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李偉 范小娜
摘要:加入不同濃度的臍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黃酮,研究臍橙黃酮體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鄰苯三酚的作用,并與維生素C、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的作用進行比較。結果表明,臍橙黃酮濃度為3.01 mg/mL時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與1 mg/mL維生素C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與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及去離子水相比差異極顯著(P<0.01)。臍橙黃酮具有較強地清除體外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
關鍵詞:臍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黃酮;抗氧化;活性氧自由基
中圖分類號:S66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12)14-3050-02
Study on in vitro Antioxidation of Navel Orange Flavonoids
LIU Xiaa,LI Weib,FAN Xiao-nac
(a. College of Pharmacy;b. Rehabilitation Institute;c. Scientific Research Department,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00,
Jiangxi,China)
Abstract: The in vitro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scavenging activity of navel orange(Citrus sinensis Osbeck) flavonoids was studied by determining the autoxidation rate of pyrogallol after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avel oranges flavonoids was added. Vitamin C and 50% alcohol was used as compare. The result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between the antioxidation of 1 mg/mL vitamin C and 3.01 mg/mL navel oranges flavonoids; however, the antioxidation of navel oranges flavonoids was very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1) from that of 50% ethanol and CK, indicating that navel oranges flavonoids had strong in vitro ability in scaveng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Key words: navel oranges; flavonoids; antioxidation; superoxide radical
贛南臍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營養(yǎng)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各類營養(yǎng)成分。贛南氣候溫暖,雨水充沛,晝夜溫差大,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yōu)勢,非常適宜種植臍橙,臍橙皮中含有豐富的天然黃酮類化合物[1]。研究表明黃酮類化合物具有降脂、抗血栓、抗氧化、抗衰老、抗心率失常等作用,因而廣泛用于醫(yī)藥、食品等行業(yè),具有極廣的開發(fā)應用前景[2-4]。研究通過比較維生素C、乙醇和臍橙黃酮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并研究不同濃度臍橙黃酮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旨在為更加深入地研究臍橙黃酮的作用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1.1.1主要儀器UV-160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購自日本島津公司,EYELAN-1001旋轉(zhuǎn)蒸發(fā)儀購自上海愛明儀器有限公司,SHZ-JIIA型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購自西安波意爾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1.1.2原料與試劑橙皮粉為市售贛南臍橙果皮在50 ℃恒溫烘干后粉碎過50目篩所得,純度為99.0%的橙皮苷標準品購于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三羥甲基氨基甲烷(Tris)、乙二胺四乙酸(EDTA)、鄰苯三酚、維生素C、無水乙醇、NaOH、HCl均為分析純。
1.2方法
1.2.1試劑的配制0.2 mol/L Tris:稱?。玻矗玻?g Tris,以去離子水溶解定容至100 mL;Tris-HCI-EDTA緩沖液:50 mL 0.2 mol/L Tris與46 mL 0.1 mol/L HCl混合,內(nèi)含1 mmol/L EDTA,pH 8.2,定容至100 mL;45 mmol/L鄰苯三酚:稱?。担叮罚?mg鄰苯三酚,用0.01 mol/L HCI溶解定容至100 mL,溶液須臨用前現(xiàn)配;1 mg/mL維生素C:稱取50 mg維生素C,用去離子水溶解定容至50 mL。
1.2.2樣品的處理準確稱?。?g樣品放入圓底燒瓶中,加入100 mL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于70 ℃提?。?h,抽濾,從濾液回收乙醇,使?jié)饪s液pH 5,靜置過夜,待黃酮全部沉淀析出,離心,得黃酮[5]。
1.2.3橙皮苷標準曲線的繪制準確稱量2.238 mg純度為99.0%的橙皮苷標準品,用含1 g/L NaOH的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搖勻,得濃度為89.52 μg/mL標準品溶液。準確吸取該標準品溶液0.5、1.0、1.5、2.0、2.5、3.0 mL分別置于10 mL比色管中,用含1 g/L NaOH的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標準品溶解1 h后,以含1 g/L NaOH的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溶液為空白,在360 nm波長處測定這一系列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y)為縱坐標、橙皮苷濃度(x)為橫坐標作標準曲線[6],該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0.018 1x-0.069 2,r=0.999 7。
