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婕
每每當旁人問起成都,我總會概括道,氣候好、美食多、佳人靚、物價低、蓋碗茶、麻將響、溫柔鄉(xiāng)。這里有潮濕陰霾的天空,伸延莫測的街道,沿河一片鋪開的麻將桌,街頭巷尾的茶館,燈紅酒綠的夜生活,生機勃勃的地下樂隊。在成都,心不在焉的堵車,心不在焉的閑逛,心不在焉的泡吧,心不在焉的吃著美食哼著歌,心不在焉的摸牌下叫……
時間,變成了一個概念。一天從中午開始,到點該吃串了,到點該搓麻將了,到點該擺龍門陣了,到點該看演出了。日復一日過著療養(yǎng)般的生活,“天府之國”就這樣曖昧了我四年。
離開時,帶著多了近二十斤橫肉的軀體揮別成都,痛定思痛的同時,我也暗自發(fā)誓:三十年內減肥攢金,日后必回成都定居。
“晃”在老西城,一局麻將配碗茶
成都的西邊是塊“風水寶地”,老成都的“蜀地風骨”在那片顯露無疑。
撇開武侯祠、錦里、寬窄巷子、浣花溪這些旅游景點不說,其中最“接地氣”的當屬百花潭公園。
一入園,便凸顯一派川西園林的風格。沿著曲徑通向亭臺樓閣,假山飛瀑之間,三五成群的游人戲魚喂食。行走中,不斷與神態(tài)輕松的中老年人擦肩而過,他們提鳥籠,哼川腔,腳穿板子鞋,邁起八字步怡然自得溜達著。
再往深處尋覓,各式茶園顯露眼前,名字還叫得格外好聽,浣園、磊園、百花園、船舫……這些園子一路鋪開到府南河邊,盡管放心大膽的尋一張木桌,拉過藤椅坐下。老板張嘴就問:“幾個人?”不管什么茶,都是三五塊錢的事。喝多久不管你,專人巡場加開水。泡上茶,也不管熟不熟,自然有大方的成都人圍上你,擺起“龍門陣”。就談些奇聞異事,家長里短挺好。這位茶客說的唾沫橫飛的時候,鄰座時不時還要插上一嘴,遇到聽不懂四川話的好奇者,還會用蹩腳的川普(四川普通話)解釋一番,引得全場善意的哄笑。
放眼望去,除了閑聊的,還有數(shù)十上百張麻將桌延綿不絕。喊一句“打牌”,一副麻將加撲克即刻送上桌,你要是喝茶,打麻將不另外收費。就算是一塊一盤,十幾二十塊錢,便能打發(fā)一下午的時光。
成都麻將的打法簡單,除去“東南西北中發(fā)白”,手中留兩種花色,打缺門。一家胡牌,其余幾家繼續(xù),直到最后一家沒有胡牌或摸完最后一張牌為止,這便叫“血戰(zhàn)到底”。這種完全沒有技術含量的玩法,被專業(yè)人士戲稱“打著能睡著”的麻將。成都人可不較真,總歸是悠閑,那就悠著來,反正又不趕時間。
沿著府南河走到武侯祠大街與通祠路的交界處,有一片不大不小的廣場,那便是“吃貨”的聚集地——耍都文化廣場。從龍抄手、鐘水餃、擔擔面、鍋盔、缽缽雞、雞蛋醪糟這些川味小吃店小攤,到火鍋、湯鍋、干鍋、冷鍋魚、川菜館等各式餐廳,無論是腌鹵的、涼拌的、冷食的、鍋煎的,還是蒸煮的、烘烤的、油酥的,燜炸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來耍都一趟,就能吃遍整個成都。
其中最討喜的要數(shù)自助餐館,因為耍都里配備了電玩城及KTV,只要有一個同伴“鎮(zhèn)場”,你大可不必擔心老板會趕人,出去玩一兩個小時,消化消化再回來“奮斗”。一來成都的餐飲服務態(tài)度不錯,奉食客為上帝;二來這里幾乎每個門店都生意火爆,老板各個心態(tài)都極好。
“戀”在桐梓林,慢節(jié)奏不分中西
桐梓林,是成都一個挺“夾生”的地方。這個深藏在成都南門CBD的安靜之所,是成都人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友人們精心準備的桃源。也是本地人開開洋葷,茶余飯后“洋盤”談資的來源地。在這里,“洋人們”沉浸于家鄉(xiāng)的氛圍,和著成都的節(jié)奏;“地頭蛇”操著本地的方言,享著海外的風情。
