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時間:2001年5月
教學場合:南通市第三次青年教師教學展示活動
教學對象:南通市港閘區(qū)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認真觀察分析的態(tài)度和靈活的思想方法。
2.結合課文內容,理解“掃興、垂頭喪氣、胸有成竹、疑惑、得意洋洋、譏諷、轉敗為勝”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兩次賽馬時雙方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教學準備】
孫臏、田忌、齊威王頭飾各一,齊、田的旗幟各一,六匹馬的圖片,鑼一只,生字卡片若干。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一則歷史故事《田忌賽馬》(板書課題)。
2.學生自讀課文,了解故事。
3.交流:《田忌賽馬》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田忌賽馬》寫的是田忌和齊威王兩次賽馬)
4.課文哪幾小節(jié)分別寫了第一次、第二次比賽的場景?
5.兩次賽馬,比賽結果卻完全不一樣。第一次田忌——(引導學生說)輸了,第二次田忌——贏了。田忌由輸?shù)节A,課文中用了一個成語——轉敗為勝(出示詞語卡片,齊讀)。
6.使田忌轉敗為勝的關鍵人物是誰?(孫臏)
二、再讀課文,歸類詞語
1.《田忌賽馬》這個歷史故事就是通過這三個主要人物的活動來展開情節(jié)的,故事對人物的描寫特別生動。課文中用了哪些生動的詞語?請同學們默讀一遍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人物動作、神態(tài)的詞。(學生自讀課文,找出有關詞語)
2.相互交流,出示詞語卡片:得意洋洋、掃興、垂頭喪氣、目瞪口呆、疑惑、胸有成竹、譏諷、輕蔑。
3.這些詞分別是描寫誰的?誰來排一排。(學生將詞語按人物歸類,提醒學生注意詞語在課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
4.指導學生讀準詞語,重點指導“輕蔑”的“蔑”和“垂頭喪氣”的“喪”兩字的寫法。
5.我們將在下面的學習中聯(lián)系上下文來進一步理解。以后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就要養(yǎng)成像剛才那樣加圈加點的習慣,注意那些生動的詞。
三、學生演示,了解第一次比賽的情況
1.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第一次比賽的情況。(出示六匹馬及“田”、“齊”旗幟的圖片)這是齊威王和田忌當時比賽的六匹馬,請你讀讀課文,然后根據(jù)課文的內容,邊介紹邊演示第一次比賽的情況。
2.指名學生演示第一場比賽。
提示:你們先來介紹一下這次比賽的陣容吧。說說第一場比賽的情況。
3.第二、第三場的情況和第一場差不多。(師移動馬匹)三場比賽,田忌都——輸了。這時候,田忌的心情可想而知,課文用了哪兩個詞?(掃興、垂頭喪氣)
引導學生結合事例理解“掃興”。(正當高興時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而興致低落,就像興致被掃掉了)
“垂頭喪氣”是什么樣子?請你們自己做做,體會一下。
4.齊讀課文第2小節(jié)。
5.讀了課文,看了演示,你知道田忌為什么會輸嗎?(因為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強)
四、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心情
1.田忌的好朋友孫臏看完了這場比賽以后,為他想了個好主意,我們來看看課文4—12小節(jié),他又是怎么給田忌出主意的呢?
2.這部分課文主要是通過人物對話來寫的,你們說怎么學比較好?(分角色朗讀)
3.讀之前,我們要來想一想故事中這幾個人物的心理。齊威王剛剛取得了勝利,他得意洋洋;田忌剛剛敗下陣來,他很掃興;孫臏是個智者,他的心中主意已定,他是胸有成竹。三個不同的人物,三種不同的情緒,怎么去朗讀,這些詞語作了最好的提示。前后四個同學分角色把這部分練一練。(學生分角色練讀)
4.集體分角色朗讀:男同學讀田忌的話,女同學讀孫臏的話,齊威王的話請一個同學來讀。敘述部分老師讀。
5.根據(jù)學生朗讀情況,結合重點詞語,適當指導。
(1)進一步體會田忌的生氣,讀出生氣的語調。
(2)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疑惑的語氣應該怎樣讀?(師范讀)
(3)補充“胸有成竹”的典故。
“胸有成竹”在這兒是說孫臏怎么樣?(此時,他心中已經(jīng)有了讓田忌取勝的辦法)所以他說起話來應該——十分肯定,十分堅決。
(4)齊威王對田忌說話是一種譏諷的語氣?!白I諷”就是嘲笑,該怎么讀?
