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榮寧
你一定知道種花、種樹、種草,但你知道牙齒也可以種嗎?人有32顆牙齒,少兒時期叫乳牙,換牙以后的叫恒牙。恒牙掉了就叫缺牙。我的32顆恒牙兄弟,幾十年來,跟我啃地瓜、咬核桃、嗑板栗、嚼花生,可謂無難不克,無堅不攻。但如今,七零八落,戰(zhàn)斗力明顯減弱,不敢面對朋友的盛宴、發(fā)小的佳肴。
給恒牙補充兵源的最好方法就是種牙,醫(yī)學叫作種植牙。那天上午我去市口腔醫(yī)院種牙。之前和種植科的馬主任有過多次溝通,知道現(xiàn)在的種植牙有三種,經(jīng)過比較,我選了德國造的。隨后簽了手術(shù)協(xié)議,走進手術(shù)室。馬主任告訴我,今天的任務是拔4顆牙,種8顆牙。又要失去4個兄弟,我心里那個難受啊。拔牙的過程并不復雜,因為要離隊的兄弟本身就帶著傷病,馬主任揮舞鉗子在我嘴里拔、拔、拔,感覺就像拔草一樣,4個兄弟來不及說一聲道別的話,就被馬主任咣當、咣當丟入盤中。
種植牙的過程就沒那么簡單了,入伙是要講程序的,先要給它找個關(guān)鍵位置。4個中國兄弟剛走,那個牙坑是現(xiàn)成的,但是德國兵個子大,坑小了待不住,于是馬主任開始修整“牙坑”。他先用刀刮去坑邊的肉,再用銼子銼平整了,然后就是用鉆子深鉆一個洞,聽著馬主任“修坑”時發(fā)出的刮、銼、鉆的聲音,我懷疑他業(yè)余時間有做木工的愛好,什么鑿個洞啊,打個榍啊,技術(shù)甚是熟練。他還不停地叮囑助手,把骨粉收集起來,下面還有用。好像他銼的不是我的骨頭,而是黃金。最后的程序是上螺釘,馬主任的工具很專業(yè),好像是電動螺絲刀。螺釘上好后,一個種植牙的基礎就算打好了。
馬主任將這套程序在我嘴里來了8遍,用了兩個半小時。嚴格地說是打了8個牙釘,就好像蓋房子,埋了8根樁,它起的作用是固定牙根。牙釘是打入牙槽骨里,上下牙釘分別要用6個月和3個月才能和牙槽骨長在一起。而打牙釘只是整個種植牙程序的第一步。
術(shù)后半年,我到醫(yī)院去檢查。經(jīng)過半年的愈合,我種的8顆牙中只有5顆牙釘埋入牙齦里,另外3顆還有部分暴露在外面。分析原因這3顆牙都是現(xiàn)拔現(xiàn)種的。當時看上去牙釘?shù)娜种阎踩胙啦酃牵?個月后由于牙槽骨萎縮,部分牙釘暴露在牙齦之外。因此我建議今后如果去種牙,盡量不要選擇即刻種,應該在拔牙之后過個一年半載再去種。
種植牙的第二步是上基臺。把愈合的牙齦切開,在牙釘上上個螺絲帽。這個螺絲帽要略高于牙齦,將牙齦撐開(據(jù)說牙齦特別容易長在一起),以方便后續(xù)的操作。
種植牙的第三步是咬牙模。這和一般的鑲牙程序差不多,先咬一個牙齒的模子出來,以便后場加工牙冠。在咬模的同時,醫(yī)生還要在相當于樹根的牙釘上,安一個相當于樹干的金屬小螺絲柱子,將來制作好的牙冠就套在這個小柱子上,再用粘合劑加固。
種植牙的第四步就是安裝好牙冠之后,對咬合程度進行調(diào)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從第二步到第四步要去醫(yī)院四五次,需一個月時間。這樣,種上面的牙需要七八個月,種下面的牙需要四五個月。
由于我左右兩邊各有3顆牙是并排種的,制作牙冠時沒有3顆分開,而是做了一個整牙,套在3個牙釘上,有點像在3個橋墩上搭了1座橋。理論上講,無論橋面荷載多重,3個橋墩都是平均受力,有利于減輕橋墩的負擔。但是全部牙齒種完之后,我有兩個奇怪的感覺:其一,三牙合一的兩個大整牙含在嘴里,就像含著兩塊石頭,光滑的感覺像玉石。聯(lián)想到《紅樓夢里》賈寶玉出生時含著一塊玉,而我是含兩塊。其二,那兩個大整牙讓我覺得自己有點像甲魚,據(jù)說甲魚的一口牙就是一個整牙。
(編輯 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