大道兩旁郁郁蔥蔥的樹籠罩整片區(qū)域,經(jīng)此路過的車輛,輕碾復古碎石路面發(fā)出“噠噠”的聲音。它們都像是事先商量好一樣,緩慢行進,就像汽車廣告里慢放的那么幾拍。因為毗鄰美領館及城南CBD,再加上本身建筑風格以歐式為主,所以不難看到不同膚色的老外??芍档玫慕蚪驑返赖氖?,可能迎面而來的一個金發(fā)碧眼的小伙兒,會用成都話跟你打招呼。千萬別太過驚訝,細心觀察你能發(fā)現(xiàn),就在露天咖啡館的遮陽傘下,老外和本地人夾雜著方言和洋文,端著咖啡擺的還是“龍門陣”。
對于“吃貨”來說,這里不是“最成都”的美食集中營。但如果偶爾小資一把,想體驗西餐紅酒什么的時候,來桐梓林絕對是最佳選擇。你不用擔心菜式是否正宗,因為你會不時看到外國人豎起的大拇指。說白了,真要是假的,不就成了關公面前耍大刀,遭人笑話不是。那些零散分布在街道兩旁的進口零食小商店,販售著五花八門的新鮮貨,必須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份量還絕對巴適。
鄭重推薦位于桐梓林東路的Peter's西餐廳,由于客人多半是洋房社區(qū)里拖家?guī)Э诔鰜淼睦贤猓赃@里的菜品分量超大,主打墨西哥菜極為地道。“烤薯皮”的奶酪香、肉香和馬鈴薯香三者融匯貫通,口感相當銷魂,為必點菜品;田園沙拉很實惠,配上蜂蜜芥末醬堪稱完美單品;但凡帶有“芝士”兩字的菜品都值得一試,因為這里提供的芝士量足且夠濃郁。還有甜品凱薩蒂亞、雪葩、焦糖核桃派都是絕頂美味。
當華燈初上,聲色犬馬的夜生活開始,這里的各式“異域風情”小酒吧敞開大門,迎接八方來客。你可能在這里邂逅一場艷遇,一段“異國情緣”,也有可能是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
“嗨”在東區(qū)音樂公園,
玩把成都文藝味
北京的798堪稱全國各類藝術范兒的朝圣之地,“SOHO式藝術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已然演化為一個文化概念。上海有盤子坊、M50,廣州有紅磚廠,武漢有漢陽造……越來越多的創(chuàng)意園區(qū)的涌現(xiàn),讓城市藝術有了溫床。
而成都的東區(qū)音樂公園,深烙著成都——這個西南重鎮(zhèn)的城市特色。位于成都東二環(huán)外的東區(qū)音樂公園,是原成都紅光電子管廠舊址。這個由老工業(yè)園區(qū)改建而成的藝術園區(qū),現(xiàn)在赫然成為目前“國內唯一的音樂體驗主題公園”。
成都是中國三大“地下音樂”發(fā)源地之一,從本土發(fā)揚光大的“熱波”音樂節(jié),到堪稱中國音樂節(jié)史上最強演出陣容的“大愛”音樂節(jié);從“地下音樂”孕育溫室的小酒館,到文藝“嗨班子”勝地的熊貓俱樂部。被各式各樣的演出熏陶了四年,我這個偽文青兼?zhèn)螕u滾愛好者,終于在東區(qū)音樂公園找到了歸屬感。 踏入音樂公園的第一眼,就被眼前這些樸素的,歷史歲月滄桑的建筑所打動。上個世紀50年代前蘇聯(lián)援建的高大廠房,沉淀火紅年代記憶的紅磚墻,懸于半空極具工業(yè)符號感的煙囪管道,各式泛著銹色的大型機械以及那些枝繁葉茂,年代久遠的高大桉樹和梧桐……原來簡樸的老廠區(qū),現(xiàn)在看來卻充滿后現(xiàn)代的味道。
公園內,廠房墻上烙印著各種時代鮮明的標語。據(jù)說創(chuàng)作者是紅光廠里的老員工,他用年輕時的激情書寫了當年廠房墻上所有的標語,只為重現(xiàn)當年大干快上、斗私批修的革命豪情。