6.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把這部分再練一練,也可以適當?shù)丶狱c動作,待會兒,請幾個同學到前面來分角色讀。(學生練習朗讀)
7.哪幾個同學來擔當這三個角色,直接讀人物的對話?
8.剛才,我們看到孫臏對田忌耳語了幾句,(老師對扮演孫臏的學生)孫先生,你在和他說什么呀?能不能大聲對大家說說?
9.這是孫臏的主意,如果當時你也在場,有沒有什么其它的好主意?(例如:再去尋找一些好馬,換上一些好的騎手,買通齊威王的騎手)
五、角色扮演,再現(xiàn)第二次比賽過程,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1.剛才,我們也動了腦筋,想了一些辦法,但似乎都不是很合適。那我們就來讀讀第二次比賽的經(jīng)過,看看孫臏出的主意到底怎么樣?
2.孫臏真了不起!剛才,我們通過演示知道了第一次比賽的過程,又通過分角色朗讀再現(xiàn)了孫臏為田忌想辦法的情境,孫臏的主意使第二場比賽更為精彩,能通過表演把這場比賽再現(xiàn)出來嗎?那就請你們大家來當導演,你先輕聲讀讀課文,想想人物的表情、動作是怎樣的。(學生讀課文準備)
3.學生擔當導演,指導表演。
你們覺得表演需要哪些角色?(齊威王、田忌、孫臏、騎手、發(fā)令員、裁判)
各位導演,還有沒有什么需要再對各角色指導一下?
4.表演第二場比賽過程,特別提醒表演同學將人物的表情表演好。
(1)第二場比賽后穿插提問:(對驚慌的齊威王)這時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2)比賽結束后追問:(對田忌)孫臏的辦法果然不錯,使你取得了勝利,你有什么話對他說?
5.你們還有沒有什么要對孫臏說或有什么問題要問一問?(孫臏為什么能想到這么好的辦法呢?)
引導學生結合故事討論:田忌經(jīng)過了認真觀察,細致分析,最后作出了判斷。
6.第一場比賽,齊威王的勝利靠的是馬的實力,那第二場田忌的勝利靠的則是什么呢?(孫臏的智慧)他們是以智取勝(板書)。
7.齊讀課文第二次比賽場景的部分。
六、總結課文,拓展閱讀
1.今天這節(jié)課,通過同學們演示、朗讀、表演,再現(xiàn)了這場精彩的馬賽。課文對人物的描寫也十分生動,齊威王是從“得意洋洋”到“目瞪口呆”,田忌是從“垂頭喪氣”到“轉敗為勝”,孫臏則是“胸有成竹”。最后孫臏和田忌“以智取勝”。
2.其實,我們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長于思辨、善于籌謀的智慧民族,我們的祖先曾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中國古代文明。在以往的學習和課外閱讀中,我們也認識了不少智慧超群的人物,如巧稱大象的曹沖,智斗巫婆的西門豹,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師這兒還有兩本書:一本《三十六計》,記載了三十六個典型的以計謀取勝的故事,如:聲東擊西、空城計等;一本《智謀大全》,記載了一千多則先秦至明代各色人物以智取勝的故事。老師希望大家課后自己去讀一讀,更希望在座的同學們也能夠成為像孫臏那樣喜歡動腦筋的人。
板書設計:
田忌賽馬
齊威王 孫臏田 忌
得意洋洋 胸有成竹 掃 興
譏 諷垂頭喪氣
輕 蔑以智取勝 疑 惑
目瞪口呆 轉敗為勝
(陸紅兵,南通師范第一附屬小學,2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