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地器材布置的原理
場地與器材布置是體育教師的一項基本功,也是一種特殊的技能,我們可從不同的視角談談其中的原理,如美學視角、安全視角、心理學視角等。
[江蘇·華向陽]:場地器材的布置要體現安全的原則,有利于達到預設的適宜的練習密度,有利于學生觀看教師示范,聽教師講解,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動作的觀察及糾正。
[浙江·角斗士]:首先是安全實用,其次是精練簡明,再次是綜合利用,最后是美觀。
[江蘇·zjsh1977]:我認為布置場地應遵循以下原則:1.科學性:場地的布置要符合體育教學的要求,有利于教師安全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2.新穎性:場地的布置不可千篇一律,可以進行一些變化、創(chuàng)新;3.經濟性:我們經常在公開課、比賽課中看到場地上到處都是線條,教者認為這樣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效果卻恰恰相反,學生眼花繚亂,根本不能領會教師的意圖。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控制場地上的線條,能通過口令指揮的就不劃線,實在需要劃的盡可能簡化,如劃圓形場地時可以在圓周上劃幾個標識點。
[安徽·趙兵]:場地器材布置是上好體育課的重要一環(huán)。如果不根據教材特點隨便布置場地、放置器材,不僅會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影響練習密度,有時甚至還會造成傷害事故。筆者認為場地器材布置應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利于課的組織和管理。器材放置既要考慮教材特點,又要便于對全體學生的組織管理;既要保證充足的活動范圍,又要便于教師統(tǒng)一指揮,照看學生。為使教師能夠看清全體學生,器材放置和練習位置應盡可能統(tǒng)一方向。
2.要留有足夠間隔,以保證安全,使練習不受影響。器材的放置和場地布置要根據教材特點,同時還要考慮學生不按照要求做動作可能出現的情況。如縱跳前滾翻的動作會有學生做出分腿騰躍,應充分估計到,并采取防范措施。
3.要擺放整齊,與周圍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般來說,器材放置和練習場地的圖、線與場館縱軸平行或垂直為好,盡量不用斜向或交叉。這樣布局既整齊美觀,也與周圍環(huán)境保持和諧協(xié)調。
4.準備好連續(xù)上不同教材課時的場地器材。當教師有先后兩節(jié)不同教材的課時,應作統(tǒng)籌安排,先初步整理該用的器材,有的可事先放置好,有的可預先放到方便的地方,場上的圖線能先畫好的則畫好,不能預先畫的,可以先作好標記或畫上細線,到時再添加。
5.要盡量避免風和陽光等自然條件的干擾。體育課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大,在選擇站隊的位置、投擲的方向時,應盡量避免正對風向和陽光。
【江蘇·李安成】:我認為場地器材布置有9個原理:
1.安全第一原理。安全是體育課永遠的話題。盡管有運動就必然有損傷,但這不是我們?yōu)樽约簩ふ姨颖茇熑蔚慕杩诤屠碛伞?/p>
2.針對性原理。課堂教學質量來自于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教學實效性存在于教學的針對性,可以說,沒有針對性的場地器材布置就沒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因此在常態(tài)課中首當其沖要求教學實施者在場地器材布置上體現出針對性原則。
3.合理性原理。場地器材的布置和使用中必須遵循合理性原則,才能提高課堂教學質效。合理性具體表現在場地器材使用與布置過程中要做到集中化和小范圍化。
4.數量性原理。場地器材需要與準備的數量必須適宜教學本身、適合學生的運動能力和教學本身的實際需求才能為教學服務好。
5.實際性原理。運動最大的價值是在于開發(fā)與挖掘每一個學生在原來基礎上獲得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要求特別注重對每一個學生實際運動能力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在教學中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練工作,才能給學生帶來不同層次的提高。
6.季節(jié)性原理。體育教學需要關注季節(jié)性的特點,因為隨著季節(jié)變化而不斷調控不同的鍛煉項目,才能確保學生鍛煉的實效性。
7.自然性原理。除了學校有形的場地器材和一些自主開發(fā)的器材可以為課堂教學和學生服務以外,還有一些自然的學校場地可開發(fā)和利用來為教學服務,這些自然場地既可免除大量的器材搬運,又可節(jié)約有限的教學時間,同時也能很好的實現教學目標。例如,樓梯、臺階、墻壁、圍墻、花臺等。
8.開發(fā)性原理。場地器材的短缺永遠是體育課的痛。面對這種現實窘境,只能主動創(chuàng)新,謀求自力更生,合理利用那些體育課堂上淘汰的廢棄物和生活遺棄物進行合理開發(fā)和利用,把這些物品再次利用和開發(fā),從而為常態(tài)教學課堂服務。
9.多功能原理。多功能原理就是要求我們在使用與布置器材場地時,要充分發(fā)揮器材場地的最大功能化,最好使得它們的利用價值多元化,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物多用。
二、場地器材布置的技巧
【甘肅·瞿學維】:在場地與器材的布置上:一方面,要注重討論和展現固定場地與器材的布置,這與學校投入的資金、場地的大小、設施的種類有很大關系。另一方面,體育課、活動、訓練中的場地與器材的布置,主要體現教師的綜合素質,有時花很多時間布置出來的場地學生如果沒興趣,那就是徒勞無功。所以布置場地也應是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實用、簡潔、高效、有用為原則。比如:通過跳箱練習,能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課前布置場地也是對學生很好的教育。比如學校更換新籃圈,讓學生掛新的球網,學生在掛完后投籃信心倍增。教學與訓練中,更應積極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讓他們能夠體驗到勞動后的回報或收獲,更好地讓學生動起來!