在火車頭廣場上,一列標號為1519的四川境內第一批蒸汽式火車頭和四節(jié)綠皮車廂,依然停在一段保留完好的鐵軌上。旁邊一家火車主題餐廳,點單要用上世紀80年代綠皮火車上用的餐券,“穿越感”襲來的一剎那,讓人很難hold住懷舊情愫。
在東區(qū)音樂公園用餐頗有一番講究——吃食堂,吃飯要先到兩個窗口統(tǒng)一購買“飯票”,再持“飯票”到相應的館子里吃飯,而飯票的金額分為1元、2元、5元、10元和20元。食堂的員工們穿背帶工服、戴廚師帽,你要是有興致,也有搪瓷缸和鋁飯盒的供應。一頓飯吃下來頗有些“大鍋飯,大食堂”的陣勢。
有音樂,就不缺“粉絲”。成都大舞臺原是紅光廠的露天燈光球場,現(xiàn)在改為演出場地,一直熱鬧非凡,每天都有新花樣,不同的音樂輪番上演。不管你會還是不會,只要你夠膽量,只管登上舞臺,跟樂手們一起互動表演,下面多的是人歡呼鼓掌。什么新歌發(fā)布會、啤酒音樂節(jié)、大學生藝術節(jié),天天都是音樂的盛宴,尤其是晚上,燈光四射下?lián)]灑青春的豪邁,現(xiàn)場絕對嗨爆棚!為此,公園也特別官方掛牌了一個“粉絲大本營”,不定期組織粉絲們參與明星見面會和新歌專輯發(fā)布會等。即使你的口味再小眾,也能在這里找到“臭味相投”的朋友。
趕上喜愛的演出,嗨得有點晚了,向你推薦園內一家叫“果然”的酒店,酒店的大門是用舊鍋爐切割而成,切下來的一塊平放注水,就是魚池。酒店只有24間房,由24位設計師傾力打造,每人設計一間各具特色的客房,每間房都有自己的名字和風格。當然560——1560元一晚的價格也很咋舌,不介意的話,大伙兒拼個床吧。
整個園區(qū)逛下來,圍繞著“音樂”主題衍生而出的一系列業(yè)態(tài),可謂讓人驚喜連連。而身穿著藍色勞保服、頭戴藤條安全帽、肩挎綠軍包、臂套紅袖章的安保人員操著成都話,維持秩序的場景更是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藏舊的“獨特”情懷。
時隔一年多,我還能回憶起剛入川時聽聞的段子:“吃點麻辣燙,打點小麻將,喝點蓋碗茶,看點歪錄像”。早在秦漢時代關中人便說“少不入川”,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良田萬頃,物產(chǎn)豐富,既無天災又無人禍……如此環(huán)境,怎會生得煩惱,又怎會有壯志未酬的失落?成都,是座“塵世間的上帝之國”。
每年每季,接踵而至的游人不少,由此而生的旅游美食攻略也頗豐。然而,當真正融入成都,才意識到它其實就是每個人理想中的生活縮影。不管大時局如何演化,成都人照樣吃飯喝茶打麻將,照樣中西合璧來者不拒,照樣藝術人生……
成都說,你可以選擇離開,但總有一天你會再回來。
行走關懷
【住宿】
每年,由川入藏的背包客們都會選擇成都作為落腳的一站,因而風格各異、價廉舒適的青旅及短租公寓式酒店大受追捧。
推薦一:成都四號工廠青年旅舍位于市內同仁路小通巷,距離寬窄巷子就步行五分鐘的路程。它隱藏在民居與小店之間,由工廠舊廠房改造成LOFT風格,頗有《奮斗》里“心碎烏托邦”的味道。整棟大樓寬敞且分區(qū)明確,房間安排錯落有致、除了擁有一般青旅皆有的特色外,還多了桌球區(qū)、飛鏢區(qū)、閱讀區(qū)、DVD觀影區(qū)和上網(wǎng)區(qū),并配有冰箱和微波爐。接待室后面的院子植物蔥蘢,天井上休閑椅成片,是結黨聚會的好地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它位于頂層的Club,提供的酒水飲料價格公道,夜里上來坐坐,風景獨好。溫馨的是每個房間里皆是木地板鋪成,連六人間都配備了梳妝鏡。公共浴室更是國際化配置,干凈整潔。WIFI覆蓋到每個房間,頂樓的晾衣區(qū)是陽光玻璃棚,還配有貼心固定架。房間價格從50元到250元不等,如果持有國際青年旅舍會員卡,便能享受到35元一床位的優(yōu)惠價。四號工廠因為人氣火爆,需要提前電話或網(wǎng)上預訂,特別的房間需要支付小額定金。
