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鵬山
三山聚義打青州后,魯智深上了梁山。甫一安頓,他便向宋江請求下山去華州華陰縣少華山去找兄弟史進(jìn),要拉他一同上山入伙。
宋江便派武松隨魯智深一起去少華山。到了少華山,見了朱武等人,卻不見史進(jìn)。
原來,華州現(xiàn)任賀太守,原是宋代六大奸臣之一蔡京的門人,為官貪婪,非理害民。他強(qiáng)搶了王義的女兒玉嬌枝,并把王義刺配遠(yuǎn)惡軍州。史進(jìn)救下王義,聽完王義訴說,義憤填膺,當(dāng)即去太守府刺殺賀太守,刺殺不成,反被捉拿,監(jiān)在牢里。
魯智深一聽,怒曰:“這撮鳥敢如此無禮!倒恁么厲害!灑家便去結(jié)果了那廝!”
武松朱武等人趕緊攔住他,告訴他:天色已晚,要結(jié)果那廝,也只有等到明天。
這一晚,在少華山山寨,朱武等人盛情款待,魯智深卻說:“史家兄弟不在這里,酒是一滴不吃!要便睡一夜,明日卻去州里打死那廝便罷!”
見魯智深如此焦躁、莽撞,做事穩(wěn)妥精細(xì)的武松和朱武等人都力勸他不可造次。魯智深對著朱武破口大罵:“都是你這般性慢直娘賊,送了俺史家兄弟!只今性命在他人手里,還要飲酒細(xì)商!”
智深兄弟這下可真罵對了:這世界有時候還真不缺少精細(xì)人,遇事也還真不缺少細(xì)商的人,不缺少哈姆雷特式的猶猶豫豫的人,就缺少莽撞人。
《水滸》中最讓我們快意的人,恰是莽撞人;最讓我們快意的事,恰是莽撞人干的莽撞事。
魯達(dá)拳打鎮(zhèn)關(guān)西,李逵腳踢殷天錫,楊志刀劈沒毛大蟲,燕青摔翻高太尉,哪一個不是莽撞人,哪一件不是莽撞事,又哪一件不是讓我們痛飲一杯、大呼快哉的事?
第二天,天還沒亮,武松一睜眼,發(fā)現(xiàn)魯智深沒了。哪去了?大家心里都明白:去華州城了!
他一人獨(dú)闖華州城,要完成三項任務(wù):救史進(jìn),救玉嬌枝,殺太守!
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wù),武松知道,朱武知道,魯智深也知道。但他在沒有更好的辦法的情況下,只能如此。如此,便見出兄弟情分,便見出嫉惡如仇,便見出勇氣,見出英雄氣概。英雄會在挺身而出時遭遇失敗,但不會因為怕遭遇失敗而畏首畏尾。
實際上,綜觀魯智深一生,他是一個不求成功只求成仁的人,這與武松做事務(wù)求成功形成鮮明對比。
武松不打無把握之仗。
魯智深卻相反:只要是該打的仗,無把握也要打。拋頭顱灑熱血,心甘情愿;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辭。
這世界上很多大事、要事是莽撞人做的。
莽撞人往往干成了大事,干了大家都希望有人干而自己不敢干的事,干了大家希望有人干而自己算計得失后不愿干的事,而且干得不折不扣,斬絕痛快。
(曹雪峰摘自《中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