【河北·陳利路】:體育課場地與器材布置應以均衡、平等、安全為原則,如場地與場地之間的距離有一定的規(guī)律或成正平面幾何圖形,各場地所處的環(huán)境基本相同,比如陽光與陰影。其次,根據課的內容、學生的身體條件安排場地,比如按學生的身高分組安排到不同高度的乒乓球場地。
【浙江·沈軍華】:用粉筆定位法,充分利用粉筆的標記作用。筆者喜歡用粉筆,一是粉筆便攜顏色多樣,二是不論是水泥還是塑膠場地,都能作標記,且不會破壞原有場地線條。一般來說水泥和塑膠場地在一場雨后,粉筆痕跡就會消失不見。利用粉筆的顏色可以分組;可以區(qū)別出與以前場地不同的顏色,利用色差可以使標記更明顯;亦可以通過標記符號的不同服務于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練習需要。比如一年級學生分散練習跳繩時,若讓學生自行跳繩,學生容易在練習時相互干擾,如果在一定間隔用粉筆標上數字或可愛符號,使之不會相互干擾,又利于分組與練習興趣,同時可以解決學生跳繩時腳前后左右亂動及容易停頓的問題。
【重慶·陳岳祥】:場地器材布置技巧要全盤考慮,既要考慮練習的內容,活動的范圍,還要考慮用什么器材,器材有多少,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場地是否熟悉等。
三、場地器材布置技能的培養(yǎng)
一些老體育教師,畫場地很有水平,通過目視就可以畫出直線,但現在的青年人在這方面的能力較差,如何發(fā)展場地器材的布置技能,請大家談談。
【北京·榮譽懵】:以前老師都不會走捷徑,都不是一步一個腳印實踐出真本事,土場地上的直線是用腳蹚出來的,不用吊線?,F在的塑膠跑道全畫好了線。如果要培養(yǎng)場地器材的布置的技能,我想通過考核、競賽或激勵的方式也許會好些。
【浙江·項為人】:自從操場鋪了塑膠,好多年沒干這個活了,現在已沒信心畫得直了。我的經驗是:目視參照物目標直走,拿灰斗的手要始終保持一個姿勢。
【江蘇·zjsh1977】:不使用丈量工具,憑目測劃場地曾是體育教師所必備的教學技能,同時也是各類體育教學基本功比賽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逐步改善,尤其是塑膠運動場地的鋪設,體育教師不必再進行目測劃線了,因此,很多年輕教師目測劃場地的能力較差:有的劃出來的線彎彎曲曲的,像條蛇一樣;有的甚至連灰勺都不會拿。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總結了“看、學、練、賽”的練習方法。
1.看。在大學教材中沒有目測劃場地的理論知識,因此,我們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學習獲得。年輕教師在教育實習和參加工作時,多向指導教師和老教師請教,并在實踐中注意觀察他們劃線時的動作方法。
2.學。年輕教師在觀察好目測劃線的方法后,自己應該進行學習。一般是先學會手拿灰勺的方法:右手手握灰勺柄的中端,并用前臂貼著灰勺柄,使單手能夠控制住灰勺。然后是灰勺傾斜的角度,這也是非常關鍵的,如果傾斜角度小了,灰下不來,劃出來的線條不明顯;如果傾斜角度大了,灰下的多,不但劃出來的線太粗,而且還很浪費。再有就是目測的方法,我們可以選定一個目標或者參照物,徒手進行直線的練習。最后劃線時身體姿勢也很重要,我們在劃線時眼睛注視目標,上體稍微前傾進行劃線。
3.練。第一步是借助于直尺等工具進行限制性練習,如沿著直尺劃一根直線,或者利用直尺劃一個圓等;第二步利用老教師劃好的或者是場地上已有的線條進行模仿練習,如沿著直道線劃一道平行線;第三步練習目測目標劃直線;第四步練習目測劃圓形場地;第五步會用灰勺劃田徑、球類的所有場地。
