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秀等
[摘 要] 針對甘蔗生長特點、提出相應栽培管技術措施、以期達到高產(chǎn)、優(yōu)質、高效的生產(chǎn)目的。
[關鍵詞] 甘蔗;無公害;高產(chǎn);栽培管理技術
一、整地規(guī)劃
1.選擇下田和旱地
蔗田或旱地應選擇建立在周圍沒有明顯的潛在的污染源,有清潔的灌溉水源,排灌良好,地勢平坦及緩坡地,土壤肥力中等,沒有嚴重的農(nóng)藥、重金屬污染的歷史,陽光充足的地塊。
2.進行深耕翻耙整平蔗地
要求深翻35cm-40cm,使土壤松軟、細碎、平整。如果是水田平坦,我們四周要挖排水溝,溝深要達到50-70cm,中間要有十字型和豐字型。
3.開廂理溝
應根據(jù)蔗區(qū)自然條件,結合甘蔗品種大中小莖和分蘗強弱來開挖種植溝下田或植株高和莖頸大的品種按110cm-120cm開廂;早坡地或中莖種和植株稍矮的品種以90cm-100cm開廂。開廂后按廂開植蔗溝,植溝深35cm-40cm,底寬25cm-30cm。蔗溝平直,溝底平整
4.施肥
肥料施用應符合DB51/338規(guī)定。農(nóng)藥施用應符合DB51/337規(guī)定。畝施英茂糖業(yè)有限公司加工生產(chǎn)有機肥200kg(有機質含量30%;N、P、K含量6%);英茂糖業(yè)有限公司加工生產(chǎn)復混肥100kg(N6%、P12%、K10%)。
二、播種
1.選種,我們主要選擇中大莖種,宿根性強高產(chǎn)、高糖新良種,采用生長健壯,無雜種,無病蟲害做種。下種前采用50%多菌靈浸種,減少病蟲害提高甘蔗發(fā)芽率。
2.剝去葉鞘,將種莖按2-4個芽一段砍種。灌溉條件好的壩地按3個芽一段砍種;早坡地按3-4個芽一段砍種??撤N時應一刀砍斷。
3.確定播種量
每畝播8000芽-9000芽,大莖種每畝播8000-8500芽;中大莖種及中莖種每畝播8500-9000芽。
4.下種在10月下旬至1月中旬,下種芽向兩測,覆蓋土3-5cm,然后噴施除草劑,覆蓋地膜,地膜要求緊貼土面,四周用細土壓嚴壓實,不通風透氣,保證透光面在20 cm以上。
三、田間管理
1.破膜引苗與揭膜
將出土蔗苗從膜內引出,用細土填實破膜處,待氣溫穩(wěn)定在20℃以上蔗苗基本出齊時揭膜。
2.查苗補缺
待蔗苗出齊后檢查出苗情況,對缺窩斷行的應進行補植,采用移密補稀的辦法,移植時間宜在陰天或在晴天下午5時以后進行。
3.中耕除草
蓋膜的蔗田在揭膜時立即進行除草;未蓋膜的蔗田在蔗苗3片-4片真葉時進行除草。
4.追肥、培土
當蔗苗長到6-8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施肥小培土每畝施用尿素10kg-15kg,施后蓋土3cm-5cm。
第二次中培土:80%蔗苗分蘗結速時。進入拔節(jié)期每畝施尿素25kg-30kg,蓋土5cm-7cm。適量配施草木灰,培土時壓掉多余的弱苗,使蔗苗均勻散開。
第三次大培土,如蔗苗長勢弱,呈缺肥癥狀,應施壯尾肥,每畝施尿素8kg-10kg,培土高度10cm-15cm,使蔗壟中間高,兩邊低,培土后做到苗均苗勻,大莖種每畝留足7000株左右,中大莖種每畝留足7500株左右,中莖種每畝留足8000株左右。
四、病、蟲害防治
1.農(nóng)業(yè)防治
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從蔗園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出發(fā),綜合應用各種防治措施,選用抗病品種,無病蟲蔗莖作種;選擇無病蟲害田塊留種;實行快鋤低鏟,減少蔗蔸上的蟲源,及時清除上季甘蔗蔗葉及雜草,合理密植,不偏施氮肥,剝除枯黃老葉,將田間濕度控制在病害發(fā)生所要求的濕度之下,淹水殺蟲(淹沒廂面7cm—10cm),及時排除積水,中耕除草,合理輪作、間作和套作等。
2.物理防治
(1)采用人工捕殺,減輕大象甲、蝗蟲等危害。
(2)利用害蟲趨性,粘蟲、進行燈光、色板誘殺、異性誘殺。
3.化學防治
(1)嚴格按制定的防治指標,掌握防治適期施藥。宜一藥多治或農(nóng)藥的合理混用。
(2)一般葉面害蟲實行葉面掃噴;地下害蟲建議用顆粒劑施于蔗根覆土。
(3)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品種(無公害蔗園可使用的農(nóng)藥品種及其安全標準)。
