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幾年前的春天下了崗,而爸爸只是一名出租車司機,收入有限,兩人為生計發(fā)愁了一陣。最終,他們決定,把樓下一戶人家的車庫租下,開一家小超市。媽媽對我說:“你不用擔心,有媽在,不會讓家里人餓肚子的!”
零碎,并不凌亂
媽媽花了三天時間,把車庫打掃得干干凈凈,貨架拿抹布來來回回擦了三遍。店中央立著的是高高的布滿格子的玻璃柜,靠近門口放著的是準備放糖果等小玩意的矮柜。
先前訂購的貨物從大卡車上卸下后,都暫時堆在門口,然后要一一拆開,分別放到相應的位置。我站在一堆五花八門的零食中間,第一次感覺好吃的東西太多了也是一件痛苦的事。
媽媽戴上手套,拖著一只巨大的蛇皮袋往里走,叫我往旁邊讓讓。她走到高柜前停下,然后將蛇皮袋里的東西一樣一樣往外拿,同時指揮給她幫忙的兩個小兵——爸爸和我:“底下第一層呢,要放腐乳之類的東西。因為腐乳是玻璃瓶裝的,放在上面一不當心碰掉下來會摔碎。既然這個放在最底下,那同類的食品,如袋裝醬油、料酒啦,真空包裝的腌筍等,就都放這一層。”
按照這樣的思路,上邊幾層就放那些輕便包裝的朱古力、品客薯片、上好佳、達能等休閑食品……
等到貨物全部上架,可以開始營業(yè)的時候,媽媽笑著對我說:“終于弄好了!你看,只要事先規(guī)劃好,再凌亂的攤子也能收拾妥當。其實,你們學習也是這樣的?!?/p>
多多關(guān)照孩子
一個周末的中午,店里來了一個小男孩。媽媽正忙著接收剛到的貨,我就去接待他。
小男孩看中的是玻璃柜臺第一層的彩虹糖,我拿出一包給他,他只給我兩個一元硬幣,我立馬把糖收回來:“這個要三塊錢!”他怯怯地看著我,好像不知該怎么辦了。
我說:“你回家再拿一塊錢來。”他站在那兒沒動,我又把話重復了一遍。
這時,媽媽忙完了走過來問:“怎么啦?”
我指了指男孩:“他的錢不夠買彩虹糖。”男孩年紀太小,有點搞不清狀況,只是呆呆地看著我們。
媽媽很耐心地對他說:“兩塊錢不夠!要不換一樣?泡泡糖行不行?”
他搖搖頭,死心塌地一定要彩虹糖的樣子。媽媽問:“你是不是就住在路口的那間屋?”
他點點頭。媽媽轉(zhuǎn)過身來對我說:“他家看起來不是很有錢。他來過好幾次,一直想買這糖,每次他爸爸都不同意。這次他好不容易有了這兩塊錢,就給他一包吧?!?/p>
我把糖塞到他手里,他露出了非常燦爛的笑容,蹦蹦跳跳地走了。
這時,一個小女孩進來,拿著個 “再來一瓶”的瓶蓋要換一瓶果粒橙,可她一松手,瓶蓋沒交到媽媽手里,卻掉進了貨架的縫里。蓋子撿不出來,我們也沒法從廠家那邊換果粒橙。但媽媽還是把果粒橙給了她,說沒事沒事,拿去吧,以后說不定哪天蓋子就掃出來了。
還有個小男孩常來買干脆面,他買干脆面其實是為了收集附贈的卡,每次都要挑好久。有一次,媽媽甚至特意從樓上搬下一箱沒開封的干脆面,當場拆開,讓他從中挑了兩包,于是,他心滿意足地走了……
時間一久,我就問媽媽:“煩不煩???”
“小孩嘛,很多事情還不懂,我們要照顧他們的呀。”媽媽笑笑說。
情感匯聚的小屋
日復一日,樓上樓下的鄰居都跟媽媽成了好朋友。
四樓的小朋友,拿著兩元錢來到柜臺前說:“要一瓶我爸爸經(jīng)常買的酒。”媽媽笑著從冰箱里拎出一瓶“青島純生”遞給他。
五樓的楊阿姨會在樓上喊:“姚雨媽,菜燒到一半,醋用光了!麻煩你一下!”
“姚雨,快給楊阿姨送上去?!蔽胰讲⒆鲀刹缴蠘牵瑮畎⒁桃呀?jīng)等在門口,她接過醋,遞錢給我,連說謝謝。
皮膚黝黑的出租車司機王叔叔來買煙,不等他開口,媽媽已經(jīng)掏出一包“利群”遞過去。王叔叔按了幾下打火機,火苗都沒躥起來,媽媽就對他說:“拿個打火機去吧。你那個沒氣啦!”
王叔叔摸摸口袋,想掏錢出來,媽媽連忙阻止:“不用不用,這么點東西!拿去好了,客氣什么!”
每天傍晚,小區(qū)里的很多人都會匯聚到小超市門口,交流一天的見聞。媽媽常常搬出店里的凳子請大家坐,大伙有說有笑,異常熱鬧。當媽媽忙于做飯,暫時抽不出身時,鄰居阿姨們會幫媽媽接待顧客。小超市就像是她們的第二個家,標簽上的價格,她們大多能記住,收完錢還對媽媽大聲喊:“你不用出來啦,錢收好啦!”
媽媽說,我們做的是小生意,卻收獲了大大的鄰里情,這才是最珍貴的。
胡姚雨媽媽(姚婉珊,浙江上虞百官歐龍超市店主)讀后感:在姚雨讀小學的時候,我就開了這家超市,雖然進貨、理貨比較辛苦,但兒子都說,這里面“孕育著燦爛的希望”,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希望兒子文章越寫越好,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這樣我無論多辛苦都是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