4,賽。在熟練掌握目測劃線技能后,可以組織教研組、縣市范圍的體育教師比賽。比賽內容是在一塊平地上,僅用灰勺目測畫出不同要求的場地線條。通過比賽促進年輕教師多練習,找出差距,不斷提高。
【重慶·陳岳祥】:徒手用灰勺畫線,要想劃得直,有以下幾點:
1.選擇好灰勺,勺要輕、勺肚淺,勺把粗細適宜。
2.持勺要穩(wěn),整個小臂緊貼勺把,勺把不超過肘關節(jié),勺子離地約10厘米左右(根據場地情況)。
3.站位,重心下降,身體稍前傾,右腳尖正對目標點,勺子、小臂、右腿構成一平面。
4.選擇目標點,在預先要畫的地方做標點,再在前方做一標記,使人、標點、標記三點成一線。
5.畫線,眼看標記,余光標點,左手掌持把,右手從下向上輕拍勺把,使灰從勺中溢出,腳步穩(wěn),快步向前,中途不停頓,始終保持一種姿態(tài),勺過標點停下。
6.補灰(右腳從灰上趟過是必須的)。
【河北·陳利路】:體育課場地的布置不僅僅指場地的畫法與畫線技巧,還包括器材的擺放與學生練習的面向問題。器材的擺放要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不受陽光、風及其他班級等自然環(huán)境和人為因素的干擾,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具體方法:課前備好器材擺放示意圖,最好能與同課其他老師溝通好上課場地,以便決定學生練習方向,課間讓值日組學生對照示意圖準備上課場地。至于場地器材布置的技能發(fā)展,需要自己多想、多思。多想是自己在安排場地器材時多想課上的各種情況,以達到科學合理的布置效果。多思是課后針對課上場地器材布置的演練情況進行成敗思考積淀,把好的方面保留定格,不足之處妥善修改,并用特殊符號或形式加以標注;多思也可以是學習歸來后,對所學場地器材布置的思考和追憶,繼承其精華,撥正其“糟粕”。
【江蘇·吳憲俊】:劃線基本功三要點:
1.目測:眼睛看三點成一線的能力,距離的預估能力。
2.步量:用固定的步長丈量距離。
3.眼手配合:眼看要準,手上動作要穩(wěn)定即保持線勺的穩(wěn)定(技巧:上臂貼身體,小臂伸直,手腕固定線勺,略弓腰,眼看前方,瞄準一點)。
【浙江·王明亮】:畫線的基本要領。想畫好線雖然是一個長年積累的過程,但畫線也有一定的方法,掌握好了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畫線的效果。筆者在畫線的方法上總結出以下幾點基本要領:
1.朝前看:眼睛看著前面,不要老盯著腳下的線,否則很容易出錯,放眼看前,用超前的眼光看待畫線。
2.上體直:上體保持一個直立的狀態(tài),但要放松,動作不要僵硬,身體可以隨著地面變化稍微變化,但不要過多擺動。
3.走直線:畫線時要走直線,雙腳以線為中心,腳尖朝前,與線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左右晃動。
4.手握緊:畫線時,手一定要穩(wěn),不要晃動抖動。尤其是地面不平的時候,控制好畫線器材,但不要死死握緊器材,隨著地面幅度走,千萬不要使器材松手。
5.勻速走:在畫線的過程中,腳步走動要勻速,不快不慢,不緊不松,自然就畫出直線來了。
【江蘇·張英】:我們學校不用灰勺,在草地畫線用的是畫線獨輪小推車,操作起來比灰勺更困難,不過這些都是熟能生巧的活,多練就能做好!有機會就讓年輕老師動動手,練多了就畫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