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言
《馬丁·伊登》是杰克·倫敦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自傳體小說之一。青年水手馬丁·伊登偶然結識了上流社會的露絲小姐,受她的啟發(fā),發(fā)憤自學,并開始了艱苦的創(chuàng)作生涯。盡管處處碰壁,他仍不愿聽從羅絲的安排,進她父親的事務所,做個“有為青年”。后來他突然時來運轉,以前被退回的稿件紛紛得到發(fā)表,成為當紅作家。以前看不起他的親友都爭先恐后地來請他吃飯,連已和他決裂的羅絲也主動前來投懷送抱。這使他看清了這個世態(tài)炎涼的社會,對愛情所抱的美妙幻想也徹底破滅。
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中,杰克·倫敦不但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寫下了自己如何在平庸的資產(chǎn)階級鄙夷下含辛茹苦地讀書和寫作的經(jīng)歷,也盡情闡釋了他個人的混雜著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尼采的“超人”說的社會見解。
二、關于原型的闡釋
所謂原型(archetype),一詞由希臘文arche(原初)和typo(形式).以神話作為原型。弗萊認為,文學起源于神話,神話中包蘊著后代文學發(fā)展的一切形式與主題。正是在這個最一般的意義上,弗萊把神話稱為文學的原型。在馬丁·伊登的這段經(jīng)歷中,我們可以找到在世界神話文學中隨處可見的一些原型模式
(一)英雄原型
1.探求—指英雄為了拯救王國,或許為了娶的公主而踏上漫漫征途,克服重重障礙和困難,與妖魔鬼怪作戰(zhàn),最后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馬丁·伊登就像哈克貝利 費恩一樣,也是個漫游者,脫離了自己的根,為了娶的他心目中的理想的公主露絲,為了進入一個原先在他心目中比下層社會更為理想的上層社會。當他最后能過獲得這一切的時候,他選擇了放棄,因此我們可以說他是一個失敗的美國式英雄。
2.入門儀式—指英雄在從無知到涉世成人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一系列痛苦的艱難磨礪。入門儀式通常由三個不同階段組成1)出走 2)轉變 3)歸來。馬丁·伊登也是經(jīng)歷了這三個階段。馬丁· 伊登因為愛上了露絲而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爬上上流社會,離開了自己的階級和朋友,終于他成功了,他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被上流社會的名流們紛紛追捧。但是馬丁在最后卻選擇了投入大海,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三個過程于神話故事中的入門儀式是相吻合的。
(二)智慧老人
智慧老人代表知識、思考、洞察、智慧、聰穎和直覺;還代表道德品質,如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等,這些品質使他的“精神”特征清晰可見……除了聰明、智慧和頗有洞察力以外,智慧老人還以他的道德品質著稱;他甚至還檢驗別人的道德品質,并根據(jù)這一檢驗來奉獻他的才智。每當主人公陷入無望和絕望的境地,智慧老人總會出現(xiàn)。在主人公很吃力的閱讀書籍,頭昏腦脹的時候,露絲以“智慧老人”的形象出現(xiàn)了,她給他講解基本的語法并鼓勵他。
(三)撒旦
撒旦是能量和純力量的象征,邪惡,具有誘惑力。在故事中這一原型的代表就是露絲的兄弟和父親。亞瑟把馬丁引到了他們家,這就是馬丁悲劇的開始,而亞瑟的目的不是來感謝這位讓他擺脫了那場很不愉快的斗毆的人,而是讓他家人見見這個很有趣的野蠻人。
(四)水的象征
水是創(chuàng)造萬物之奧秘,生死復活,凈化與贖罪,繁衍與長生。按卡爾 榮格的觀點,水也是無意識的最普遍象征。馬丁·伊登的職業(yè)是水手,水與他是密不可分的,他靠著在海上工作來生活,當他在陸地上不能維持生計時,他又回到海上賺取生存的費用,即使他所發(fā)表的文章也是描述大海的故事,在文章的結尾,馬丁也恰恰死在水里。通過這些與水有關的意象作家似在暗示他筆下人物的無辜、純潔和再生。
三、結束語
杰克·倫敦的作品獨樹一幟,充滿筋肉暴突的生活和陽剛之氣,最受男子漢的歡迎。有人說在他之前的美國小說大都是為姑娘們寫的,而他的作品則屬于全體讀者,不但普通讀者歡迎,就是大家閨秀們也喜歡放下窗簾關上大門偷偷去品味他那精力旺盛、氣勢逼人的作品。而這部作品更是對自己生活的寫照,馬丁那對知識的如饑似渴,在現(xiàn)實社會中努力的求生存,求上進,受盡屈辱和辛酸。讓讀者以分不清現(xiàn)實的杰克·倫敦和虛幻的馬丁·伊登,或許他們就是一體,從未分離過。
研究《馬丁·伊登》這部美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不僅僅是對資產(chǎn)階級的體面人物的嘲諷,也不僅僅告訴我們真正的野蠻人不是馬丁和他所屬的階級,而恰恰是那些自詡為文明人的羅絲小姐和她的父母莫斯夫婦等。透過作品中各色典型人物與神話中原型人物的千絲萬縷的巧合和聯(lián)系,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品不只停留在二十世紀初,透過這一時代中的這些人,透過他們的追求,以及理想的破滅,以及他們的悲劇故事,可以帶給讀者以歷史的和現(xiàn)實的思考,呼喚他們從自己盲目追求的理想中醒來,看看自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是否要舍棄一切去追求。作品的語言很樸實,讀者卻能感受到其內涵的分量和沉重。可見,《馬丁·伊登》確實一部耐人尋味的佳作。
參考文獻:
[1]霍爾等著,馮川 譯.榮格心理學入門[M].北京:三聯(lián)書店出版社,1987.
[2]孫豐蕊.杰克·倫敦小說研究述評[J].時間文學評論, 2008(02).
[3]焦建平.杰克·倫敦的英雄主義情結[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4).
(作者簡介:顧芳(1983-),女,湖北荊州人,碩士,現(xiàn)任職于三峽大學科技學院。)