(4)農(nóng)藥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農(nóng)藥安全使用標準》(GB4285)、《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GB/T8321)中的所有規(guī)定。甘蔗進入伸長期,由于這個季節(jié)高溫、多濕,容易發(fā)生各種病蟲害。
主要病害有:鳳梨病、梢腐病、褐條病、黃斑病、銹病等,可用50%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防治;選擇晴天,在10點或者下午4點風小時候進行噴灑最好。
主要蟲害有:綿蚜蟲、薊馬、螟蟲、粘蟲危害,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防治噴灑;螟蟲可用5%辛硫磷顆粒劑4-6kg/畝或5%殺蟲雙顆粒劑3-5kg/畝施于蔗根周圍覆土防治。
(5)加強田間巡查,在病蟲害發(fā)生初期及時噴藥防治,減少菌量、壓低蟲口密度,控制發(fā)生流行,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關鍵時期及時施藥,連防統(tǒng)治,高效快速壓低蟲口量,達到持續(xù)、有效控制病蟲發(fā)生為害。
(6)使用安全高效、對口農(nóng)藥 對甘蔗病蟲害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策略,主治重要病蟲,兼治次要病蟲。
(7)嚴格按照DB51/337的要求控制施藥量與安全間隔期。
(8)從國外引種或國內向外地引種時,應進行植物檢疫,不得將當?shù)厣形窗l(fā)生的危險性的病蟲草隨種苗帶入或帶出。
4.排澇、預防甘蔗倒伏
7月-10月為高溫多雨季節(jié),若蔗田積水,要及時排水、因為這個季節(jié)甘蔗植株高大,后期容易倒伏,會影響產(chǎn)量和糖份。
五、收獲、運輸 、加工
1.為保證宿根甘蔗的萌發(fā),新植甘蔗應選擇立春后收獲較好,這樣可以避免1月份云南蔗區(qū)低溫和霜凍對宿根甘蔗芽的影響;在甘蔗達到工藝成熟期時,應做到低砍或快鋤低鏟,入土2-5cm,蔗樁不外露,小鋤低鏟不僅有利益當年甘蔗高產(chǎn),還有利益第二年宿根甘蔗萌發(fā),為甘蔗的持續(xù)高產(chǎn)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然后將挖起的甘蔗用刀削去須根、剝去葉鞘,從最頂端有黑色蠟粉的節(jié)間砍下,送入糖廠。
2.甘蔗成熟,適時砍收,防止過熟糖份下降,運輸過程中防止無公害產(chǎn)品或成品污染,確保無公害甘蔗產(chǎn)品的質量。
3.加工、產(chǎn)品儲藏、運輸、加工所用的場地、設備必須具備安全、衛(wèi)生、無污染。倉庫外必須掛牌標明“無公害甘蔗產(chǎn)品專貨倉庫”。
4.加工人員要求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并持證上崗。
5.按甘蔗品種、等級或原料等情況,采取相應的加工工藝,確保產(chǎn)品質量。
6.產(chǎn)品在加工過程中,不準使用國家禁用的化學合成的防腐劑、食品添加劑和人工素色等,國家允許使用的不得超過國家標準。
7.包裝材料應符合無公害食品要求。
參考文獻
[1]劉夢明.甘蔗高產(chǎn)栽培技術總結.甘蔗.2003(4)
[2]謝浩才.甘蔗抗旱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熱帶農(nóng)業(yè)工程.2010(5)
[3]楊生超.甘蔗抗旱栽培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糖料.2001(3)
[4]李慧芳.甘蔗高產(chǎn)栽培技術.農(nóng)村經(jīng)濟與科技.2011(10)
[5]何樹林.甘蔗高產(chǎn)高糖高效栽培技術.湖南農(nóng)業(yè).2000(2)
[6]覃鳳茉.甘蔗栽培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9(12)
[7]戴亨仁.黑皮果蔗高產(chǎn)高效無公害栽培技術.科學種養(yǎng).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