虣C。
最初也遭到質(zhì)疑,有人說明星擺拍不是街拍,也有對她直接的人身攻擊,之前做時尚雜志的時候,從未這樣直接地把自己公開在眾人眼中,業(yè)內(nèi)即使有批評,也總有分寸,她感到網(wǎng)絡(luò)的一種自由傷害到了自己,“我只能調(diào)侃自己說,有人罵我,難道我要紅了”。
除了明星街拍外,李暉自己也做模特,一米八零的她穿著深綠色長款毛衣,配玫瑰木色圓帽,人群中辨識度極高。
“同樣的衣服穿三天,在我不太常見,這個行業(yè)衣著也是投入,投入越高回報越高”,李暉說。生活中她也會消費奢侈品,她不避諱這一點。時尚行業(yè)里呆了十年,李暉對時尚和奢侈的態(tài)度已經(jīng)比較從容。
李暉自己喜歡歐美風格,她操著一口京腔,表情豐富,語氣懶散,摘掉玫瑰木色圓帽,咬著皮筋把一頭長發(fā)束成馬尾,“我是個大大咧咧的人,挺簡單的,因為個子高,有時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不是我不愿意站好,體質(zhì)上做不到?!彼猿?、大笑著說。
街拍客、時尚自由人、時裝總監(jiān),很多種身份圍著李暉,她很難從中認定一個單一的定位。雖然也做街拍,但李暉對街頭抓拍,也有一種戒備。“街上有人要來拍我,我大概也會拒絕,拍成什么樣,做什么用?這當中的不確定因素太多?!?/p>
“這幾天一直在失眠,連續(xù)處在一個亞健康的狀態(tài)里”。李暉帶著自己的街拍團隊,和在芭莎的生活比起來,單干的生活自由,但也緊張。她希望自己的街拍可以給明星街拍這個行業(yè)做出引導(dǎo)。
YOKA時尚網(wǎng)的主編劉蕭眼里的時尚,則是一種自信和自由。“有一個外國女孩,胖胖的,但她也是知名街拍博主,穿衣風格很被認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