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錦,周向陽,邵宏宏,鄭斌,顏建波,傅謐妮
摘要:了解出口海產品硼酸本底含量,為制定衛(wèi)生標準和查處市場水產品添加硼酸等化學品提供依據(jù)。在捕撈時采集未添加任何物質的鮮活海蝦、凍蝦和海蜇,用SN/T 0392-95方法測定水產品中的硼酸本底含量。結果顯示,海蝦類產品中硼酸含量在2.0~5.0 mg·kg-1,沙蝦和海蜇類中硼酸含量在5.0~10.0 mg·kg-1。東海漁區(qū)海蝦類硼酸的本底含量與無公害食品標準存在一定風險,市場調查則暴露出部分樣品嚴重超標,應引起消費者和相關監(jiān)管部門的重視。
關鍵詞:海產品;硼酸;本底
中圖分類號:S932.8文獻標識碼:A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10
Investigate on Background Value and Market of Boric Acid in Export Marine Products of Zhoushan
ZHOU Xiu-jin1,ZHOU Xiang-yang1,SHAO Hong-hong1, ZHENG Bin2, YAN Jian-bo1,F(xiàn)U Mi-ni1
(1.Zhousha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Zhoushan,Zhejiang 316000,China;2.Zhejiang Marin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Zhoushan Zhejiang 316000,China)
Abstract: To develop health standards of aquatic products added boric acid in markets, investigate on background value of boric acid in export marine products was provided. Boric acid in fishing aquatic products without additive agent was determined by SN/T 0392-95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ron acid content in the shrimp was 2.0~5.0 mg·kg-1,5~10.0 mg·kg-1 in Metapenaeus ensis and jellyfish respectively. The background value of boric acid in the east sea aquatic products had certain risks with pollution-free food standard, market survey revealed the samples contain a high level of boric acid, 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s by customer and the regulator.
Key words: aquatic products; boric acid; background value
硼酸俗稱硼砂,未被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早年曾用硼砂增加食品韌性、脆度以及改善食品保水性、保存性的添加物,近年來又通過硼砂抑制酪氨酸酶的作用,防止酪氨酸經(jīng)酵素作用及氧化作用而變成黑色素使蝦變黑,保持蝦類色澤美觀而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硼砂經(jīng)毒理學實驗表明,硼砂進入體內后經(jīng)過胃酸作用就轉變?yōu)榕鹚幔鹚嵩谌梭w內有積存性,引起食欲減退、消化不良,抑制營養(yǎng)素的吸收。并且硼酸防腐力較弱,因而常被多量使用,其致死量成人約為20 g,小兒約為5 g[1]。因其毒性較高,世界各國多禁止使用硼酸作為食品添加物,2006年8月10日,美環(huán)保署(EPA)通知對有關硼酸及硼酸鈉鹽的限量再評估決定(TRED)啟動公眾評議。中國《食品添加劑衛(wèi)生標準》明確規(guī)定,食品中禁止使用硼砂、硼酸[2]。但是目前仍有不少廠家繼續(xù)在食品中摻入硼砂,違反了《國家食品衛(wèi)生法》的有關規(guī)定。近年來,中國輸歐蝦仁產品在流通市場抽查時被檢出硼酸,事件造成相關產品被暫停出口,企業(yè)損失慘重,舟山海捕蝦仁出口量也下降很大。由于硼化物在海水中天然存在,為科學準確地評價舟山出口海產品中硼酸的含量,有必要對出口海產品中硼酸的本底值進行調查,為制定出口海產品中硼酸限量標準和日常監(jiān)管提供科學依據(jù)。
1材料和方法
1.1調查樣品
本次調查時間為2009年1月─2010年12月,2011年6月底完成樣品檢測。本底調查樣品為捕撈時采集未添加任何物質的鮮活海蝦、凍蝦,共607份,沙蝦樣品51份,凍海蜇樣品67份。市場調查樣品來自舟山水產市場,海蝦類120份,沙蝦樣品20份,海蜇樣品30份。
1.2檢測方法
SN/T 0392-95[3]出口水產品中硼酸的測定方法,最低檢測濃度為2.0 mg·kg-1。
2結果與討論
(1)舟山出口海產品中硼酸的本底調查結果見表1。在排除人為添加化學物質的前提下, 607份海蝦樣品中有439份樣品均能檢測出硼酸,說明蝦體本身就含有硼酸,這和東海海水中富含高達4.78 mg·L-1的硼酸有關[4],海蝦在生長的過程中富集了海水中的硼酸;其中占總量的69.7%樣品硼酸含量集中在2.0~5.0 mg·kg-1之間,含有硼酸5.0 mg·kg-1以上的海蝦樣品占總樣品量的比例較低,在判定海蝦中硼酸的本底含量不具參考價值。51份沙蝦樣品和67份凍海蜇樣品中硼酸的本底值多集中在5.0~10.0 mg·kg-1,與海蝦相比,本底值有所提高,因沙蝦和海蜇對硼酸的富集機理和海蝦不同,具體區(qū)別有待進一步調查。
(2)市場調查海產品樣品中硼酸的檢測結果見表2。市場樣品調查結果顯示,海蝦、沙蝦和海蜇在市場流通環(huán)節(jié)中仍有不法商販人為添加,含量高低均不同,說明仍然把硼酸當做食品防腐劑使用。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強監(jiān)督管理,特別應加強對海產品流通領域監(jiān)督檢查,并加強宣傳教育,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都了解食品中添加硼酸、硼砂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3)現(xiàn)行的《硼酸限量標準》規(guī)定硼酸的含量為不得檢出,有些過于嚴格,值得商榷,否則會使有些未添加硼酸的海產品誤判為不合格產品,從而影響海產品的有效利用,影響市場管理秩序。
(4)本次舟山漁區(qū)海產品中硼酸含量調查結果,揭示了海產品中硼酸含量的本底值,為制定海產品中硼酸限量標準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jù),同時為解決中國出口海產品硼酸含量過高而被進口國調查所引起的爭議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jù),為中國海產品的穩(wěn)定出口提供了保障。
參考文獻:
[1] 衛(wèi)生部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兩部)臨床用藥須知[M]. 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1989:639.
[2]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GB 2760-2007 食品添加劑衛(wèi)生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02-0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上海進出口商品檢驗局. SN/T 0392-95 出口水產品中硼酸的測定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5-12-25.
[4] 虞銳鵬,張龍軍.甲亞胺-H酸分光光度法測定東海海水中的硼[J].江南學院學報,1999,14(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