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燦
唐開元二十年(736年),李白35歲。這一年他剛剛從太原游學(xué)歸來,準(zhǔn)備在洛陽稍作休整后,便啟程回家與闊別已久的妻女團(tuán)聚。
不料,在洛陽東市,李白卻遇到了他的摯友——元丹丘。元丹丘是一位著名隱士,剛從蜀中訪道回來,他鄉(xiāng)遇故知,自然相談甚歡。
言談間,元丹丘提到了南陽名士岑勛,岑勛對李白仰慕已久,特托元丹丘相邀——“渴慕已久,已置江陽美酒相待”。李白本是好酒之人,在元丹丘一再邀請下,便欣然同意:先取道穎陽山拜會岑勛,再行返鄉(xiāng)。
這趟潁陽山居之行,李白算是故地重游。幾年前,他在元丹丘初建“穎陽山居”時就曾來此隱居過一段時間。但他與岑勛卻是一直“只聞其名不見其面”,只從元丹丘口中得知,岑勛身出名門,“高蹈不仕,為人耿介”,也是當(dāng)朝一流人物。所以,當(dāng)三人相見時,竟喜不自禁,相擁大笑。
這天傍晚時,三人一同登上山居背后的馬嶺,憑空遠(yuǎn)眺,只見極目處黃河蜿蜒東來,仿佛從天而降。而百里之外的洛陽城也盡收眼底,在落日的余暉下籠罩在一層金光里。正所謂人生快意事最不過“酒逢知己”和“棋逢對手”——因此當(dāng)三人從馬嶺返回后,丹丘急忙命僮仆在院中擺下酒肴,并特意囑咐仆人到地窖取來他剛從蜀地帶回的瀘州老酒,并佐以蜀地荔枝上桌。李白一看這場合,哪里還按捺得住。等到酒一上桌,也不多拘禮數(shù),李白提壺仰首,一傾而盡。那才真叫個“相見恨晚”、“酣暢淋漓”??!
幾碗酒下肚。元丹丘突然發(fā)問:“太白,可知這美酒荔枝的來歷?”
李白默然。元丹丘遂放低聲音:“當(dāng)今圣上(指唐玄宗),看中了壽王(唐玄宗的第十八個兒子)的王妃楊玉環(huán),欲將她納入宮中,這楊玉環(huán)喜食荔枝,每年都命令飛騎從嶺南送來,走數(shù)千里,馬死無數(shù)而荔枝之味不變。而我的一位驛官朋友,得知蜀地產(chǎn)的荔枝不遜于嶺南,遂行偷梁換柱之法,用蜀地荔枝替換嶺南荔枝,減少各地驛官奔波之苦?!?/p>
原來,元丹丘的這位朋友,每年都會給元丹丘帶來蜀地特產(chǎn)瀘州老酒,而這荔枝,則是他冒著欺君犯上的危險從貢品中扣下的“私貨”。在送給元丹丘時,這位朋友還笑道:“與其送豬狗,不如贈朋友?!?/p>
這時,李白突然想起數(shù)月前,忠臣張九齡因反對李林甫,主張殺了安祿山而遭到陷害被罷官的事,多日來郁結(jié)于心的愁緒萬種竟被一一觸發(fā),五味雜陳一齊涌上心頭。
隨后,元丹丘和岑勛二人又談?wù)撈鸾鼇沓泄賳T的爭權(quán)奪利、相互傾軋,談起后宮因太子之位而引起的明爭暗斗,還有玄宗大赦罪本當(dāng)誅的安祿山的背后隱情……而現(xiàn)在的長安早已變成“生兒不用識文字,斗雞走馬勝讀書”的藏污納垢之處,變成了御林軍“只手遮天,殺人越貨”的地獄;而那位天子也早已不是開元盛世中那個納諫諍、焚珠寶、禁女樂;罷奏祥瑞、親耕藉田的賢圣之君,反而成了好大喜功,任用“口蜜腹劍”之人的荒誕君王……
接下來,三人又頻頻舉杯,瀘州的美酒,讓李白想起了家鄉(xiāng),喚醒了他心中光陰虛度的悲傷和懷才不遇的憤激,以及他羈旅漂泊的辛酸:他想到自己自二十四歲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自蜀地出三峽,游洞庭、金陵、廣陵……入長安,北游太原,期間也隱居山林發(fā)奮讀書過,也拜師學(xué)習(xí)治國之道過,甚至還多方干謁遍投行卷過,然而到頭來,不是才高遭人嫉,就是氣傲受人妒;空有凌云志,卻無報國門。一如莊子筆下的大鵬,既無風(fēng)可乘亦無浪可破……
想著想著,李白這個堂堂七尺男兒的眼中竟淚光閃爍,幾欲橫流。元丹丘見狀,怕他喝醉,趕忙假意說:“再喝下去,我可沒錢打酒了。”
正在興頭上的李白哪肯就此作罷,他起身拔劍,竟趁著酒性舞起劍來。只見他一個燕子掠水式的橫掃,干凈利落。然后轉(zhuǎn)身斜帶,如風(fēng)卷荷葉;縱步平刺,如野馬跳澗;聳身上指,如白虹貫日;撤步反擊,又如彗星襲月。左盤右旋,上縱下跳,愈舞愈快,那柄長劍宛如一條白龍在庭中翻滾,幾乎不見人影。整個院中銀光閃閃,寒風(fēng)颯颯。
正待元、岑二人要擊掌稱好之際,卻聽到他口中又似癲似瘋地出口成章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
元、岑二人一聽,都心下驚異這開篇之陡,比興之高。又聽他自說道: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jìn)酒,君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元、岑二人趕緊舉起杯來,湊他興致。李白則一把抓起仆人新送來的酒壺一飲而盡: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此時李白突然停下,手指著元丹丘,大笑著說道: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然后,身子一仰,竟跌進(jìn)了丹丘的藥圃里,他躺在地上,口中還拖長了聲音自說著:
與爾同銷萬古愁,萬古愁啊萬古愁,哈哈——
岑勛趕緊上前去扶他,知他已是醉了。而元丹丘呢,他等不及去扶起李白就趕緊命人去取來筆墨,趁熱打鐵地將李白剛才隨意吟出的句子記錄下來。他太了解他這位斗酒詩百篇的朋友了,若是等到明早起來,剛才那些渾然天成的佳句,我們的詩人肯定是再也記不起的了。所以,直到很多年后,當(dāng)后人讀到《將進(jìn)酒》一詩時,總?cè)滩蛔「袊@:那一夜,在潁陽山居的月光下,若不是這從千里之外帶來的瀘州美酒,擾動了我們這位偉大詩人的鄉(xiāng)愁和懷才不遇的悲戚,這世上恐怕就少了一首絕等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