1.2.4樣品中黃酮含量的測定將通過方法1.2.2所得的黃酮用含1 g/L NaOH的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搖勻,用移液管精確移?。埃?mL于10 mL比色管中,用方法1.2.3測定其在360 nm的吸光度,然后按照下述公式計算贛南臍橙皮中的黃酮得率:黃酮得率=[(y+0.069 2)×5 000×10-6/(0.018 1×5)]×100%。式中,y為黃酮溶液在360 nm處的吸光度;5 000為黃酮的稀釋倍數(shù);10-6為μg與g之間的單位換算;5為樣品質(zhì)量(g)。計算得黃酮得率為3.01%,黃酮濃度為3.01 mg/mL。
1.2.5試驗設計
1)不同清除劑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磦€試管標記為1、2、3、4,每組中分別加入4.5 mL pH 8.2的Tris-HCI-EDTA緩沖液,于25 ℃水浴預熱20 min,然后在1、2、3、4號管中分別加入3.01 mg/mL臍橙黃酮、1 mg/mL維生素C、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和去離子水各0.1 mL,再各加入鄰苯三酚0.4 mL,搖勻,于321 nm處測定作用1、2、4、6、8、10 min時的吸光度,3次重復。清除率d=[(A空白-A樣品)/A空白]×100%。
2)不同濃度臍橙黃酮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將通過方法1.2.2所得的黃酮用含1 g/L NaOH的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溶液溶解并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搖勻;分別精密量取該溶液,用含1 g/L NaOH的體積分數(shù)為75%的乙醇溶液稀釋制成0.3、0.6、0.9、1.2、1.5、1.8、2.1、2.4、2.7和3.0 mg/mL的臍橙黃酮溶液。仿前述“不同清除劑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濃度臍橙黃酮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
1.2.6統(tǒng)計學處理數(shù)據(jù)使用SPSS 11.5軟件統(tǒng)計。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清除劑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
由表1可知,作用l、2、4、6、8、10 min后,3.01 mg/mL臍橙黃酮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分別為39.93%、45.47%、34.96%、28.95%、24.73%、19.92%,隨著作用時間的延長,清除率先升后降,平均清除率為32.33%±9.60%,1 mg/mL維生素C和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對鄰苯三酚的平均清除率分別為39.07%±4.78%和7.99%±4.22%。3.01 mg/mL臍橙黃酮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與體積分數(shù)為50%的乙醇及去離子水(對照)相比差異極顯著(P<0.01),與1 mg/mL維生素C間無顯著差異(P>0.05)。
2.2不同濃度臍橙黃酮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
由圖1可知,隨著臍橙黃酮濃度的增大,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提高,當臍橙黃酮濃度為0.3 mg/mL時,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低于10%,說明提取物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與臍橙黃酮濃度有關。
3結論與討論
上述結果表明,臍橙皮提取物有類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作用,能較強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O2-·),作用效果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增強,呈非線性的劑量關系。橙皮苷是柑橘黃酮中最重要的一種,抗氧化活性較低,需要在較高濃度下才表現(xiàn)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試驗中臍橙黃酮和維生素C都有很強的體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可應用于抗氧化保健食品中。臍橙黃酮濃度為3.01 mg/mL時對鄰苯三酚的清除率與1 mg/mL維生素C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說明臍橙黃酮濃度比維生素C濃度大才達到相似的清除率。因此,臍橙作為贛南地區(qū)的特產(chǎn),它將是一種有應用前景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劑,其藥用價值可被大力開發(fā)利用。
參考文獻:
[1] 蔡定建,謝志鵬,羅六保,等. 臍橙皮中黃酮類化合物與果膠的分離和提取研究[J]. 分析測試技術與儀器,2006,12(4):239-242.
[2] 劉成倫. 黃酮類化合物抗氧化性質(zhì)的研究進展[J]. 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06,27(5):158-168.
[3] 張玉萌. 黃酮類化合物抗腫瘤作用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 中國藥物應用與監(jiān)測,2006(6):50-53.
[4] 王瑋,王琳. 黃酮類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 沈陽醫(yī)學院學報,2002,4(2):115-119.
[5] 張國文,楊佳,何力,等. 醇法提取贛南臍橙皮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工藝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工科版),2009,31(3):205-209.
[6] 盧靜華,王亞娟,于玲. 陳皮中橙皮苷超聲提取工藝研究[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4):60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