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建龍
【新聞提示】2011年2月13日,兩對17歲的小情侶將擺放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某酒店酒柜里的60多瓶白酒、紅酒洗劫一空。2月21日,四人將酒水低價銷贓時被便衣民警抓獲。在辦案民警訊問犯罪動機時,他們鎮(zhèn)定自若地表示:“口袋里沒錢了,情人節(jié)到了,要和女朋友一起慶祝,就想到這個又刺激又可以來錢的方法?!?/p>
洗劫酒店就只為過情人節(jié)?對如此“另類”的行徑,我想,大概有不少人會搖頭嘆息,感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然而,如此草率的評價是否妥當,應不無疑問。因為,倘若將這個案件置于更廣泛的社會背景中,尤其是城鄉(xiāng)差異和社會轉型的背景中,加以考慮,或許我們會得出不盡相同的結論。
一者,從世界范圍來青少年犯罪與環(huán)境污染、吸毒販毒并稱世界“三大公害”。它不僅具有普遍性,而且宛如惡性腫瘤,不僅無法根治,且有日益擴散的危險。而在不同的國家,它的存在和擴散,背后都有著不同的、深層次的社會原因。
二者,就我國而言,近些年來青少年犯罪一直處于上升趨勢,其中農村青少年犯罪所占比例尤高。如果從宏觀的角度切入,可以發(fā)現,之所以會出現此種現象,國家和社會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由于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水平的嚴重失衡,農村青少年所受到的學校教育與城市的相比存在很大的差異,更不用說各種文化基礎設施的匱乏。此外,由于收入水平以及其他的一些原因,迫使許多農民不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乃至背井離鄉(xiāng),而無法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子女的教育中。
而在青少年犯罪諸多因素中,家庭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為青少年活動的場所主要是家庭,社會的、自然的環(huán)境影響都是通過家庭發(fā)生的。對人性格最易發(fā)生影響、而且影響最深刻的是家庭?!北景讣词抢C。(對于“90”后犯罪,本刊曾于2010年11月作過詳細報道)
如果考慮到以上因素,或許我們對此類現象應當略微寬容些,積極對這些失足少年進行矯正與救治,以使他們能早日復歸社會;而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毋寧是,應當促使國家、社會和家庭更多地去關注和改善青少年的成長環(huán)境,防范于未然。也唯有如此,方能可期待青少年犯罪得到適當治理 。
>90后危險分子
每一代人身上都烙有深深的時代痕跡,“90后”也不例外。
有人認定他們是中國空前幸福的一代——聽MP3,玩溜溜球,看《火影忍者》,一邊唱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一邊把媽媽氣得發(fā)抖。也有人認定他們是最有個性的一代人——不看500字以上的帖子;永遠對自己的發(fā)型不滿意;兩分鐘經常這樣安排,前一分鐘是崇拜,后一分鐘變成藐視。還有人認為,他們是“比垮更垮的一代”——品質低劣,沒有國格,思維狹隘,知識淺薄,貞操感低等等。
不管是哪種說法,這都是一個令人關注的特殊群體。
從2008年開始,“80后”已經全部步入成年人行列,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人,“90后”則成為未成年人的主流群體,同時也成為當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