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忠
一、乒乓球、羽毛球
首先要讓學生知道不能在濕滑場地打球,雖然有時候場地不多,也不能勉強在不安全的場地中練習。練習過程中會有一些多余的練習球掉在場地上,很容易踩到球滑倒發(fā)生意外事故。初一的學生有著明顯的小學生的特點,活潑好動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練習時不能很好的注意對周圍其他同學的觀察,所以應多強調(diào)不能在練習的場地內(nèi)走動,尤其是在場地上撿球時,要讓對方知道并等對方停止練習再去撿,練習中避免揮拍動作傷及別人或被其他同學的揮拍動作所傷。
二、籃球、足球、排球
籃球和足球具有較強的對抗性,身體接觸較多,再加上初一學生的技術不熟練,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能力不夠,目前是造成運動傷害最多的項目。針對練習中手指、腳、踝等關節(jié)容易受傷的特點,讓學生知道在做好一般性熱身活動外,特別要重視對腕、指、踝以及肩、膝、髖等身體各關節(jié)的柔韌性活動,對曾經(jīng)受傷的身體部位,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并在練習前或練習間歇時,做好相應部位的準備活動。在進行對抗性練習時,提倡穿籃球鞋或足球鞋;要有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意識,如果同伴在失去身體平衡時,能及時提供幫助和保護;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防止因不切實際的模仿球星,而使用可能引起對他人造成傷害或超越自己能力的危險動作。少數(shù)男生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喜歡大力踢足球,卻又不能控制好出球的方向,結(jié)果會傷害其他同學,因此在傳踢球練習時注意觀察出球方向和距離,不向人多處用大力。
排球的身體接觸雖然沒有籃球和足球多,但在進行多人練習時,應注意相互間練習的位置,保持合理的距離與空間,確認在進行練習時不會發(fā)生相互碰撞。
三、武術、體操
初一學生對武術的熱情大部分來自于武打電影,對器械項目興趣遠遠大于基本功練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強調(diào)基本功練習,提高學生的柔韌性、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在安排器械練習時,讓學生明白不同器械的安全間距,以便在練習時自我調(diào)整和控制,嚴禁打鬧、嬉笑、隨意揮舞器械的行為,防止器械傷及他人或被他人器械所傷。在攻防練習時速度應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并控制好出手力度,以免出現(xiàn)誤傷。
武術和體操對柔韌素質(zhì)有較高的要求,而柔韌素質(zhì)的提高要有一個長期的積累,如果一次練習中幅度增加過大,則易損傷韌帶。初一學生開始進入青春期,骨骼生長較快,柔韌素質(zhì)不如小學階段,在進行柔韌練習時,要求學生自己由小到大控制好動作幅度,有適當?shù)穆?、漲、酸的感覺,如果感到疼痛,則應減輕或停止拉伸動作。體操新授動作或還未能獨自完成的動作,在練習時必須做好充分的保護與幫助。在技巧和支撐跳越練習時,應注意練習次序,在前面練習的同伴離開場地后,后面的才可以開始,防上出現(xiàn)碰撞。
四、跑、跳、投擲
跑是各項運動的基礎,主要依靠下肢的支撐與騰空相交替、蹬與擺相結(jié)合的周期性運動。其中快速跑是極限運動,而初一學生腿部力量較弱,因此除了一般性準備活動外,還要讓學生知道專項準備活動的必要性,在練習前根據(jù)具體的跑的項目,做好充分的專項準備活動,否則很容易發(fā)生肌肉和韌帶拉傷。合作跑應清楚合作的方法、跑動的路線,避免發(fā)生相互碰撞;障礙跑要根據(jù)各種障礙的特點,正確運用跑、跳、跨、繞等方法。初中階段是青少年發(fā)展耐力素質(zhì)的最佳時期,各種方式的耐久跑是提高耐力素質(zhì)的好方法,耐久跑雖不易發(fā)生像快速跑、合作跑、障礙跑等肌肉和韌帶拉傷及明顯的碰撞,但隱性的傷害必須得到重視,要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制定有氧耐力的鍛煉計劃,確定練習內(nèi)容和練習方法,控制好運動負荷,如果在練習過程中有明顯不適,則應停止練習,并做好合理的調(diào)整和觀察。
跳遠和跳高練習要強調(diào)學生對腿的保護,不在堅硬的場地上練習,防止腳部受到過大的沖擊而造成傷害,練習過程中注意及時平整沙坑和整理好墊子,做好落地緩沖的自我保護。
初一年級的投擲項目主要是實心球,在練習過程中,學生一般能注意投擲方向的位置,卻忽視了投擲者的側(cè)方和后方。通過加強投擲教學的組織,讓學生明白正確的站位和合理的安全距離,在安全練習的氛圍中養(yǎng)成安全練習的習慣。
總之,安全問題既是學校的工作重點,也是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部分,雖然內(nèi)容有所不同,但宗旨是一樣的,就是避免讓學生受到傷害。在落實各部門安全工作的同時,還應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