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泉
摘 要:本文對目前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從而使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關鍵詞: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7(a)-0180-01
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已深入到了社會生產(chǎn)、生活之中,成為我們工作和生活的必備工具。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同時也帶動了計算機教育的不斷深入,使得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面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需要各高校能夠針對本校的特點,積極尋求計算機基礎教學的解決策略,從而使高校學生能夠掌握計算機基礎技能,適用社會要求。
1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問題
1.1 入校新生計算機基礎水平存在差異
隨著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不斷推廣,使得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是非零起點,但是,也有一部分來自邊遠地區(qū)的學生甚至從未見過計算機,更別提操作了,因此,入校新生計算機基礎水平存在著很大差異。高校往往不加以區(qū)別對待這些學生,而采用“一刀切”的方法,結果造成了兩極分化的局面:基礎好的學生,容易對授課內容產(chǎn)生倦怠,認為課程毫無意義;基礎差的學生,往往感覺授課進度太快,對知識沒有足夠的理解和消化時間,從而對課程產(chǎn)生畏懼心理。
1.2 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授課過于理論化
目前,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情況。在當前教學中,理論課與實踐課一般是分開上的,通常是先學習理論,再進行實踐,理論課時要比實踐課時安排的多,最好的情形也是理論課與實踐課1∶1的課時分配比例,這樣往往不能滿足學生實踐操作學習的需要。
1.3 計算機課程設置與學生專業(yè)相脫節(jié)
隨著信息技術在各個學科領域的滲透,使得不同學科對計算機課程提出了各自的要求。但是,目前各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均采用一樣的教材,并把對計算機基礎知識本身的學習作為了重點,而與學生專業(yè)結合較少,從而使學生認為計算機基礎與專業(yè)知識毫無關系,更加無法將其應用于專業(yè)領域中。
1.4 計算機基礎教學有應試教育之傾向
伴隨著計算機在社會各領域的滲透,許多用人單位在選拔人才時把計算機等級考試證書作為一項硬性條件。由此,部分高校為了追求過級率而陷入了應試教育的怪圈,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這樣一來,即使學生取得了等級考試證書,如果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工作之中,也是毫無實際意義的。
1.5 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跟不上計算機的發(fā)展
目前,計算機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新的東西不斷涌現(xiàn),而高校教學內容,往往受到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制約,不能與計算機進行同步發(fā)展。雖然各高校已經(jīng)做了很大努力,計算機教材也已出版很多,但良莠不齊,好的教材并不是很多,教材的更新跟本不上計算機的發(fā)展速度。
1.6 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近年來,各高?;旧隙冀⒘擞嬎銠C基礎教學的教師團隊,但是,也有一些學校是由各院系自己的教師來承擔的。計算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如果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不是很強的話,就會直接對其教學效果造成影響。
2計算機基礎教學解決策略探析
2.1 區(qū)分學生,分層式教學
針對高校新生計算機基礎水平的參差不齊,計算機基礎教學應采用分層式教學方式,以使不同級別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在高校新生入學時,教師可對新生的計算機水平進行一次摸底測試,根據(jù)測試結果,實行分層次教學。對于成績高、計算機基礎水平較好的學生可以提供申請免修的方式;對于成績低、計算機基礎水平較差的學生,可以開設不同難度的課程,供不同專業(yè)、不同水平的學生選課。此外,還可以對不同起點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材。通過這種分層次教學方式,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入校新生計算機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
2.2 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
計算機課程其實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教學中,應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安排模式,增加實踐教學課時,強化實踐課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建議將理論課與實踐課安排在機房同時進行,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這就要求教師對每堂課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以充分發(fā)揮理論與實踐的功效;同時也要求學生提前做好課前準備,以在課堂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2.3 計算機基礎課程設置與學生專業(yè)相結合
計算機基礎知識是專業(yè)知識學習的基礎,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與學生專業(yè)結合在一起。根據(jù)不同的專業(yè),采取不同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也應與學生專業(yè)相貼近。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快地掌握住計算機基礎知識,而且還能使其認識到專業(yè)知識在計算機方面的應用,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專業(yè)的認知度。
2.4 計算機基礎教育應避免應試教育之傾向
為了避免計算機基礎教學陷入應試教育的怪圈,使學生不僅是為了考級而學習,就必須要建立起全面的考核制度,即學生的學業(yè)成績除了包括期中、期末成績外,還應包括平時成績。同時,還要建立起考后的反饋機制,以使學生通過考試,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以便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
2.5 計算機基礎教學內容應做到與時俱進
由于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制約著教學內容,所以為了使教學內容與計算機發(fā)展相適應,就必須使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與之相適應。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不是僅靠教師就獨立完成的,而是要有學校與考試中心的支持。要解決教學內容滯后于計算機發(fā)展這一問題,其主要途徑就是要不斷修改和更新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此外,各高校應積極開展設置各種選修課,講授最新的計算機知識,從而使學生對最新的計算機技術有所了解。
2.6 提高從事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教師水平
對于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來說,從很大程度上與教師的水平是分不開的。由于計算機基礎課程的特殊性,也就決定了對教師水平的要求也就更高。所以,教師應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并將新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此外,學校也應該為教師提供學習進修的機會。
3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上述策略可以有效解決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但是,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的進步,必將給計算機基礎教學帶來更多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因此,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探討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并在教學加以實踐。
參考文獻
[1] 教傳艷.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資訊,2011(23).
[2] 王曉娟,周虹,劉濤.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現(xiàn)狀分析與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0(22).
[3] 田偉,殷淑娥.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科技縱橫,2009(2).
[4] 曹然,趙潔.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