推薦二:成都月亮河蕭邦短租公寓式酒店位于錦江區(qū)岳府街蕭邦大廈,屬春熙路商圈CBD核心區(qū)位。在這棟大廈里共設有25間客房,擁有一室兩廳或兩室兩廳兩種房型。除了擁有快捷酒店的全套配置外,更有冰箱、洗衣機和廚房等居家電器,甚至廚房里配有全套做飯用具。房間設計溫馨舒適,每套床上用品都不是一般酒店的固定統(tǒng)一樣式,而是根據(jù)房間的不同風格所搭配的,若是全家出行下榻,建議選擇家庭套房。價位一般在158元到238元之間,長期住宿有一定折扣,不用交付定金,電話免費預約。
【美食】
成都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種餐館,而且完全不用擔心價格及口味的問題,家家都地道美味且人潮如云,具體說推薦哪些店子,完全是多余,只能提些不容錯過的小建議。
一是零散小攤上的美食,比如蛋烘糕,一般價位是1.5元兩個。面粉和雞蛋調和而成的圓形糕餅配有咸甜兩種口味,配料從大頭菜、酸豇豆、醬黃豆到肉松、火腿、青椒不等,調料還有各式果醬、沙拉醬及番茄醬等。你可以自行搭配幾種,口味就看個人喜好了。
二是夜市攤上的夜宵,大多聚集在居民社區(qū)周邊及各類大學附近。建議住在景點周邊的話,就問問上了年紀的本地人及小賣鋪老板,他們都很熱情且成都話易懂。夜市攤上除了慣有的燒烤炒菜以外,會有流動的串串攤、蹄花湯和干鍋。串串無論葷素基本都是一毛一串,十幾塊錢夠三個人吃的直呼“爽”,蘸醬分干碟油碟兩種,建議香油碟加點干辣椒粉即可,因為涮料本身都是特調過的。一份蹄花湯大概二十塊錢,一整塊糯爛的豬蹄配上濃湯和蕓豆,加點大頭菜實在是下飯的上選,當然加蕓豆和湯是免費的。干鍋內容豐富,雞胗、排骨、兔肉、牛肉、羊肉……可隨意搭配幾種,小中大鍋價位是25元到50元不等,大可叫老板多放些配菜,不另外加錢,順便再來碗雞蛋湯圓醪糟,那就太完美了!特別推薦成都特有的“梅子酒”,幾乎每家餐館都有釀制,幾塊錢一小杯,口感香醇且酒味不重,但千萬別大意,此酒后勁很足,切勿貪杯。
【交通】
成都出行不太建議出租車,與整座城市“物美價廉”特性相比,出租車的價位稍顯不“親民”,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出租車挺難招到,特別是在商圈和旅游景點附近。線路豐富的公交車及貫穿成都繁華區(qū)域的地鐵,都是不錯的選擇。溫馨提示,在成都搭乘公交車請自備零鈔,因為不設找零,你如果想蹲在自動投幣箱邊上等找錢,司機是不允許的。如果你有急事,或者計劃行程中需要乘坐到出租車,電召比較靠譜。出租車電招服務熱線:962999,30分鐘以內的即時電召,會收取服務費5元。30分鐘以上的預約電召,三環(huán)內收取服務費15元,三環(huán)外收取服務費20元,而且費用直接從話費中扣除。從火車北站出發(fā)或到達,還是建議搭乘地鐵,而去往雙流機場請選擇機場大巴,早晨6:00到晚上9:00每十五分鐘一班車,中途??棵绹I事館(桐梓林附近)、成都數(shù)碼廣場、小天竺、岷山飯店四站,可自行就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