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早晨7:25,美國華盛頓州彌爾頓鎮(zhèn),一名43歲的校車司機駕駛途中突發(fā)心臟病陷入深度昏迷,倒在方向盤上不省人事,而車上還載有12名13歲左右的學生。這時,坐在第3排的一名小男孩杰瑞米一個箭步沖向駕駛座,緊緊握住方向盤并將車溜往路邊,然后在第一時間里穩(wěn)穩(wěn)地剎住了車,拔出了車鑰匙。這一切,都被車載錄像機記錄了下來。在短短的16秒時間里,杰瑞米沒有絲毫慌亂,也沒有絲毫猶豫,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迅捷、熟練,他表現出來的沉穩(wěn)與其年紀極不相稱。
更令人贊嘆的是驚恐未定的孩子們在發(fā)出一陣驚呼后便很快控制住了情緒。判斷出事地點較為偏僻,他們主動開始了自救:杰瑞米和強尼立即自告奮勇地對昏迷的司機大叔實施心臟按壓急救術,據說這是他們從選修課學來的本領,而其他孩子則聽從他們的要求,幫助打開了校車所有的門窗,為的是讓昏迷患者能呼吸到更多的氧氣。與此同時,另外的孩子也都沒有閑著:有人在打電話叫救護車,有人去路邊招手希望有幸獲得過路車的幫助,有人則細心地特意在校車后數米處安置了一個紅色的警示燈,為的是避免后邊冒失的駕駛員可能的追尾……
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年僅13歲的孩子,在緊急關頭為什么能表現得如此冷靜而專業(yè)呢?其實,這完全得益于他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就家庭教育而言,杰瑞米8歲時,他父親就開始向他傳授卡車駕駛技術和汽車維修技術;9歲時,杰瑞米對他父親的卡車已經非常了解,并學會了駕駛,只是因為法定年齡未到而沒有去考駕照。至于強尼,也是很早就開始向父親學習醫(yī)護知識和技巧,心臟按壓急救術的動作要領他在10歲那年就已經完全掌握。
就學校教育而言,美國中小學一直注重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關注死亡,體悟人生,珍惜生命,促使學生成為全面、均衡發(fā)展的人。他們把生命教育滲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個性化教育和挫折教育之中,形成了完備的體系。也就是說,從幼兒園起,杰瑞米和強尼就開始接受生命教育,至于意外事故的預防和安全知識,曾是他們接受健康教育時學的基本內容。所以,當緊急狀況出現后,訓練有素的杰瑞米和強尼表現出色,尤其是杰瑞米,在與死神的博奕中,他憑借機警和能力,把握住了寶貴的16秒,從而化險為夷,有效地避免了一場特大交通事故。
在驚嘆與贊賞的同時,人們不禁會想:假如相同的事件發(fā)生在我國,會出現怎樣的結果?
曾看到這樣一份資料:在一次中日青少年夏令營里,到了船上,中國孩子做的第一件事是找餐廳,而日本孩子做的第一件事是看安全門在哪里。事情雖小,卻反映兩國孩子對自己生命重視的差異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中國孩子首先想到的是餐廳,吃是第一位的;而日本孩子卻去找安全門,生命是第一位的。這或多或少能看出我國青少年自護自救意識薄弱,自護自救能力較低,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據國家統(tǒng)計局對國民消防安全素質調查顯示,有48.6%的人在火災發(fā)生時不懂得逃生自救,有52%的學生不認識消防安全標志。中小學生安全事故屢見報端,在各類學生安全事故中,學生在自護自救方面的表現很令人擔憂,很多學生在事故中驚慌失措,不知道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自我保護或逃生而導致傷亡,如果當事人具備基本的自護自救知識和技能,不少悲劇本可以不發(fā)生。發(fā)達國家對青少年的危機預防和自護自救教育已走向規(guī)范和成熟,自護自救教育非常普及。一些國家以立法的形式來要求公民掌握自護自救技能,同時安全知識教育也成為學校教學的一部分,納入學校的基本課程體系,甚至學齡前兒童也有簡單易懂的安全常識讀物。另外,他們在這方面的教育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注重實用性和操作性。
與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在自護自救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很少有學校為學生專門開課,系統(tǒng)傳授應急自救方面的知識;即使有的學校開設了類似的課程,也只是跟學生講不要跟生人說話,以及遇到災害怎樣避險等,普及程度不夠,授課方法上也存在問題,紙上談兵的居多。因此,缺乏自警、自救意識是存在于從小學生到中學生到高中生以至到大學生中非常普遍的現象。
事實上,我們現有的“應試教育”體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青少年自護自救教育進入正規(guī)教育系列。對學校來說,對青少年的自護自救教育不是考核和檢驗其教學業(yè)績的內容,學校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升重點、上大學,其它的都不重要。所以,學校很難把這個問題當作一個教學任務來抓;而我們的社會,特別是家長,也往往只重視孩子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了其他的素質,如何對孩子進行“自護”教育并沒有引起我們整個社會的足夠重視。
人都是有自我保護本能的,但這種反應往往都是下意識的,不是自覺的。人類有意識地進行自我保護不可能是天生的,孩子的“自救意識”應該來源于學校教育、社會實踐、來自于大人們正面的引導和訓練,只有通過訓練才會具備這種能力。因此,開展青少年自護、自救這種課,應該不同于過去那種灌輸式的我說你聽的模式,它強調的是一種訓練,也就是說它注重的是一種操作,需要教育提供一些必要的技能、方法。只有掌握了這些技能和方法,在一些非常事件發(fā)生的時候,你才能有意識和能力去保護自己。
生命高于一切!無論是教師、父母、社會,都不可能給任何孩子一生的安全承諾和保護,只有孩子自身具備了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方可確保一生平安。自護自救能力,理應成為每一個中國孩子必備的基本素質!
(戴秋飚,江陰市璜塘實驗小學,214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